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心流是什麼:心理學家發現想快樂提升幸福感'專注時間.訂定目標.工作挑戰.設定關卡.即時獎勵'這個狀態是關鍵©經理人
2023/09/13 12:18
瀏覽28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feature picture

心流是什麼?上癮:心理學家發現想快樂提升幸福感專注時間.訂定目標.工作挑戰.設定關卡.即時獎勵這個狀態是關鍵©經理人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9866245

資料來源:Mihaly Csikszentmihalyi 製圖:陳怡君 心流是什麼?心理學家發現:想快樂、提升幸福感,這個狀態是關鍵 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8455?utm_source=copyshare

人的能量有限,通常,我們工作會隨著時間拉長,愈來愈累;但有沒有工作會讓人「打完收工」後反而神清氣爽?

有的!這次就來談談愈做愈「不累」背後的祕密。

我們理解「能量(意志力)是一個有限的系統」,但在這裡,我要來「打破它」,聊一聊心理學上有點違反常理,令人不解的現象──心流。

首先,我要介紹一位來自匈牙利的心理學者,他被視為近代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者之一,我相信,他應該也是擁有最難拼音的心理學者,他的名字是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以下,我稱他為米哈里教授。

心理學家發現,有種人精神能量源源不絕 米哈里教授在 1970 年代時發現:多數人工作一天之後筋疲力盡,但是,有些人會工作一整天之後,竟然還精神抖擻。

你應該會疑惑:這些人不是在工作嗎?應該會消耗能量才對啊?

精神能量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於是他開始研究特別有「創造力」的人,例如頂尖運動員、音樂家、學者⋯⋯

每個人都會提到自己有時候會有那些精神抖擻的狀態,

當時,米哈里教授訪問了一位著名的鋼琴作曲家,作曲家描述了他在創作時候的心情:

我會進入到狂喜的狀態,在那個時候,我感覺不到自己,我好像根本就不存在 ,

我的手好像跟我的意志無關,我坐在那裡,帶著崇敬和平靜的心情,音樂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從我手中流瀉而出。It “flows” from my hand.

心流狀態:效率、創造力高,忘記時間、飢餓

1975 年,米哈里教授首次發表了他對於這個神祕現象的研究,並給它一個很傳神的名字 「心流」( flow ) 。

➜ 謀定後動,是領導者該有的思考習慣!【孫子兵法破決策難關】掌握決策三步驟,將難題迎刃而解!

什麼是心流?它是特殊的精神狀態,當你在極度專注時,完全沈浸其中,效率和創造力提高,讓你忘記時間、忘記飢餓、甚至忘記所有不相干的身體訊號。

一旦你從這個狀態出來,你可能會覺得口渴、肚子餓,但精神依舊很好,心情也很愉快;

換句話說,雖然肉體消耗了能量,心靈反而補充了能量, 不只是在創作、運動領域,甚至在職場上,「心流」也有可能發生。

研究發現,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重複且規律地進入「心流」狀態,也能夠提升你整體的幸福感(well-being)、生活品質,令你更快樂,生活更積極;

如今,心流是「積極心理學」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要如何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目前研究歸納出以下五個條件:

(1)你要熱愛你所做的事。

(2)你要具備一定的技能,對你做的事有主控的能力。

(3)要有挑戰性,但不會太有挑戰,難度大概微微超過你當下的能力( 10% )。

(4)要有階段性的回饋和獎勵。

(5)要有明確的目標,並且知道大致的步驟。

這五個條件都具備的時候,你所做的事情,將更容易讓你進入心流狀態;有一個產業,完全理解這個道理,也運用這個道理來設計產品,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曾經使用過這產品,你知道是什麼嗎?

答案是電玩遊戲。 如果你曾經迷過電玩,你也許擁有廢寢忘食、完全投入的體驗吧!為什麼打電動會有這樣的魅力呢?

我們來一一檢視:

首先,電玩很有趣,感官設計很刺激,故事性強,你會玩它,因為你喜歡;

二、電玩的設計上,讓你很有主控感,得以快速上手操作;

三、電玩會設定難度,還會不斷調升難度,讓你覺得有挑戰性;

四、過了特定關卡之後,你會得到獎勵;

五、你會有明確的階段性目標,像是打魔王、蒐集寶物、過關等。

發現了嗎?這跟「心流」的條件完全吻合,難怪打電動那麼引人入勝,還會上癮;

如果電動遊戲能夠按照心流的原理設計,讓你獲得心流的好感,給你更多動力,甚至主動想要玩它,我們是否能按照心流的原理,設計自己的工作呢?

好好思考一下,讓工作變得像小遊戲,「玩」翻你的工作,給自己設計一些樂趣,一邊工作,一邊進入心流狀態。

進入心流狀態,愈做愈不累,此時仍要依隨番茄鐘準則,定期休息?

還是隨著心流做多久是多久? 我想了一下,還真是個好問題。

我認為,這要看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如果你在創作過程中進入心流,你當然可以隨著能量繼續創作,但從一個長遠的角度來說,「大腦」這部機器仍需要固定休息。

以我個人的經驗,當身體習慣了某一種間歇模式,大腦反而更容易在該專心的時候進入心流,時間到了,大腦也會習慣性地自動「換檔」,讓你休息片刻。

所以,對於一般工作來說,我還是覺得「固定的休息」(番茄鐘)很重要,而在專注的時間內,我們則要設法讓自己達到FLOW。

透過 5 個練習,把工作變得像遊戲一樣好玩 英國程式設計師尼克‧佩林(Nick Pelling)在 2002 年發明了「遊戲化」(gamification)一詞,「遊戲化」的意思是:

在非遊戲的場合,譬如工作,使用遊戲的元素,遊戲化的目標並非找樂子,而是將遊戲中吸引人著迷的元素, 應用在非遊戲的場合中,激勵人們達到一定的目標,並感到有趣。

我也常常在工作中「找樂子」,譬如處理電子郵件,我會坐在書房裡的電腦前,設定好目標,面對每天上百封 email,並非每一封都要回覆,一見到滿滿的 inbox,我會把 VIP 的電子郵件放入資料夾內, 每十封 email 為一個單位,給自己半小時回覆,「按馬錶」是非常必要的儀式,不按就很容易分心,半小時 KO 這些電子郵件後,看到空空的信箱,我就覺得神清氣爽,然後,我會好好獎賞自己,譬如放空分神一下,或跟小孩玩,不准讓自己看螢幕。

於是,明明是例行瑣碎的工作,一旦成了遊戲,也能有「心流」的感覺,請留意,在你的生活裡,什麼時候會進入心流的狀態?

如何能夠將心流狀態複製到生活其他的地方?

請透過以下導引練習。

1.專注時間 關掉手機與電腦的訊息提醒。切斷干擾源,給自己一段不被打擾的時間和空間。

2.訂定目標 為工作訂定明確的目標,參考之前練習,試問自己:「如何知道我完成了?」

3.工作挑戰 讓工作有所挑戰,而這挑戰需要高出你的能力約 10%。這樣的難度下,你需要專注努力,又非完全達不到。

4.設定關卡 把給自己的挑戰、執行計畫和目標,明確定義出來。 告訴自己有幾件事情要完成?關卡、里程碑在哪裡? 愈清楚愈好,這是一天的任務,每天都做更新。

5.即時獎勵 給自己設計即時的回饋獎勵。例如:完成了小階段,可以向同事或主管要回饋,或是自己好好犒賞自己一番。

(本文整理、摘錄自《大腦衝浪:你只需要一點心理學,衝破人生僵局》,三采出版) 繼續閱讀 工作效率 相關文章 刻意練習、深度工作的心理學:如何達到「心流」、創造大腦的巔峰時刻? 心理學家觀察「頂尖運動員」的發現:最優秀的人,把休息看得跟鍛鍊一樣重要 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8455?utm_source=copyshare ©經理人 ©經理人《不可能的藝術如何用『心流』幫你成功 》心流的定義(自己能力和面臨挑戰的平衡點)能力大於挑戰則感到無聊,能力小於挑戰則感到焦慮: 用心流完成大目標 **驅動力**讓你啟動心流旅程1 面臨掙扎2 培養“**迎難而上**”的習慣去克服掙扎:在運動中可以培養,比如面臨上坡跑步加速,分解任務**,讓每個小塊的難度都是處於自己能力和挑戰的平衡點.連點成線, 持續**學習**能讓你繼續旅程,你用**創造力**去引導你的旅程方向高效學習的關鍵在於**閱讀**,書本是凝練的知識.廣泛閱讀其他專業的書籍,道理往往能**觸類旁通**,從而激發創意. **限制**也是創造力的來源,學習的路途會遇到很多新的名詞,好奇心和完美主義會讓我鑽進這些兔子洞裡求知,而回不來了,這樣會導致偏離自己的目標。這裡限制自己的好奇心,能讓你不迷失在知識的汪洋裡,返回探索的正軌。讀書分享 https://youtu.be/d_eSeA2qPVc?si=mwGyf3oNZLvQ1LG9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我的神與身心靈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