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楓紅的落葉
當你看到秋天的一片落葉從樹上像幽靈無聲的落下,你的內心是驚或喜?還是有幾分的感觸?
當我在秋天的時候,信步走到公園,有些不是「常綠喬木」的葉子已經被消悄來到的秋天催黃,有一片落葉好像情人依偎在我肩膀,讓我受了一點小小的驚嚇。
滿地的落葉隨著秋風的迴旋,好像跳起一場「天鵝湖」 ,的芭蕾舞曲來,有一番不同舞者的風姿。我散步走在落葉滿地的人行道上,覺得日子的遞嬗,對於大自然來說,是多麼遵守它的秩序,秋天的落葉在春花夏月後,是那麼自然的來臨。
但是入心是多感的,不喜歡「落」 ,「落落寡歡」和「落棄」容易讓入有「落花飄零」的傷感,希望葉子可以留在樹上永遠青翠而不掉下地面。但是落葉卻有它的道理,它和落花一樣皆可化成樹木的養料來滋養自己的根部,可說是「化作春泥更護花」了。
詩人喜歡用落葉來形容自己的心境,描寫秋天的落葉的作品不少。試舉幾首詩,賈島〈 憶江上吳處士〉:「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還,消息海雲端。」此詩寫詩人在秋風吹著的渭水旁,落葉飄滿長安城,詩人在秋風落葉中懷念友人,有一番秋天的蕭瑟,證明詩人內心的多情。
唐崔署〈山下晚晴:「寥寥遠天靜,溪路何空濛?斜光照疏雨,秋氣生白虹,雲盡山色瞑,蕭條西北風,故林歸宿處,一葉下梧桐。」梧桐是落葉喬木,樹幹挺拔,樹皮深綠光滑,葉片大有長柄,屬於高貴的樹木,古人有鳳凰非梧桐不棲的典故。 「一葉下梧桐」,說明了「一葉落而知秋」,詩人隱居山上又過了一年,真是「山中無歲月」。
唐王維「奉寄韋大夫」中有:「寒塘映衰草,高館落梧桐」也是說到高館前的梧桐樹掉滿稀稀疏疏的落葉,此時表明了淒涼衰敗的景色,他的新和荒城一樣的寥落,說明當時王為沒有之因在旁的孤寂。
唐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詩人想念山中的道士,想要去尋找他,但是住在落葉滿山的道士,卻無法找到他的足跡,此詩蕭灑空闊,情意幽長,耐人咀嚼,卻沒有大多的傷感,詩人的才情,讓人驚嘆。
我曾經到過阿里山,看到在阿里山的楓葉,滿山的烽火燃燒整個天空,美得讓人窒息,大自然的楓紅在秋天中毫無忌憚的吐露一年的風姿,等到楓葉全部掉落地面,鋪成紅色的地毯,人們走過楓葉上面,發出「窸窸窣窣」的響,聲音非常清脆
真是有節奏感,好像「行軍銜枚」疾走一樣的乾淨俐落,在楓葉上追年輕的歲月,那是一分浪漫、三分青澀的日子啊!
曾經一起走過楓紅的年輕女子,當時的臉頰紅的可以和楓紅比美,如今已成為白髮的祖母;帥氣多情的男子,生命的花園也曾經落滿無數的酸甜苦辣的葉子,如今楓葉滿地的 境,只有留在夢中追憶了
看到落葉,你是感傷時光的逝去,或是更懂得把握今日?
賞楓已經成為國人喜愛的活動,在賞楓的季節,到楓林去吧!相信它可以洗你心中長年鬱卒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