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摩4穴道,顧胃養胃治胃病
可以按壓或熱敷這些穴道,就達到緩解胃部不適症狀、顧胃癢胃的效果喔!按摩的方法,可以使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等好施力的手指,用指腹壓3-5秒,休息2-3秒,再壓3-5秒,重複3-5次。
1. 內關穴
位置:手腕橫紋中點往上3橫指寬,在兩筋之間。
2. 陷谷穴
位置:位於足背,第2、3蹠骨結合前方凹陷處。
3. 中脘穴
位置:肚臍上方約4橫指寬處。
4. 足三里穴
位置:於外膝眼下約4橫指距離。
春天養生重點是平衡人體氣血:每週一次拍腹排毒;每天揉腹至少36圈;每天兩次敲天樞經;常捏揉手指頭!預防腎結石的6個生活細節;減少腹部脹氣...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8696700 為何這是導致腦梗塞心肌梗塞的重要原因呢? 因經兩三次排尿後,血液中的水份已大量減少,加上冬天人體透過呼吸散失水分速度快,血液開始變黏稠, 睡覺時, 人體基礎代謝低,心率相對變慢, 於是黏稠的血液加上緩慢的血流速度,血管狹窄處就容易堵塞了...最嚴重的情況就是睡著死亡!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8699308
按摩6個穴道,保健消化道
1. 曲池穴:促進大腸機能
位置:手肘彎曲外側的橫紋尾端。
2. 水分穴:改善腹鳴腹脹
位置:在肚臍以上約1指寬處。
3. 足三里穴:恢復消化機能
位置:於外膝眼下約4橫指距離。
4. 下髎穴:改善消化機能
位置:位於骶部,第4骶後孔處。
5. 手三里穴:有助健胃整腸
位置:手肘彎曲,外側的橫紋尾端處 ( 曲池穴 ) ,往下三橫指寬處。
6. 地機穴:改善胃酸過多
位置:位於小腿內側,在膝蓋後方橫紋往下五橫指寬,靠近腳內側脛骨後的位置。
按摩穴道方法
可用按壓、指揉、點按的方式來進行穴道按摩。在穴位按摩 3 – 5 分鐘後,換另一邊的穴位。按摩到有痠脹感即可,若無產生不適則不限次數!
按壓:用拇指在穴位上,慢慢向下按壓。
指揉: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小幅度旋轉畫圈揉動。
點按:用手指,來點按穴位。◎延伸閱讀胃部疾病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毛病之一,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不良,經常會導致腸胃消化不良,產生腹脹、腹痛等症狀。雖然吃藥可以舒緩這些不適,但想要徹底改善「胃」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從生活習慣去改善。除此之外,按摩穴道也是個顧胃養生的好方法喔!經常按摩以下這些穴道,就能有效舒緩胃不適、促進消化。
可以按壓或熱敷這些穴道,就達到緩解胃部不適症狀、顧胃癢胃的效果喔!按摩的方法,可以使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等好施力的手指,用指腹壓3-5秒,休息2-3秒,再壓3-5秒,重複3-5次。
1. 內關穴
位置:手腕橫紋中點往上3橫指寬,在兩筋之間。
2. 陷谷穴
位置:位於足背,第2、3蹠骨結合前方凹陷處。
3. 中脘穴
位置:肚臍上方約4橫指寬處。
4. 足三里穴
位置:於外膝眼下約4橫指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