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讀後心得引導|印地安人的麂皮靴0413
2025/04/13 09:24
瀏覽329
迴響0
推薦7
引用0

今天是閱讀「印地安人的麂皮靴」的第五次,也是要請孩子撰寫讀後心得。本書非常精彩,可以討論的議題很多,我預計提供下列6個面向,給孩子參考。

.

1、雙層敘事結構與故事中的故事

本書以小莎講述菲鳳的故事為框架,同時穿插她自己的經歷,形成了故事中的故事。這種雙層結構如何增強情感共鳴?您可以分析這種敘事手法是否讓您更投入,或者如何幫助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

.

2、失去與療癒的主題

故事核心圍繞小莎對母親死亡的接受,以及菲鳳對家庭變化的不安。小莎最終在第44章領悟母親的愛與自己的嫉妒,這個過程是否讓您感動?可以討論書中對悲傷的描寫是否真實,以及如何與您的個人經驗產生共鳴。

.

3、家庭關係的複雜性

本書呈現了多樣的家庭動態,例如菲鳳面對母親的改變與新成員麥可的出現(第39章),以及小莎對母親離去後與爺爺奶奶的聯繫(第44章提到旅程是「禮物」)。討論這些家庭故事是否讓您思考自己的家庭關係,或者書中對「家」的定義有何啟發。

.

4、成長與自我認同

這個故事從頭到尾一直以「穿上別人的靴子」來理解他人,故事的結尾,小莎理解了。這象徵小莎她學會同理與接納。您可以書寫這對您理解成長的意義有何啟發。

.

5、象徵與意象的運用

書中使用了許多象徵,例如「印地安人的麂皮靴」代表理解他人的視角。您可以分析這些意象如何深化故事主題,或者是否讓您對某些情節有更深的感受。例如,小莎親吻柳樹的場景是否讓您感受到她對母親的愛與釋懷?討論這些象徵如何幫助傳達情感,或者是否讓故事更具詩意。

.

6、旅程與自我發現

小莎與爺爺奶奶的劉易斯頓之旅不僅是物理上的移動,更是心靈的探索。您可以探討這趟旅程如何幫助小莎理解母親的最後時光,以及她為何說這是「爺爺奶奶的禮物」。書寫時可以討論旅程如何改變角色,或者這是否讓您思考人生中的某段經歷如何塑造了自己。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