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每一次磨練
◎證嚴上人開示
釋德
【靜思小語】心存感恩,被磨愈亮;心無感恩,被磨益損。要磨亮,不要磨損。
「慧命」致命傷
佛典中記載——佛陀在地上抓起一把沙,問弟子是其指間之沙多,抑或大地之沙多?弟子答大地之沙多,指間沙不能與大地無量之沙相比。佛陀於是告訴弟子,真理浩瀚就如大地之沙,而有緣聞法者,實微如指間之沙。
與屏東區合心和氣隊組談話,上人舉此為例,以台灣人口來看,受證慈濟委員或慈誠的比例實少,況在全球!慈濟人正像指間微少之沙,稀有可貴,所以法親間要相互珍惜、彼此感恩。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要對立?為什麼要生起愛憎分別?為什麼總是比較而且計較?」上人囑眾對於慈濟宗門的法,要「深思」、「正思」,還要「靜思」。
「物質缺乏,或是一時病痛,心境或許不如斤斤計較時那麼苦。心靈苦實比生活苦更可憐!」上人叮嚀,得逢慈濟、能與志同道合者共同為世間付出,要把握因緣,自度度人。
「要學習佛陀的智慧——智是分別智,能辨明人的特長;慧是平等慧,以平等心愛人。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到他人缺點,會加以彌補;看到他人優點,能讓他盡量發揮。而不是相互比較、計較,導致對立。」
上人表示,慈濟人要做社會道德典範,若彼此間時起爭執、計較、批評,如何在人與人之間落實道德?
「惡意的批評,不只傷害對方,也會自我傷害——看到對方因我的批評起煩惱,而感到洋洋得意,這一念間,已經對自己的慧命造成致命傷害。」
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個人。上人表示:「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改習氣是自己得。」期勉人人見苦知福、成長慧命。
「不見苦,就無法通達道理。親身入苦、確知無常,見苦且能扶苦,才能增長智慧與慈悲。」上人勉眾把握時間與空間,於人與人之間見諦解理;彼此常懷感恩心,莫斤斤計較,折損自我慧命。
莫讓「心鬼」來磨
今年歲末祝福呈現《地藏經》音樂手語劇,描述婆羅門女救度母親脫離惡道的故事。上台演出的「入經藏菩薩」,與上人分享心得。
一位同仁坦言工作時不是很開心,感覺在人與人之間受磨;演出此劇後,領悟到磨自己的不是別人,是自己心裏生出的「鬼」。
「人生可怕,人心也可怕,彼此會牽扯、影響。所以佛陀要我們覺醒,透徹人生。」上人表示,現在的社會很複雜,以致許多人在愛欲爭鬥中沉浮,實在辛苦!既然來到慈濟,就要心寬念純,把握時間,在人人身上「讀經」。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部經,就地就能取得。」上人言,人與人之間若心存感恩,被磨益亮;心無感恩,被磨益損。就如堅硬的寶石,磨得愈亮愈有價值。
「要知道,磨你的人也很辛苦呢!或許是自己讓人看不順眼,或者是不願接受對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議,故令對方很煩惱啊!總而言之,不論對方是有心、無心來磨,用感恩心接受,『磨』才不會變成『魔』。」
另一位年輕同仁談到,自幼在慈濟環境中成長,對於慈濟事都認為是「該做的就去做好」,別無他想;卻在投入手語表演與練習舞蹈動作時感到快樂,因此疑惑自己喜歡做的並非真正的慈濟事……
「這是定力不夠!」上人直指,若定力足,不論做什麼事都能成功。「所謂的成功,不是當主管掌權;真正的成功,是做每一件事都很專注、認真去成就。」
上人強調碗有碗的功能、筷子有筷子的作用,不一定讓人瞧得上眼,卻是人生的必需品。反之,「若總是『想』著要成功、有成就,不能真正專注做好一件事,規畫得再好,也只是『藍圖』而已,造就不出實物;如此將空過時日!」(節錄)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