所以道家的祖師張紫陽真人說:「山中前後盡非鉛」,鉛汞的道理我們以後會講到,先說入山的道理。禪宗講「不破本參不入山,不到重關不閉關」,沒有達到一念不生處,沒有資格入山,也不是隨便可以閉關的。因為到了某個時候,工夫應該怎麼變換,你一概不知,你去問誰呢?除非你的老師也在關中。以前,我們有位前輩的朋友在閉關,他的老師曉得這個徒弟工夫到某一步不行了,正在沒有辦法的時候,老師已經站在面前,告訴他怎樣怎樣,講完走了。除非你有這個福氣,有這樣的老師,這種老師很難找啊!
「火候之一動一靜」,這個一動一靜之間很難,就看到佛家觀音法門的「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一步真實工夫!不是講理論。所以一動一靜要極為謹慎。「徹始徹終,宜乎無所不慎。亦猶人君御政,一動一靜,自始至終,宜無所不慎。慎則轉亡為存」,謹慎的話,就是快要亡了,又可以復活。「不慎則轉存為亡。存亡之緒,從此分矣。」如不小心,則轉安為危,就是在一念之間。「此一大事,君臣各有其責」,換一句話說,身體上氣脈的關係,同你心念的關係互相影響,心物是一元一體,所以「君臣各有其責」。
「而主之者惟君」,作主的君就是念,在一念之間。「蓋臣之聽命于君,猶氣之聽命于志也。」這一段話是用孔孟的話,孟子曰:「志者氣之帥也」;孔子曰:「三軍可奪者,帥也;匹夫不可奪者,志也」,就是正心誠意這個道理,要氣聽命於你的意志走。說氣脈動了,哎呦,我做不了主啊,哪有這些鬼話!那是你太糊塗,你不必修道了,因為你讓氣脈做了主。有些人一打坐,搖呀搖的打神拳,說是花五千塊錢學的。我說你拿五塊錢給我,我教你。你只要手合掌一站,念個咒子,其實咒子都不需要唸,只要這樣站久了,手就會動起來,你要怎麼動就怎麼動,叫做打神拳,其實是生理自然的現象。或者你兩手伸直一站,站二十分鐘不垂下來,他就動了,你不做主,跟他動,以賓為主,就打神拳了。這也要千塊去學嗎?有些人打坐,我反而要他動,因為他身體太壞了,平常不運動,讓他這個時候搖搖蠻好。動了一陣,老師,怎麼辦?啊,可以了,不准動了!其實這個都是多餘的,氣是聽你指揮,所謂「氣之聽命於志也」的道理。
「心君翼翼,能持其志,則奸聲邪色自不得而干之。」所以你心正清明,就算打坐當中看到什麼光,什麼境界,也都不理,等於你這個皇帝很精明,不論臣下如何,上面都不動。如果你覺得看到菩薩了,那你差不多走到第二號神經去了,所以不要走錯了!真修道對一切現象變化都不動。
「若心君驕亢自用,違其常道,則耳目之官,亦以邪佞應之,行事不循軌則矣。」這個高了,我們這個心念,同宇宙本體同根,莊子所謂「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個心念有如此重要。所以老莊都告訴我們,修道修到心君泰然,自然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那就是長生不老之道。若加上宗教,就是修藥師佛的補法,補身體的方法,那個方法將來再討論。
「天心之與人心,同出一原。天心稍或不順,則天行立刻反常,不特五緯錯謬,經星乖戾,已也。即如太陰之晦朔弦望,本有常度,今者當盈反縮,當縮反盈。」太陰就是月亮,月亮升起來了,這個時候的光明,令人不想睡覺。有些人修道到了這個境界,偏要吃安眠藥,那又何必去修道!我常常告訴大家,佛家道家做工夫為了要除睡眠,結果卻害怕自己失眠!他不知道那個境界並不是失眠。有時候精神旺得幾天幾夜都不要睡;有時候又想要睡,你趕緊讓臣做主,算不定大睡兩三天都不動。到了後來,身輕如葉,像一片樹葉在空中飄,晝夜長明,當然不需要睡眠了。拜佛的人喜歡點一個長明燈,拼命出錢買油,或者用電點長明燈;當自己的長明燈亮了又害怕起來,偏要吃安眠藥。修道本來要修到晝夜長明嘛,人真是奇怪呀!
摘自南老師《我說參同契》
- 1樓. 亮樂2014/01/01 11:02
@2014的期許與祝願
二:(愛)心永無國界
零:(聆)聽靈魂深處
一:(一)啟童心合力
四:(世)運任我轉動
馬
到
成功
_()_ 亮樂 祝禱 感恩合十 _()_
~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