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履足跡第642集 開示在佛‧悟入在己
2011/01/22 10:37
瀏覽363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衲履足跡第642集 開示在佛‧悟入在己 |
首播1月15日(六)18:30 重播1月16日(日)05:30 1月22日(六)05:30 |
20110115 《衲履足跡》開示在佛‧悟入在己 |

證嚴上人說大愛電視台是為淨化人心而設立,佛法的流傳即是為了淨化人心,大愛台是慈濟四大志業中的人文志業,因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透過衛星傳 輸,能使 清流普遍全球,但願能以大愛淨化全人類,讓每一個國家、社會都能祥和,大愛台也是四大志業之一,它是一個人文也是期待能淨化人心,佛法還不都是為 了來淨化 人心,所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從衛星到全球差不多可以收到了大愛的訊息,不分宗教,用大愛能淨化我們只期待天下無災難,我們更期待就是人心能淨 化,每一 個國家、每一個地方的社會能祥和,這都是我們最期待的。
一眼觀時千眼觀,希望這個千眼就是共同為一眼,期待這種觀念,眼就是以觀念,但願這種的善的觀念合一,不管是什麼宗教,我們都要有一個共同的理 念,那就是 愛。上人祈願人人都有共同的一念心,一眼觀時千眼觀,善的觀念合一不分宗教,大家共同的一念心,那就是愛,在與人文志業主管們座談間,上人期許人 文要做到 人人心開闊如虛空,導人入正的同時,自己要先做到人文典範,期望大家提起使命發揮傳播良能,共同朝向淨化人心的目標前進,我們的目標都是要淨化人 心,說的 容易,真的要淨化難。
全球有六十幾億人,要讓六十多億人聽到沒有那麼簡單,而且空間,一個地球這麼大,台灣才這麼小,所以空間是不是能來得及聽到呢?因為人世間的生命 無常,今 天不知明日事,我們今天想做了就趕快做,做就對了,上人說淨化人心實非容易事,然而人生無常,今日不知明日事,既已發願就要趕緊做,生命就在呼吸 間,一口 氣不來之時也就是此生終點,所以說做就對了,我們要能看見無常,這個無常不是用說的,我們要看見在人文工作的人。
我們佛教徒都是要說學習,學生死灑脫、輕安自在,雖然送掉了這樣的最親最愛的人,但是了無牽掛,一定要讓他那一邊的媽媽在肚子痛了,不要讓媽媽再 多痛一 些,佛教一句話說,容易生的孩子,就是很貼心的孩子,孩子若不好生,將來就會比較叛逆,而且讓媽媽比較好生的,看到人就笑的孩子,他開始來到人間 總是跟人 結好緣,你總不希望他被生下來,只是一天到晚一直哭一直哭,讓人很討厭。
上人說至親至愛突然消逝,家屬的思念哀痛難免,然而往生即是捨此投彼,與另一個家庭的因緣已到,此生的家人要予以祝福,讓他安心歡喜地,面對新階 段的人生 與人結歡喜緣,祝福他做一個人見人愛,見人就笑的小菩薩,這種的牽腸掛肚,只是給人家說你很有情,這個情在纏如來,因為我們人人心裡都有一位很清 淨的佛 性,佛性就是如來本性,如來本性就是被情牽住,所以我們凡夫叫做在纏如來,不是禪定的禪,不要把這樣的情去纏住那一位已經跟我們緣盡了,他又再到 了另外有 緣的人家去,你要讓這分緣就是歡喜緣,讓這個孩子到別人的家裡去,人見人愛人看人歡喜,不要做一個到另外一個家庭被人討厭的孩子。
所以我們平常就要學習如何灑脫,為什麼說生活禪,其實我們的佛法就是在生活中,生活不離開法、法不離開生活,這才是人間佛教法,我們的人文就是要 做到這一 點,上人說:「若是家人對往生者牽腸掛肚、哀痛悲切,這是牽纏愛染的情。」平常就要學習灑脫的心,之所以說「生活禪」,就是因為佛法就在生活中, 生活不離 法、法不離生活,這才是真實的人間佛教,我們要做到了人人心靈開闊、心能虛空,虛空就是沒有東西可染著,不過我們要做人間的佛法,我們要盡人間 事,現在的 人間就是這麼複雜。
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開示,但是悟入在眾生,佛陀本來就開悟了,他來開啟眾生的心門,來指示我們這一條路,所以我們的心門被開了,我們可以看到了我 們人生要 走的正確道路,所以這叫做「開示」。指導我們你要從哪裡走,要走得對,走正道,所以我才時常跟我們新聞同仁說報真導正,這就是路要導得正,這也都 是開示的 意思,打開眾生的心門,我們要指導要走的路,上人說人文志業就是要做到人人心靈開闊,心能虛空、虛空無物可沾染,所以在人間就要盡人間事,之所以 要求大愛 新聞要報真導正,就是要為眾生導正方向,也就是做到為眾生開示,打開眾生的心門,指導所要走的路悟入。
要不要知道真正的你要不要走,那要看眾生看他是否要走,所以我們都是在盡心力人文、人品典範,我們要別人來做人文典範,當然我們現在也要先做典 範,我們不 是只要說給人聽而已,我們也要自己來行,所以因為我們還不是佛,佛陀只要開示,我們這個人文不只是在開示別人,我們真的也要悟入,所以我們要悟, 要覺悟, 警惕,要覺悟,我們真正的要入門來才有辦法,這個心門我們要開我們要進來,我們要走的路才會正確,自己身體力行在這一個菩薩道上,感恩我們的種 子,一能生 無量、無量從一生。
人人都可以成長無量的法與種子,上人期許主管們要做出典範,不只憑藉傳播為別人開示,自己也要真能悟入有所警惕、覺悟,真正入門,心行才會正確, 上人以 《無量義經》之「一能生無量 無量從一而生」的精神期勉人人皆能成長無量善法與善種子,上人說「開示」在佛陀,「悟入」在己,知道方向正確要堅信,透徹瞭解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都是因緣 果報。
《法華經》裡面跟隨佛陀修行四十幾年過來到佛陀將入滅時,要把《法華經》的精神付託予弟子,但是跟隨在身邊的弟子沒有人敢接,因為《法華經》是行 在菩薩道 上,眾生剛強難調難伏,智慧第一的佛陀弟子,舍利弗,他代表所有的跟隨佛陀修行者,他都說我不敢看,多悲哀啊!你可知那個時候佛陀眼看著所有的弟 子,他幾 十年帶過來的不敢承擔,你們可知道佛陀當時的心境多麼的落寞、多麼的孤單,那個時候就是他方世界的菩薩,願意來承擔我現在看我們現在也是同樣,上 人言及佛 陀在四十多年說法的最後階段,述說《法華經》菩薩法要將《法華經》的精神付託弟子,但是跟隨在身邊的弟子沒有人敢於承接,皆言「不敢」上人以此引 以自況, 若是慈濟弟子們無法真正深入法脈精髓,心亦落寞。
師父在台灣,慈濟的發祥地在台灣,國外弟子他們在很遠地方竟然能那麼了解師父的精神,他們在那邊落實也不亞於我們在台灣在走的路,慈濟的宗門已經 走了四十 年後,我才開始立宗門把這個慈濟宗門啟開,把靜思法脈成立,四十多年走過來,這條路既然沒錯我們就應該要相信,相信沒錯的路叫做正確,慈濟走過四 十年後, 慈濟宗門開啟,靜思法脈成立,上人殷盼既已開宗門、立法脈,應知慈濟四十多年走來,這條路正確無誤大家應十分珍惜,我們要很珍惜慈濟在這個時代。
在這個時代的慈濟人的知識,比過去民智未開以前,我們更加有福你們就可以每天即時都可以看到了慈濟在天下事,天下慈濟人在做天下事,人間菩薩普遍 在人間, 每天的志工早會應該要看,又能吸收一些健康的資訊拜科技之賜,所以我們能有這樣的因緣,法在空中,只要你接受它,它就入你的心。
那一天我看到墨爾本,雙軌溝通在志工早會,墨爾本跟台灣是兩個鐘頭的時差,講話零秒差離幾千里的路,有時差、無秒差,也沒有距離的感覺,好像就在 我的面前 而已,什麼叫做神通?佛陀的智慧『天眼通』、『天耳通』這不都是神通嗎?我們離那麼遙遠,我們可以看到他,這個天眼能直視到幾千公里距離的世界, 我們都可 以看得到這種的世界在哪裡呢?都在慈濟裡面。慈濟世界我們隨時可以現神通,隨時都可以悠遊諸國,我們都能遊在這菩薩的境界裡,我們應該要很珍惜。
證嚴上人說在此科技時代,人的知識提高較過去民智未開以前更加有福,現代人拜科技之賜,利用科技就能現神通,具有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讓法在 空中流 傳,只要大家來接收,法即能入心,佛陀來人間,就是要說『讓人聽得懂的法』我們若是說給別人聽不懂的法,佛陀來人間就是白來的,為何變到現在這麼 深呢?其 實深的是人,因為學問高,所以越分析越廣越闊,越高深莫測就變成這樣,佛陀在講話時很簡單,開示在佛陀,其實悟入是在眾生,師父跟你們講話無非就 是要讓大 家開啟心門,因為我們心門六道中,我們的心門關著很黑暗,一燈能照破千年暗,幾千年的房子你都把它關著,幾千年都黑漆漆,只要你一盞燈點亮,不論 它多久的 暗室,它就亮起來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凡夫就是心門關著,法在空中你就把它收進來,你就會知道,這叫做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如如不動,但是我們可以透視那 麼遙遠, 聽那麼多慈濟世界裡面,不也是這樣充滿了佛法,上人說一燈能破千年暗,眾生在六道輪迴輪轉,心門長年關閉,黑暗無光,唯有打開心門,以開闊的心胸 投入人間 做慈濟事,關心天下事,自然領會世間法理,上人就是為大家開啟心門點燃心燈,我們就是有苦才會來人間,有業才會來人間,有的是福業來的,有的是惡 業來的, 這種的好壞因緣結到了,所以安排來到這個人間,所以講起來無緣的碰不到,信就要堅定,志玄虛漠、守之不動,要如何能才志玄虛漠,就要靜寂清澄。
我們的心若能接到法,能透徹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因緣果報,我們能依止在哪個地方來出生,有多久的時間能太平安樂,這也要看我們的福報,我 們的福報 有夠,我們才能依報,我們的依止,就是說我們的因緣,一出生來就是在這個福地,靜寂清澄、志玄虛漠,我們不需要心外再去求法,心外無法求,我們若 是越迷, 心越狂,把稻草當作是麻繩,這樣急著要抓住,那實在是很危險,上人期勉大家心志當堅定,要「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心能接受法,透徹了解人與人之 間的相 處,都是因緣果報,心念不受影響而起伏,就能安然面對一切善惡境界。
上人說:「凡夫總是不用心探討道理,一旦遭遇不如意事,或是難捨的世間情,就拜求神祇,人心就是如此顛倒。」其實只要『心轉』福來,運就通,上人 叮囑慈濟人,要破除迷信、撥除無明,人人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法中有禪定,讓人心能安住,力行於人間菩薩道。
2011/01/17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