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AI工具已經滲透到大學生作業、論文寫作的時代,我們不禁要問:AI能否成為文學創作的助力?它會是創作者的繆斯,還是吞噬原創性的黑洞?王淑芬老師的《小說整理師》,以極具前瞻性的視角,為我們探索了這個充滿爭議卻無法迴避的議題。
.
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寫作的小說,更是一面映照當代創作者內心掙扎的鏡子。雙重敘事的精巧設計故事的主軸圍繞著剛從大學畢業的李雲寶展開。懷抱著小說家夢想的她,正深陷創作瓶頸的泥沼。此時,一個名為「小說整理師」的神祕AI程式闖入了她的生活。透過程式中海威、珍汀、吳明三位虛擬整理師的對話與建議,李雲寶逐漸找到了創作新作《彩帶》的方向。
.
然而,真正令人著迷的是書中的「戲中戲」結構。《彩帶》這部李雲寶正在創作的小說,講述了一個古代鄉間的故事:主角今訪雲的父母以替人寫字維生,父親頂著狀元身分卻只能窮困度日,母親用面巾遮蓋著胎記與不為人知的秘密。一場彩帶表演,徹底改變了這個三口之家的命運。兩個故事線巧妙交織,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共鳴——李雲寶在探索今訪雲的身世之謎時,也在探索自己作為創作者的本質。
.
創作者的靈魂拷問隨著對AI程式的依賴日益加深,李雲寶開始迷失在現實與虛擬的邊界上。她面臨著每個當代創作者都可能遭遇的困境:當作品是在AI的協助下完成的,它還算是「我的」作品嗎?這個問題直指創作的核心——原創性、作者性、以及創作主體的意義。王淑芬老師沒有給出簡單的答案,而是讓讀者跟著李雲寶一起經歷這場自我探尋的旅程。
.
對文學與科技的深刻反思,是《小說整理師》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並非單純地批判或擁抱AI,而是呈現了一種更複雜、更真實的態度。AI可以是創作的工具,但創作者必須時刻警醒,不能讓工具反客為主,吞噬了自己的主體性。
.
這本書也提醒我們:無論科技如何進步,文學創作的本質始終是人性的探索、情感的表達、生命經驗的昇華。AI或許能提供靈感、整理思緒,但那份獨屬於創作者的生命溫度,是任何程式都無法取代的。
.
王淑芬老師再一次展現了她敏銳的觀察力與深刻的思考力,這本書不僅適合青少年讀者,更值得生活在AI時代中的每一個人類好好思考、細細品味。
.
書籍資訊
書名:《小說整理師》
作者:王淑芬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5年9月30日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