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西牆的廣場前要經過安檢的關卡,這是我第三次的重遊以色列,2010年我曾在這裡塞許願紙條,今日舊地重遊,當然也要再行禮如儀一番囉,這次人比較少,所以不必座在椅子上排隊,我的目的只是想做個樣子拍照就可以,完成許願後必需面對牆倒退
自由活動時間在西牆附近漫無目的的到處逛,我看到廣場旁邊有一道長廊,怎麼大家都往那兒走,好奇心驅使下我和室友結伴朝西牆的西南角落前進,走到入口處被擋下來,門口的守衛要求檢查我們護照,但我們沒有隨身攜帶護照,於是我的室友就施出她最拿手的賴皮功,再三的哀求下,守衛終於讓步讓我們進入關卡,於是歡天喜地的跟隨人潮走進這道長廊(Mughrabi Bridge ),這座長廊盡頭的出入口是Morocco gate (或稱為 Mughrabi Gate)。
令人驚喜的是當走出長廊後我們竟然已置身於圓頂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前面的大廣場上,這是我從2005年初訪耶路撒冷未曾實現的願望,2005、2010年兩次到了耶路撒冷,旅行社都以不能進入清真寺為由,不帶旅行團進入清真寺範圍內,只能遠望的圓頂清真寺,現在它就在我的面前,這樣的巧遇未免太戲劇化了吧!
圓頂清真寺座落於聖殿山(the Temple Mount)的第二聖殿遺址上,聖殿山據說是亞伯拉罕獻祭的摩利亞山(Mount Moriah),西元前950年所羅門王在這裡興建第一聖殿,西元前587年新巴比倫王入侵時聖殿被毀,西元前536年重建,大希律王再加以擴建,西元70年毀於羅馬人之手中。傳說穆罕默德曾在耶路撒冷聖殿山踏石升天,所以耶路撒冷也成為伊斯蘭教的聖城;7世紀耶路撒冷被穆斯林所佔領,西元691年阿拉伯的哈里發阿布杜拉馬利克(Caliph Abd al-Malik)在聖殿山登霄石所在地蓋了圓頂清真寺(The Dome of the Rock) 。圓頂清真寺的圓頂直徑有
入口處靠近廣場之南面,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佔據了這處角落,與廣場中央的金頂清真寺遙遙相對,金頂清真寺建成後阿克薩清真寺才開始建造,由原來的一座小聖殿逐年的擴建,現在的清真寺是11世紀重現後的模樣,它在穆斯林心目中的地位與金頂清真寺同樣的神聖,被視為除了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與麥地那外,位居第三重要的清真寺。3千年前這裡曾是所羅門王的第一聖殿所在的位置,一千多年前卻成了穆斯林的殿堂,歷史長河中物換星移人事全非怎不叫人嘆息。
廣場四周有四座階梯,每座階梯上都有一座拱柱設計的牌樓,走到東面的牌樓時,剛好有一群學生戶外教學,一眼望去全是包裹著白頭巾的少女,這麼特殊的畫面實屬罕見,機會難得趕緊進入畫面與她們合照。當我們靠近入口處往清真寺裡面張望時,立刻有守門人員制止我們在門口徘徊,我們也不敢造次就乖乖的離開了。繞著清真寺一圈再從Chain Gate這座老舊的門走出這座廣場,出了廣場進入了如迷宮似的巷道中,不辨東西南北的隨意走來,看到牆上的地圖,原來我們已置身於猶太區的東側的一條巷道中。
上午完成了聖墓教堂的參觀活動後,導遊又把我們帶到西牆通往圓頂清真寺的Mughrabi Bridge的入口處,排隊等待12點半的開放時間,當通過檢查哨的安檢時,那位士兵認出我們兩人9點曾來過,不再允許我們進入,經過導遊的溝通後,我又二度的通過這座橋進入了聖殿山的穆斯林區域,一上午兩度的進出聖殿山遺址,如此充滿戲劇性的過程,實屬始料未及的一次巧合。
下一則: 耶路撒冷錫安山(Mount Zion)- 雞鳴堂(St. Peter in Gallicantu)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1樓. behappy2014/11/13 04:19最近以色列不准伊斯蘭教徒進入耶路撒冷的清真寺,不知是否是這寺.
沒錯就是在圓頂清真寺對面的阿克薩清真寺前所爆發的戰火
以色列軍隊進入了阿拉伯區
並控制了聖殿山的範圍
這場衝突又讓耶路撒冷陷入了緊張之局面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4/11/13 10:35回覆 - 10樓. 旭日初昇2014/11/11 14:37
耶路撒冷果真是宗教聖地,只是宗教應都是安詳平和之地,卻又演變成今日戰爭頻仍紛亂之惡地,令人吁噓不已。
可見人類的野心不斷,戰亂就不止啊!!!
保存至今聖經時代的城市是多麼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
但卻一直無法擺脫暴力的威脅
歷史的糾葛衍生了無法化解的心結
看來以巴之間要建立和平相處的共識可不是那麼簡單就能達成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4/11/11 15:54回覆 - 9樓. 阿北2014/11/11 11:14
根據聖經敘述 :
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祖先是親兄弟 ...
當今的一切亂源又是老美惹的禍 :
二戰結束一手主導已亡國2000年的以色列建國 ...
硬是把住在這裡 ((((( 2000 年 ))))) 的巴勒斯坦人用武力趕走 !
如果沒有美國撐腰
以色列怎麼能以寡敵眾的打敗阿拉伯聯軍
巴勒斯坦地區每次所引燃的戰火都讓無辜百姓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
以色列建國既然已成事實
來自共同祖先的以巴雙方應該為後代子孫負責
力求和平相處之道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4/11/11 11:41回覆 - 8樓. 螞蟻蝴蝶2014/11/10 22:46
感覺空氣很乾燥耶...
到當地容易補充水份嗎?
當天天氣格外寒冷
這次沒有帶足夠禦寒之衣物常常凍得我手腳冰冷
還好沒有感冒
離開耶路撒冷的早上竟飄起了雪花
一轉眼之間整個耶路撒冷已成了冰封的世界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4/11/11 08:27回覆 - 7樓. 慕雲2014/11/10 20:24
那張和女信徒們合照顯得珍貴,畫面極美。
金箔圓頂藍牆清真寺設計優美,莊嚴素淨。
這樣美的國度,可惜戰事連連真是不平靜。一年前我曾走過的耶路撒冷
最近又不斷傳出大大小小衝突
這座城市彷彿隱藏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爆發
難怪被認為不適合旅行的一處是非之地
而我三度的造訪很幸運的都很平靜
擁有這樣的福份更令我感恩於上天所賜的福澤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4/11/10 21:02回覆 - 6樓. ‧新月‧2014/11/09 09:48
昨天看了,發現大絲路,播出伊朗,發現清真寺的建築,真的很不同!
也很讚嘆古人的精心建築,宏偉。
今年5月我重遊了伊朗完成2009年未完成的旅程
被稱為波斯的伊朗
無論語言與宗教或建築都與阿拉伯的伊斯蘭世界有差別
媒體過度渲染了對伊朗的負面報導
所以一般人缺乏對伊朗正確的瞭解
到過三次的伊朗我對伊朗百姓的善良與熱情有深刻的體會
我很喜歡伊朗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4/11/09 10:45回覆 - 5樓. 曉澄2014/11/09 06:57
這麼一塊聖地, 卻有永遠解不開的仇恨情結, 很諷剌.
前兩天, 以巴爆發衝突的地方, 不知是不是這裡?
沒錯就是發生在阿克薩清真寺
人們總是以是非之地來形容耶路撒冷
看來的確是如此
一年前我走過這裡時感覺不到緊張氣氛
現在怎麼又上了國際頭版的新聞
只要以色列境內發生恐怖攻擊事件
以色列就會對阿拉伯人還以顏色
在這樣一來一往的惡性循環下難怪永無寧日了
大家各退讓一步化解愁恨和平相處不是很好嗎
為什麼老是解不開這個歷史情結呀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4/11/09 09:55回覆 - 4樓. 溫哥華 千里傳音2014/11/08 13:17
最近看到希伯來文 都覺得比較親切..
猶太裔的女婿 email 的簽名 是 sent from iPhone 的希伯來文版
Victor 可是我對以色列繼續在佔領區 建屯墾社區 頗無法諒解
[溫哥華 千里傳音]
[AVの館:電老大]希伯來文對我來說宛如天書般的難懂
一進入希伯來文的世界感覺自己已變成文盲了
猶太人智商高在各領域都有不凡的成就
令嬡有眼光挑了這麼一位乘龍快婿來托付終生
去年我造訪以色列時聞不到任何火藥味
怎麼才一年的時光又出現了層出不窮的衝突事件
難怪耶路撒冷被視為一觸即發的是非之地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4/11/08 13:39回覆 - 3樓. 東村James2014/11/08 12:44大概東方人太少﹐9個人士兵居然記得了
因為我們之前沒帶護照闖關時與這位仁兄有過對話
所以再次來到安檢處的閘口就輕易的被認出來了
這段戲劇性的過程成為旅程中難忘的回憶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4/11/08 12:52回覆因為我們之前沒帶護照闖關時與這位仁兄有過對話
所以再次來到安檢處的閘口就輕易的被認出來了
這段戲劇性的過程成為旅程中難忘的回憶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4/11/08 12:52回覆因為我們之前沒帶護照闖關時與這位仁兄有過對話
所以再次來到安檢處的閘口就輕易的被認出來了
這段戲劇性的過程成為旅程中難忘的回憶
the dreamer girl 於 2014/11/08 12:52回覆 - 2樓. 多硯坊 (休)2014/11/08 11:05灰濛濛的天空
黃褐色的土牆
置身三千年前的聖殿
也像跨越了歲月的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