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炳宏/專訪
「雖然年齡大了,體力越來越無法負擔,但想做的事還好多。」
今年九十歲的曹慶,卅年前只是一個台糖退休的基層員工,花光百萬退休金,陸續創立了創世、華山、人安三大社福基金會,每年服務超過六千位植物人及上萬遊民、貧困老人,幫助上萬家庭渡過難關。他至今仍每天工作十七個小時,還想成立中途之家,收容未婚媽媽與懷孕遭受家暴的婦女。
從小目睹戰爭 發願助人
有一口濃重中國家鄉口音的曹慶,以學生身分流亡到台灣,因從小就目睹戰爭的殺戮,讓他對生命特別有感情,種下從事慈善志業的善念。他剛從台糖退休時,發現無論是盲人、心智障礙者,都有政府與社會介入幫忙,但沒人關心植物人,因此決定自己跳下來,找地方安置植物人。
從沒人、沒錢、沒有照顧植物人技術的「三零」開始,曹慶瞞著太太和女兒,走遍全省各地,用大背包背著餅乾勸募及推廣照顧植物人理念。但是,「沒想到踏出第一步就出現瓶頸,許多人以為我是騙子。」
徒步環島4年 找到700善心人士
他花了四年徒步環島,雖然花光一百多萬退休金,但也累積了七百多個善心人士名單,終於集資成立全國唯一一 家專門照顧植物人的社福機構︱創世基金會。
剛開始,曹慶的安養院只有五名植物人,經費來源就是寫信給環台遇到的善心人請求捐款;但萬一沒人捐款怎麼辦?曹慶說,他當時甚至已找好麵包店,萬一沒錢斷糧,就要去討下架的麵包來餵植物人。後來,這些麵包還真的派上用場,但卻不是給植物人,而是給街友。
除了創世扶助植物人,曹慶陸續成立華山基金會扶助貧困老人、人安基金會則是幫助街友。篤信上帝的曹慶說:「我沒有多少能耐,但上帝要我做多少,我就做多少。」
就在不斷努力下,創世從當初七百位捐款人,現已成長到九十萬人次,不固定、不催繳的小額捐款,反而成為較穩定的財源收入,顯示的是社會信賴與支持。
但曹慶也感慨說,台灣民眾的觀念還是很排斥植物人,過去想租房子做安養院,屢遭驅趕,才決定募款自建安養院。自建的另一個好處是,可針對植物人需求建造,例如台東安養院就特別設計透明採光引進陽光,可提高植物人的骨質密度。
想走出台灣 幫助他國窮苦民眾
曹慶還有更多計畫。比如說,他認為台灣靠貿易賺全世界的錢,也應幫助其他國家窮苦民眾。基金會若有更多資源與人力,要走出台灣,從緬甸、柬埔寨等地開始,幫助更多人。
曹慶秀出自己一開始的理念,其中三零主義就是創世基金會從基金會沒人、沒錢、沒照顧植物人的技術開始。(記者陳炳宏攝)
回應於 2019年12月30日|引用自 catcatcatcat 查核回應
不確定曹慶是否有說過「當個窮和尚」之語,但專門照顧植物人的社福機構-「財團法人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確實存在,本訊息多數的內容與創世基金會網頁上的故事相符。創辦人曹慶先生,原本只是個台糖退休的小職員,卻憑著一股毅力與愛心,在沒有政府和企業人士資助下,跑遍全台各地大小鄉鎮,以勸募的方式成立基金會。
資料佐證
https://www.genesis.org.tw/contents/text?id=23
財團法人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創會故事
📋 節錄自 Cofacts 真的假的:https://cofacts.tw/article/2wxve2rrbxii5
ℹ️ 此資訊取自「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採 CC BY-SA 4.0 授權提供。若欲補充資訊請訪問 Cofacts LINE bot https://line.me/R/ti/p/%40cofacts
- 如嬰孩:現中老年後儘量放任思維在腦海翱翔,多讀心靈開悟的知識,深知唯心靜,自省,內求及行動,只要真空無,若木雞!希望擴張身心靈境界,及提高生命維度!
- 盤古死了?黃帝最早的記載,晚孔子幾百年;中國歷史是無奈而美好的遙遠幻想,(黃帝堯舜夏商周)中國歷史是服務政治創造的傳說?
- 凡開心的人,都已經開悟了!把心修好了,又何需持戒呢??人一生最高級的活法,是學會取悅自己,學到如何才能“真正取悅自己”!
- 何必繞遠路?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走了四十年的路開車9個多小時就到若不眠不休的步行google才6天!出埃及記十三17~18
- 台灣能幫忙!為協助飽受戰火的烏克蘭人民,台灣公民各界募集政府機關淘汰的救護車,消防車及復康巴士並加以整修妥後,捐烏克蘭;首批48台車輛已於9月上旬運抵波蘭!
- 足太陰脾經:血海穴治療皮膚搔癢的'潤膚穴'足太陰脾經主要治療胃脘痛,食則嘔,打嗝,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厥冷等病症!
- 1樓. 許登昭2023/05/30 12:33“蜀之僻,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財團法人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創會故事! https://www.genesis.org.tw/contents/text?id=23 曹慶專門照顧植物人的社福機構安養院開張的前兩天,空蕩的房子裡什麼也沒有,幫他管錢的一位女孩拿著存摺:你一百多萬元的退休金只剩下一萬! https://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792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