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於本份‧平凡人生】文集《開發篇》
1999年政府開放電訊固網,但是固網已有中華電訊壟斷市場多年,市場不若行動網路當年從零開始,成長空間龐大。可是民間看到行動通訊的成功,躍躍欲試;因此交通部制定門檻較高,資本額要400億元。力霸集團王又曾以為固網會像行動通訊那樣賺錢,也要插一腳,但資金不足。王老闆去找國民黨李主席幫忙,當時的李總統轉交中華開發劉泰英董事長協助投資。一天王令台奉指示來開發投資處找我。我們早已得知力霸集團經營不善,如何有資金投資?因此詳查力霸三家上市公司之財務報表,得到下列結論:力霸集團因本業經營不善,而以業外「資產處分利得」,來美化公司盈餘狀況。如1999年該集團旗下三家公司「力霸」,「遠倉」,「嘉新」本業之「營業虧損」合計6.72億元,但是加入處分資產利得後,則變為稅前淨利9.58億元。1999年及1998年三家公司資產處分利得合計分別為28億元及23億元。
但詳查資產交易對象多屬關係企業,如「力霸」1999年「出售證券利得」9.22億元中,有6.45億元是將持有之子公司「友台」股份出售給關係人虛設之紙上公司「申利」,「世湘」,「金東」,「冠東」,「德台」等。1998年力霸「出售證券利得」8.64億元,其中又有出售「友台」的資本利得4.67億元。再如「嘉新」,「遠倉」1999年「出售證券利得」5.28億元與6.45億元狀況也相仿。
而且這類資產交易對象多為資本與營收很小的紙上公司,自無財力價購這些龐大的資產。於是那些美化財務報表的上市公司就以應收關係人款掛帳。如1999年「力霸」出售股票應收關係人款有19億元;嘉新也有7.5億元。
至於這類關係人之間的資產交易創造之「資本利得」是否合理,更值得推敲。如上述「力霸」出售之「友台」公司每股淨值僅6元;「友台」獲利能力1998年虧損,1999年EPS為0.12元,友台股票交易價格卻高達每股117元。「友台」也無其他可增值的資產。
這是王又曾的力霸集團以虛構關係人資產交易,美化財務報表的方式,來欺蒙投資大眾。
後來在2007年爆發力霸集團掏空案,筆者於第一時間在媒體揭露其虛設公司、假交易之分析,引起媒體進一步追蹤,這是後話。
鑑於力霸集團經營能力與財力均有所不足,財報又作假,欠缺誠信;投資部同仁已決定不參與東森固網的投資。但是外有中常委王又曾、立法委員王令麟護航,內有上級國民黨黨主席及黨營事業管委會主委的政策指示,我們不知如何正面拒絕。
適巧中華開發同仁也在爭取參與遠紡集團的新世紀資通投資。主事者李冠軍副總問我:「中華開發過去在行動通訊,曾參與多家團隊投標,這次固網是否能有所限制?」我即順勢表示:「只要新世紀資通納入中華開發成為投資夥伴,中華開發可具結退出其他尚在籌組中的投資團隊」。新世紀資通投資團隊,很快組成,我也立即簽報決策高層,發函「力霸集團」無法參與投資之立場。感謝李冠軍兄助我力擋力霸集團。
日後王令麟利用立法委員之身份,在立法院向立委同僚募資,且透過立委之助理,地方樁腳廣泛以股條為預收股款收據集資。因為行動通訊投資的成功,帶動固網投資風潮,東森固網共募得656億元。台灣固網孫道存也募得6百餘億元。其實固網早有中華電訊長年壟斷市場,普及率已近飽合,發展空間不多,市場擴展不易。東森固網(後更名:亞太固網)王家與早期的「台灣固網」的孫家一樣,以極少數股權(如力霸集團僅佔「亞太」4%股份)卻控制亞太固網2/3董事會席次,因此濫用公款。2007年力霸集團掏空弊案爆發時,檢察官起訴書揭示力霸集團掏空「亞太固網」共272億元:如(1)亞太固網投資53家力霸虛設子公司的私募公司債100.8億元;(2)又有關係企業應收帳款125.8億元,這些關係企業都是沒有實際營業行為的紙上公司;(3)亞太的纜線數據機廉價售予王令麟的「東禾媒體」,再高價轉售出去,王令麟因此賺走差價52.5億元。亞太固網累積虧損207億元,2007年「亞太」淨值只剩177億元,減資一半。許多官股如台鐵、中鋼都慘賠。「開發」幸而躲過了一場劫難。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