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旧版浏览本格文章
卡爾·車爾尼
【音樂欣賞】 車爾尼《第二"Grand Concerto"》降E大調
安裝 uBlock ,可免除广告的干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卡爾·車爾尼(Carl Czerny,1791-1857),波希米亞裔奧地利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是貝多芬最得意的學生。貝多芬曾在1801-03的三年間免費教當時十歲自小是神童的車爾尼彈奏鋼琴,後來貝多芬讓自己的侄子跟著車爾尼學鋼琴。1812年,貝多芬把自己剛完成而後來極為有名的《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交由車爾尼首演。車爾尼對於貝多芬的作品積極宣傳,他能夠背奏貝多芬的全部鋼琴作品。
車爾尼作為一名鋼琴教育家,培養了李斯特這樣的學生。他也免費教李斯特彈琴,李斯特說:『我的一切都是車爾尼教我的。』作為一名鋼琴作曲家,車爾尼一生寫了無數鋼琴練習曲,是學習鋼琴的學生練習的基礎教材。車爾尼這個名字幾乎成了鋼琴練習曲的代名詞,他的代表作有《鋼琴初步教程》、《鋼琴流暢練習曲》等。
車爾尼是19世紀上半葉維也納鋼琴學派的創始人,他總結了浪漫主義以前的注重指力的鋼琴技巧,同時又指出了手臂重量的重要性。他的地位在於在貝多芬時代和現代鋼琴之間,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鋼琴演奏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這裡介紹的是車爾尼的《鋼琴協奏曲》降E大調,又稱《Second Grand Concerto第二大鋼琴協奏》別緻而富靈性,且展示出琳瑯多樣、宏大而細膩的鋼琴技巧,饒有興味,聆聽這部作品真是超級享受! 時年二十的車爾尼創作這曲協奏於 1812-1814年間,共三個樂章,開始以小號展開宏偉而活潑的第一樂章,如華彩般的鋼琴樂段起自約6分鐘處:
00:00 I. Adagio - Molto allegro vivace con brio 非常開朗活潑的柔板
20:50 II. Andante grazioso 優雅的行板
32:10 III. Rondo finale - Allegro assai 快板迴旋終曲
選曲:鋼琴 Rosemary Tuck 澳大利亞的鋼琴家
首席小號 Hugh Seenan 英國有名的小號演奏家
交響樂 Richard Bonynge 指揮英國室內樂團(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視頻畫面:Agostino Veroni的帆布畫《阿馬爾菲海岸》
《感受》
號角穿針引伏線,
氣勢恢宏情境絢。
琴音玲瑯聲聲脆,
恰似明珠落玉盤。
~ reaizuguo*
貝多芬 与 車爾尼(中)
请在旧版阅读本格文章 本篇发文时的山头图《阿马菲尔海岸》帆布画
- 4樓. lillian2021/07/07 11:01更正......
前面回應時 曾說~~
在台灣鋼琴練習啟蒙老師是拜爾
個人對車爾尼全然陌生...等等
當時沒想到車爾尼 就是徹爾尼....
一時糊塗 特此說明 抱歉了!- 謝謝妳回來解釋,這不需要抱歉吧
- 讓我來解釋一下,我為何用"車爾尼"。正如我在前格文 科技名詞的中譯文尾處所說,我主張名詞中譯在中文世界裡的一致化和標準化,所以我就身體力行,所用的標準是民主化(少數服從多數)和國際化。
- 中文是聯合國的標準官方和工作語言之一,我用的中譯基本上和聯合國的一致。
- 而聯合國使用的是與大陸和新、馬的中文一樣。台灣可能不樂意,因為台灣自國民黨開始就有特意和大陸不一樣的習慣,個人很不以為然。
- 謝謝妳回來解釋,這不需要抱歉吧
- 3樓. 阿拉私家零治靈2021/07/05 12:08
科技人的兄臺人文素養底蘊很深,山頭畫常常令人驚艷,中西仙樂飄飄使人陶然,搭配神來一筆的吟詩作賦的本事拍案叫絕。版主的凡事求真的精神天下少有。
其實科技與人文兩者本來就不是對立關係,而是對偶duality關係,泥中有偶,泥中有你。把兩者對立起來的都是書沒讀通,人文素養底蘊深不可測的毛主席對科技就十分感興趣,不恥下問,國內外來中國科技訪客,都對毛主席從科技現象看本質的本事十分驚訝。
- 過譽了,但多虧阿拉兄欣賞我經常就地取材的山頭圖,就以現在的山頭圖來說,是文中音樂視頻的畫面,畫作者幾乎是以對角線將畫面一分為二,一邊構圖粗獷,用色大膽,另一邊則是海天單一色,淡雅高潔,真是神來之筆,令人玩味讚嘆。
- 哲學王毛澤東總是以辯證眼光看事物,經常作出精準的判斷,所以才會在一次物理年會裡有位美國物理學家建議將一合乎毛澤東所推斷而新發現的粒子稱為"毛粒子"。
- 請欣賞俄羅斯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中文演唱毛澤東的《七律·長征》-祝賀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
- 或點擊 红旗歌舞团-七律·长征(2021)
- 2樓. *Susan*2021/07/04 22:58我很好奇 reaizuguo 是音樂系教授嗎 ? 覺得您懂好多喔!
- 1樓. lillian2021/07/04 08:21週日早晨 美好的開始......
對某些人來說~~
貝多芬的“田園”是“永遠聽不膩”的曲子.....
而這首曲的多處風格 讓我聯想到“田園”
尤其第一樂章的1.57~2.33 有如沐春風之感...
第二 第三樂章的鋼琴部份
幾乎堪比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
有些旋律若改編後填詞
應該非常適合吟唱....
喜歡!
在台灣鋼琴練習曲的啟蒙老師
是德國人拜爾Ferdinand Beyer~~
對車爾尼 個人是全然陌生的....
謝謝 帶來一天美好的開始!- 我就是那某些人裡的一個。事實上,在上中學時因為《田園》而喜歡上交響曲和貝多芬。喜歡交響曲後來也很受到了德沃夏克《新世界》的正面影響。
- 車爾尼比拉威爾早生了三十四年,所以大概率的是拉威爾受到了車爾尼的影響。(剛發現這兩位都是雙魚的
)
- 如此被這首協奏曲感動,竟然賦詩,應該是我的頭一遭。
- 星期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