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中醫師夏天保養:按壓手部的穴道如:內關穴,勞宮穴,少府穴,和神門穴;可護心紓壓'養心',防氣虛;多補充水分,酸味食物,飲用'蓮子薏仁湯,薏仁綠豆'...
2023/06/30 02:50
瀏覽63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手的穴道圖示:圖左1內關穴;左2神門穴;右上勞宮穴右下少府穴,...(記者李容萍攝)
中醫師夏天保養:首要是養心,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49089 按壓手部的穴道如:內關穴,勞宮穴,少府穴,和神門穴;可護心紓壓養心,防氣虛;多補充水分,酸味食物,飲用蓮子薏仁湯,薏仁綠豆...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9513331

手必看!青皮、二紅皮、大紅皮怎麼選?為什麼懂行的都選二紅皮?建議收藏!隨著收穫季節的逐漸火熱,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人到新會購買今年的新皮,以及特定年份/產區的陳皮。在購買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不同的陳皮分類介紹牌,上面寫著青皮、二紅或大紅。

新會陳皮也分這麼多顏色嗎?怎樣選擇呢?先要知道,新會陳皮根據不同成熟期採摘的原料,可分為青皮、二紅皮、大紅皮三種。

1.青皮(農曆立秋至寒露)

外觀和氣味特徵。

採用表皮未著色、墨綠色、生理不成熟的新會茶枝柑製成。青皮外觀顏色為青褐色至青黑色,有無數微凹的油室點,無皺縮。內表緊密光潔,雪白,淡黃白至棕紅。皮薄,味辛苦,氣芳香。

(青皮)功效和適用人群。

青皮揮髮油含量高,藥用價值大,有疏肝解鬱,但在日常使用中有一定的禁忌:氣虛者、兒童慎用,孕婦忌用。本草經疏建議:凡要食用(青皮),必與人參、白朮、芍藥等補脾藥同用,必不可單行。

2.二紅皮(農曆寒露至小雪)

外觀和氣味特徵。

採摘不完全成熟的新會茶枝柑。二紅皮外觀顏色為棕黃色至棕黃褐,有無數大而凹的油室,皺縮明顯。內表雪白,淡黃白至棕紅色,海綿浮松不明顯。質地較硬,皮略厚,味辛帶苦略甜。

(二紅皮)功效和適用人群。

二紅皮主入脾,治脾胃虛寒,痰濕咳嗽,嘔吐呃逆。陳釀三年內,兼具濃鬱揮髮油香味和適口甜度,適合日常飲食的去腥增鮮。二紅皮陳化三年以上,功效逐漸向大紅皮靠攏。而且陳化時間越長,性質越溫和。

3.大紅皮(農曆小雪至小寒)

外觀和氣味特徵。

採摘基本成熟的新會茶枝柑製成。大紅皮外觀顏色為棕紅色至紅褐紅,有無數大而凹的油室,皺縮非常明顯。內表為白色,淡黃白至棕紅色,海綿呈浮松狀。柔軟,皮厚,香甜。

(大紅皮)功效和適用人群。

新會陳皮,尤其是大紅皮,含有24種芳香揮髮油,總糖含量高達4%,所以甜味也相當豐富,加上獨特的芸香科微辣,既有藥用價值,又有外國陳皮所沒有的適口性和調味性。

不同顏色的新會陳皮有不同的功效。

從習慣上講,我們把青皮、二紅皮、大紅皮統稱為陳皮,但兩種不同的藥材:青皮陳化後,中藥分為青皮;二紅皮,大紅皮,陳化三年後,中藥分為陳皮,主要功效不同。

青皮:歸肝、膽、胃經,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陳皮:歸肺,脾經,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中醫學認為,紅皮治高,青皮治低;留白則理脾健胃,去白則消痰止咳。雖然都是理氣中藥,但陳皮性質溫和,偏入脾肺氣分,燥濕化痰。青皮藥性強,偏入肝膽經,行氣作用強,能疏泄肝膽,破氣消積。

家庭倉儲選擇哪種陳皮?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家裡收集和儲存陳皮。除了篩選陳皮的質量,家庭的儲存條件對新會陳皮的後天質量也非常重要。由於缺乏專業的溫度控制和濕度控制設備,也是多種多樣的。

為了使日常保管更加省心,可以選擇含糖量較低的青皮和二紅皮適當地儲存可以有效避免蟲蛀和燒皮,長期儲存和日常儲存更省力。

日常飲食選擇哪種陳皮?

二紅皮和大紅皮陳化後,中藥分為陳皮。所以可以看出,就主要功效而言,兩者基本一致,適合日常烹飪和煲湯。

就口感而言,大紅皮成熟度更高,入口更甜更醇厚,適用範圍更廣可以搭配珍貴的藥材,也是飲食泡茶的絕佳搭配。因此,如果特別注重口味,可以選擇大紅皮。

如果條件允許,青皮、二紅、大紅都要備點。青皮不常用,但是很有用,特別是經常熬夜或者肝氣鬱結的時候,青皮很有用;二紅皮用途廣泛,相對耐儲存,適合日常烹飪和煲湯。大紅皮的味道最甜最醇厚,適合時不時地犒勞自己。

如果儲物空間有限,建議選擇二紅皮,生長階段在青紅之間。二紅皮具有濃鬱的揮髮油香味和適口甜度;隨著陳化年份的增加,功效逐漸接近大紅皮,可以煮泡飲用,也可以搭配不同季節的食材,起到很好的養生作用。編輯於2021-09-14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炎炎夏日是流行疾病好發的季節,天氣逐漸轉熱,溫度節節升高,許多人會問中醫師夏天要如何保養?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49089
首要是養心,平時按壓手部的穴道如:內關穴,勞宮穴,少府穴,神門穴;可保養護心紓壓養心,避免氣虛;時時補充水分,酸味食物,飲用蓮子薏仁湯,薏仁綠豆,..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9513331
其實在夏天,中醫觀點上"首要是養心",多數人往往只要離開冷氣房走動一下就滿身大汗,但流太多汗,小心可能引起氣虛!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9513331
  桃園市仁心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林致昌表示,根據《黃帝內經》內容:
"夏三月,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9513331
簡單的說,就是日落後天涼(約晚上10點)就寢和日出前早起,以及保持心平氣和,在中醫理論中,心屬火而且夏季也屬火!
因此,在天氣炎熱,容易心情浮動,需適時抒發壓力,讓心得以舒張,要避免因為情緒波動過度,使得體內內火過張,影響身心健康。
林致昌提到,"心",除了情緒因素,還有和汗液有關;夏天汗流過多,不僅容易傷津液也會耗損心陽氣,所以容易出現心悸,疲倦,乏力,失眠,口渴等症狀。
所以,建議在夏天平時要適時補充水分,在成年人每日建議飲水量1600至2000毫升。
由於夏天天氣炎熱,在戶外活動容易喪失過多水分,建議不要過多飲用冰涼飲品,而造成腸胃不適,哮喘,和中陰暑
中醫建議,夏天可以食用烏梅,山楂,檸檬,鳳梨,芒果酸味食物,像是檸檬,鳳梨,芒果等新鮮水果,
烏梅和山楂可以吃果乾或泡成茶飲,像是大眾常喝的烏梅汁山楂茶飲,可防止因為汗流過多傷津,且生津止渴作用;
或是中午時分吃點寒涼的西瓜(但不宜過多),飲用蓮子薏仁湯,薏仁綠豆等,都是降暑的好選擇!
另外,如果汗流太多,心臟不舒服,或是平時按壓手部的穴道如:內關穴,勞宮穴,少府穴,神門穴;可保養護心紓壓;
穴道一次按摩3至5分鐘,左,右手穴道沒有差別,可以兩邊都按摩
  • 健康網》夏天養心超重要 中醫:5穴位助保養

  • 健康網》空氣潮濕鼻過敏好困擾 中醫授宣通鼻竅香囊減輕症狀

  • 健康網》孕期受便秘所苦全因陰血虛 中醫:養陰補血中藥助改善

  • 健康網》頭痛麥擱來亂! 中醫教你看部位分證型、治療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我的神與身心靈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