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牙齒痛造成頸部淋巴腺的腫脹,使得觸摸到淋巴腺腫塊。網路尋答佳文分享..
2009/08/22 12:15
瀏覽121,900
迴響1
推薦7
引用0
頸部之淋巴腺炎與轉移癌;耳鼻喉科主任 郭文烈副教授 許多人常在無意間發現頸部有小結節,有些人毫不在意,有些人則花容失色。事實上,這些腫塊有時只是淋巴腺發炎而已,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有時候,這些確是由其它地方轉移而來的腫癌,千萬不可大意。
頸部的淋巴腺大約有一百至三百顆,分佈在頸部的淺層及深層,正常的淋巴腺大約有半顆飯粒大小,從外表是無法觸摸出來的。然而人們也常會感冒、牙齒痛、喉嚨痛,這些都會造成頸部淋巴腺的腫脹,而使得淋巴腺可從外側被觸摸到。
當發炎消失時,淋巴腺也應會回復到正常大小,但淋巴腺若反覆腫脹,則會變大,最後變成纖維化而無法消失。一般而言,淋巴腺發炎,應會有壓痛,而腫癌則可有可無,不可以此做為區別診斷,因為腫癌的外層也常有發炎反應,仍會有壓痛現象。一般的淋巴腺發炎,直徑大部份不超過兩公分,若超過兩公分,則須加以注意。
淋巴腺會腫大的原因,大概有五種:
(1)由免疫反應所引發(原發位置非在淋巴結),如扁桃腺炎、喉炎等。
(2)由淋巴結直接被微生物感染,如頸部肉芽腫。
(3)由癌細胞轉移而來,如舌癌之頸部轉移。
(4)淋巴腺本身的癌症,如頸部淋巴癌等。
(5)其它如藥物亦會引起。
頸部淋巴腺若超過三公分且有堅實感,則惡性度很高。
有一個定律稱『三個八十定律』—
(1)頸部三公分以上的硬塊有百分之八十是惡性的,
(2)這些惡性的腫癌有百分之八十是轉移而來的,
(3)這些轉移癌有百分之八十是從鼻咽腔、鼻腔、口腔、咽喉等處的原發癌轉移而來。因此頸部有硬塊時,應趕快找耳鼻喉科醫師詳細檢查,目前有「纖維內視鏡」可為病人做周全之診視,一點也不會痛,病患大可放心。
若有頸部腫塊時,絕不要立刻從腫塊處做切片,這是很重要的禁忌,因如上面所述這些大部份是轉移而來的,我們就需要「擒賊先擒王」,把原發部位找出來,才容易對症下藥。若先從頸部腫塊處做切片,則此處易有瘢痕化、纖維化,影響以後的放射或化學治療成果。頸部的切片檢查是在無法找到原發腫癌時,不得已才做的。
頸部的轉移癌,一般皆有它固定的區域,經驗豐富的醫師往往可從其位置推論出原發腫癌的出處。我們可以鎖骨把頸部區分為幾個區域:
位置(1),則可能是耳下腺癌或耳癌的轉移處。
位置(2),即所謂頸後三角區,其原發處可能是鼻咽癌、扁桃腺癌。
位置(3),即下頜區域,則須考慮到下頜唾液腺癌或前舌癌。
位置(4),即頦下三角區,須考慮前舌癌。
位置(5),即頸靜脈區,須考慮舌根癌、喉癌、鼻竇癌等。
位置(6),即甲狀腺區,須懷疑甲狀腺癌、喉癌。
位置(7),即上鎖骨區,此地方的原發癌,男性以肺癌、攝護腺癌、胸鎖乳突肌胃腸癌居多,女性則以乳癌、子宮頸癌及肺癌為多,此處的癌症預後情況相當不良。
頭頸部癌約佔全身癌症的十分之一,而一般來就診的病人,經本科統計約有三分之二是屬於晚期,可見一般病人之病識感實在不夠。而經診斷出來的病人,又有四分之一病人接受偏方治療,這確是很可惜的。吾人平常在洗臉時,就要養成有觸摸頸部的習慣,若發現有問題,就應該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才不會誤了事。
淋巴腺腫大可能是正常的淋巴組織增生,卻也可能是癌細胞增生或轉移所造成。若在鎖骨上方、縱膈腔、或腹腔等不尋常處發現淋巴腺腫大,或是頸部、腋窩、或鼠蹊部的淋巴腺腫大超過一公分,摸起來堅硬、不痛且不易滑動,甚而在全身多處發現淋巴腺腫大時,則惡性腫瘤的機會大增。
淋巴結腫大的原因:
淋巴結腫大的原因變化多端,大多數腫大的原因不易明確被發現,因此稱為非特異性淋巴腫大;若病人的淋巴腫大係因一些細菌或腫瘤侵犯所引起,則稱為特異性淋巴腫大。據統計
淋巴結腫大的原因超過60﹪為非特異性,不過一般依淋巴腫大的原因可將其分成四大類,如表一:
一.
感染性
1.細菌性感染:可由局部性到全身性淋巴結腫大2.病毒感染::局部性或全身性3.其它微生物感染:如黴菌,寄生蟲,原蟲感染等 
二.
自體免疫反應
 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混合型結締組織病等
三.腫瘤
 原發性淋巴結腫瘤
 1.淋巴瘤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何杰金氏病
 2.淋巴性白血病:急或慢性
 3.其它:如淋巴表皮細胞瘤

續發性淋巴結腫瘤
 1.骨髓性白血病:急或慢性
 2.原發性骨髓纖維化並髓外造血導致淋巴結腫大
 3.轉移癌

四.
不明原因
 1.醫原過敏性反應:如血清性疾病,移植體對抗宿主疾病
 2.藥物引起:如抗癲癇藥,部份降血壓藥,抗生素,磺胺藥等
 3.其它:如甲狀腺功能過症,一些原因不明疾病等
淋巴結腫大是一常見的現象,發生的原因大抵是由於外來抗原對淋巴細胞刺激導致細胞的增生所致,大多數原因皆為良性,僅少數為惡性腫瘤所引起。處理上要將個人的過去史和生活習慣、旅遊、職業等個人史及個人的身體症狀配合醫師的經驗作一綜合判斷以決定進一步的處置。切片檢查是確定診斷的必要步驟,但是否切片則應由醫師依其經驗和病人的情況做最後判斷,治療方面則依最後的診斷結果而定,有時原因無法確定但病人又有明顯的症狀如發燒等只有依醫師個人經驗處理。大多數感染或免疫所引起的淋巴腫大在其原因消失後多半會慢慢消腫,至於是否會完全消失至摸不到的地步則不一而定。總而言之淋巴腫大的處理原則一定要遵守下列的信念:確定診斷為治療的不二法則和不同病因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或忌疾諱醫才是

頸部的淋巴腺大約有一百至三百顆,分佈在頸部的淺層及深層,正常的淋巴腺大約有半顆飯粒大小,從外表是無法觸摸出來的。然而人們也常會感冒、牙齒痛、喉嚨痛,這些都會造成頸部淋巴腺的腫脹,而使得淋巴腺可從外側被觸摸到。當發炎消失時,淋巴腺也應會回復到正常大小,但淋巴腺若反覆腫脹,則會變大,最後變成纖維化而無法消失。一般而言,淋巴腺發炎,應會有壓痛,而腫癌則可有可無,不可以此做為區別診斷,因為腫癌的外層也常有發炎反應,仍會有壓痛現象。一般的淋巴腺發炎,直徑大部份不超過兩公分,若超過兩公分,則須加以注意。


淋巴腺會腫大的原因,大概有五種:


(1)由免疫反應所引發(原發位置非在淋巴結),如扁桃腺炎、喉炎等。


(2)由淋巴結直接被微生物感染,如頸部肉芽腫。


(3)由癌細胞轉移而來,如舌癌之頸部轉移。


(4)淋巴腺本身的癌症,如頸部淋巴癌等。

(5)其它如藥物亦會引起。

1.淋巴腺發炎吃藥大概要多久才會消??(還是要看個人的體質??)

主要是看你身體狀況而定,建議你多運動配合藥物,會好的比較快。

2.淋巴腺發炎要注意什麼??

要注意飲食,盡量以清淡為主,注意睡眠,不要熬夜,水要多喝。

3.熱敷或冰敷有用嗎??

對於病情是沒什麼用,但是如果真的會痛,冰敷是可以稍微只痛,但效果有限。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不分類
迴響(1) :
1樓. 丫塗鴨吹陶笛
2009/08/31 09:23
頸部的淋巴結腫大
大概是九年前,一次返鄉開車回彰化的途中,意識到頸部淋巴結竟腫了幾個,
後來經醫院X光、切片等檢查,確定為第二期淋巴癌,主要病灶在縱隔腔,
後經化療跟放射線治療,目前還活著。感恩!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