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我很喜歡吃玉蜀黍的。那次,正值換牙階段,因為牙齒剛長,很不舒服。家父瞟了我一眼,低頭沉思一會兒,走向果園去。巡禮一回,摘了幾個肥肥胖胖黑鬚的玉蜀黍,洗滌後放入鍋裡加上一些水,煮了約十餘分鐘後,撈起,剝下外皮,再慎重其事的剝下一排排玉米粒,讓我方便食用,父母劬勞無冬無夏,永無終止,他們保護孩子,如同蒼鷹掠奪下的母雞,護子永不遲疑。
後來有一回鄉村廟會,當天我因貪吃,吃多了棗泥叉燒餅,那夜腹痛如絞,爸爸還在外頭忙碌,聽到我的哀嚎,拔腿就跑立即送我就醫,那時我就像腳踩空跌落洞哩,奮力地爬不出來,因為腳被卡住了,使盡力氣要爬起來,卻動彈不得。看見月光如水,忙碌一整天的父親,卻未能好好休息,還得及時將這小鬼送醫,老人家的操心令我心生愧色,彼時我心中暗暗發誓,原諒我吧!下次再也不敢貪吃了,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愛吃的習氣此生很少讓自己幸免於難。
可能是業障,從小就不好吸收,故胃納少,不能過食。我曾聽家父說他一餐就兩湯匙飯量,於是推測自己可能遺傳到他的體質,下意識裡我很排斥這樣的形態,不想步其後塵,卻苦於恨無十年工夫熟讀奇書去轉變終止困擾,後來突發奇想,書上不都寫說哪位中醫師匠心獨具,改造了體質,於是我開始計畫並扼要轉告常看的中醫師,並請求幫忙加藥,期盼嶄新人生,若這懸壺濟世的醫生治好宿疾的人生救贖還真功德無量。洞悉我心後反覆沉思,可能太為難人了,不符合中醫準繩吧!不過他沒見死不救,後來勉為其難的順應我求。
最近一位私交甚篤的朋友分享他種瓠瓜的心得。他說一開始植株長得蠻好的,藤壯葉綠看來十分悅目,結果這半調子的農夫很想快點看到成果,覺得度日如年,也不想要等到天荒地老,為了快快結瓜,於是施了很多有機肥....聽到這裡,涉獵不精的我想也知道揠苗助長的下場,學過自然科學的人皆知冰炭不相容,我這蠢病入膏肓了,非得淪落到抱著馬桶吐才喪膽不敢造次,幻想破滅,原來那是我的白日夢,而我跟他不過是半斤八兩而已!
昨日真是風和日麗晴空萬里的好天氣,返家與家父聊天當中,老人家說年輕時一餐可吃兩碗飯,喔喔!自己解讀錯誤。聊起故 園,父親入神,心緒仿若凌虛進入吸引他的保有傳統建築三合院院落,那是他曾經或作或輟的興趣所在地,曾用竹篾編了小器具,緩步清歌的生活樣本彷若是我的科任老師,每天都要和美味作抗戰,真是天人交戰,還常被問你在減肥嗎?
雖沒墨水了,筆重千鈞,一點生活記事分享,只要一息尚存永矢弗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