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生離比死別更痛
2017/01/11 13:10
瀏覽1,82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人生充滿著各樣的生離死別,杜甫《夢李白》說:[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說明生離死別皆讓人心痛。

生離跟死別同樣是別離,到底哪樣讓人更傷心?

如以基督徒的觀點來看,親人死別以後在天上仍會相見,因此死別應該比較不會那麼傷心。生離是環境的因素造成被迫分隔兩地,讓人活著就會牽掛對方的生死安危,不像死亡讓你明白對方已經不在了,思念慢慢會被時間沖淡。生離卻讓人更無法忘記對方,會產生思戀對方的焦慮感,因此我認為生離造成的痛苦比死別更大。

生離包括:出外求學、工作、分居、離婚、長期住院、離家出走。

生離死別造成的孤獨的隔離感,是人因生離死別產生痛苦的主因。

。「生命的觸動」的講員史丹利牧師說:「想想看何謂孤獨,孤獨是因為隔絕感,而導致的分離焦慮,就是當我們與他人隔絕、與神隔絕就會產生分離焦慮,或許我們說不出是什麼,你很可能以為是別的事情,孤獨是很真實的。」他說孤獨是因「隔絕感」所產生(原因),而造成「分離焦慮」(結果)。

柯艾芙在《損中得益》書裡說:「有時人會突然遭遇到失親喪伴之痛,可能是因為死亡、分居、離婚、背逆的孩子離家出走,或是與所愛的人分隔二地。這種損失所帶來的結果往往使我們陷於孤單的景況。」分離兩地最容易造成孤獨的感覺。

柯艾芙還說:「我們生命充滿著『分離』,時常有孤單、被拋棄、遺棄的感覺,有時這些這些感覺是不可避免的,有時是必需的。諸如上大學、新的工作、結婚、遷居、另一半外出工作、住院等,這些都會帶來焦慮、不安和緊張,是一種真實的損失,需要解決。」她說離婚、分居、死亡、在外求學、當兵都會造成人的隔離感,因此也會帶來孤獨感。

我覺得生離中以不知道對方身在何處(尤其是離家出走)?是生是死都不清楚,讓人最為掛心。所以尋人就要:[活著見人,死要見屍],有其道理。

 夢李白》 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黑。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人生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