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葉;苦瓜:蘋果:洋蔥:山藥:糙米:漿果:菊糖水溶性膳食纖維,幫助吸附腸內殘餘糖分,降低血糖值。
2020/09/23 21:31
瀏覽737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與病共處近30年,糖尿病醫師:50%糖尿病併發脂肪肝【早安健康/林嘉鴻(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體溫不能太低,日本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數病因都不是缺少胰島素,而是體溫太低,導致粒線體的功能下降。粒線體也必須利用糖解作用製造的丙酮酸來獲得能量,若體溫太低,粒線體無法運作,葡萄糖耐受性也就跟著變差。但脂肪肝獲得控制、肝功能好轉,血糖也能得到控制改善了。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0893543
只要人瘦,就不會得糖尿病?
有些人看起來瘦瘦的,BMI可能正常甚至偏瘦,但也罹患糖尿病,原因有以下兩種:
◎內臟脂肪偏多
有些人是「瘦胖子」,雖然體重、BMI都在正常值以內,但其實內臟脂肪偏多。而內臟脂肪多代表胰島素抗性也高,容易得到糖尿病,這是一種遺傳而來的體質造成。內臟脂肪多寡可以腰圍來簡單判斷,男性不能超過九十公分,女性不能超過八十公分,所以「中廣身材」絕對是要注意的健康警訊。
◎內臟脂肪偏多
有些人是「瘦胖子」,雖然體重、BMI都在正常值以內,但其實內臟脂肪偏多。而內臟脂肪多代表胰島素抗性也高,容易得到糖尿病,這是一種遺傳而來的體質造成。內臟脂肪多寡可以腰圍來簡單判斷,男性不能超過九十公分,女性不能超過八十公分,所以「中廣身材」絕對是要注意的健康警訊。
◎亞洲人缺乏作用酶
台灣曾有過一份報告,發現亞洲人容易缺乏抑制發炎反應相關的「作用酶」,會使體內淋巴球發炎加劇,誘發第2型糖尿病,這也解釋了為何亞洲地區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的肥胖者僅占有二到三成,好些體重輕、腰圍未超標的瘦子竟也罹患糖尿病!不過,為什麼會缺乏作用酶的原因還有待深究,目前推測可能跟環境毒素、飲食習慣及荷爾蒙分泌有關。
台灣曾有過一份報告,發現亞洲人容易缺乏抑制發炎反應相關的「作用酶」,會使體內淋巴球發炎加劇,誘發第2型糖尿病,這也解釋了為何亞洲地區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的肥胖者僅占有二到三成,好些體重輕、腰圍未超標的瘦子竟也罹患糖尿病!不過,為什麼會缺乏作用酶的原因還有待深究,目前推測可能跟環境毒素、飲食習慣及荷爾蒙分泌有關。
脂肪肝也和糖尿病有關?
脂肪肝的病灶在肝臟,而糖尿病的病灶在胰臟的β細胞,一般人覺得這是兩種器官,因此不覺得兩者會有什麼關聯性。
但其實脂肪肝跟糖尿病一樣,都屬代謝症候群。在台灣,有脂肪肝問題的上班族高達四成以上。過去大家都以為這種疾病比較會發生在酗酒者的身上,的確,酒是穿腸毒藥,對肝的傷害尤其大,但現在也有不少人是屬於「非酒精型脂肪肝」,也就是致病的因子不是酒精,而是高油、高醣飲食習慣引發的不正常脂肪堆積。
附著在肝臟上的不正常脂肪會導致發炎反應,引發胰島素抗性,這又使脂肪更容易堆積,當這些病態脂肪愈堆愈厚,就會使肝臟發炎。脂肪肝的患者有兩成五的機率會變成「脂肪肝炎」,若未好好治療,將成為一種不可逆的疾病。
脂肪肝引發糖尿病的另一個機轉,是它會使肝功能產生異常,影響醣的代謝,無法變成肝醣儲存,血糖就會持續在高檔,這時身體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來降血糖,於是就產生了胰島素抗性。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肝臟不好導致糖尿病的患者又稱為「續發性糖尿病」,與原發性的糖尿病不同,這類病人的空腹血糖可能是正常或偏低,甚至出現空腹低血糖。進食之後,由於肝功能不佳,飯後血糖會顯著升高。但如果患者的脂肪肝獲得控制、肝功能好轉,血糖也就能得到控制。
從另一方面來說,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得到脂肪肝,根據研究,有五成的糖尿病患者會併發脂肪肝!這當然也跟糖尿病患者的代謝能力有關,兩者互為因果,所以對代謝症候群一定要保持警覺。
本文摘自《我的人生不被糖尿病控制》/林嘉鴻(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三采
2018-07-16 地瓜葉;苦瓜:蘋果:洋蔥:山藥:糙米:漿果:菊糖是難消化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從菊芋、菊苣、大蒜,牛蒡、韭菜、洋蔥、小麥等食物中攝取,可成為刺激腸內分泌細胞的短鏈脂肪酸,產出各式各樣的成分。包含能促使胰島素分泌的GLP-1,能提高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降低血糖值。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0893543【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衛生福利部資訊指出,台灣人罹患糖尿病人口已破百萬,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四名,常好發於中老年人口,病情控制不佳還會導致視網膜、腎臟病變,恐造成失明、洗腎,有著許多嚇人的併發症。尤其近年來人口漸趨高齡化,糖尿病是現代社會越來越普遍的疾病,而糖尿病議題,在日本也越發受到重視。日本暢銷健康雜誌就以對於糖尿病十分有效而廣受注目的「菊糖」,製作了健康特輯,菊糖是難消化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從菊芋、菊苣、大蒜,牛蒡、韭菜、洋蔥、小麥等食物中攝取。
工作忙碌時常吃外食、飲食習慣歐美化,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改變,使得糖尿病人口逐年攀升,因此不論台日皆重視糖尿病的控制。其中日本雜誌所介紹的「菊糖」,是一種難消化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特徵是被人體攝取後,能不被消化的抵達腸胃,與腸內酵素產生反應後轉化成膠狀,吸附腸內殘餘的垃圾一同排出體外。菊粉的這項特性,能排出會造成糖尿病的腸內殘存糖分。此外,菊糖還可成為刺激腸內分泌細胞的短鏈脂肪酸,產出各式各樣的成分。包含能促使胰島素分泌的GLP-1,能提高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降低血糖值。
菊糖是難消化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從菊芋、菊苣、大蒜,牛蒡、韭菜、洋蔥、小麥等食物中攝取,市場或是小農市集偶爾可以看見蹤影的菊芋(洋薑)菊粉含量高,經實驗證實,飲用菊糖製成的茶,可降血壓,改善夜間頻尿以及便祕,並有許多改善了糖尿病的案例。
除了菊芋之外,菊苣、大蒜的菊糖含量也很高,其他常見食物中,牛蒡、韭菜、洋蔥、小麥等等也含有菊糖。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菊糖難消化、幫助吸附腸內殘餘糖分
工作忙碌時常吃外食、飲食習慣歐美化,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改變,使得糖尿病人口逐年攀升,因此不論台日皆重視糖尿病的控制。其中日本雜誌所介紹的「菊糖」,是一種難消化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特徵是被人體攝取後,能不被消化的抵達腸胃,與腸內酵素產生反應後轉化成膠狀,吸附腸內殘餘的垃圾一同排出體外。菊粉的這項特性,能排出會造成糖尿病的腸內殘存糖分。此外,菊糖還可成為刺激腸內分泌細胞的短鏈脂肪酸,產出各式各樣的成分。包含能促使胰島素分泌的GLP-1,能提高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降低血糖值。
菊糖是難消化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從菊芋、菊苣、大蒜,牛蒡、韭菜、洋蔥、小麥等食物中攝取,市場或是小農市集偶爾可以看見蹤影的菊芋(洋薑)菊粉含量高,經實驗證實,飲用菊糖製成的茶,可降血壓,改善夜間頻尿以及便祕,並有許多改善了糖尿病的案例。
除了菊芋之外,菊苣、大蒜的菊糖含量也很高,其他常見食物中,牛蒡、韭菜、洋蔥、小麥等等也含有菊糖。

七個能幫忙控制血糖的食物,輕鬆預防糖尿病
- 漿果:種類很多,但營養價值相似,無論是覆盆子、藍莓、草莓和蔓越莓都含有豐富抗氧化劑、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可以直接吃,也可加入原味優酪乳當點心吃。
- 糙米:富含纖維質,在飯後有飽足感,又不會大幅提升血糖的含量。糙米本身含鉻等多種礦物質,能促進脂質和糖的代謝,如果體內缺乏鉻,會使胰島素的功能降低,容易引起糖尿病和高血脂症。因此糖尿病患者更應該預防鉻的流失,建議可多吃,如海藻類、糙米。每周吃兩份以上的糙米,可以有效降低罹患糖尿病!
- 山藥:含有楊梅素,是幫助身體調節血糖的植化素,山藥含有胰島素分泌不可少的鎂和鋅等成分,以及維生素B1、B2,可促進血液中葡萄糖的代謝,其中黏滑成分由黏蛋白形成。它會包覆腸道內的食物,使糖分緩慢吸收,抑制飯後血糖急升,同時避免胰島素分泌過剩。不過要注意山藥是澱粉類,吃多了就不要再吃飯了!
- 洋蔥:含有有機硫化合物稱烯丙基二硫醚,使體內胰島素增加,幫助血糖利用,洋蔥和糙米一樣含鉻,使胰島素發揮作用。另外,硫化合物也能防止血液中的血小板凝固,使血液流動通暢,還有消除自由基的功效,但不宜過量,每天吃50克(四分之一個)即可。
- 蘋果:和山藥一樣富含楊梅素、綠原酸、阿魏酸等,都是調整血糖的植化素,蘋果的果膠能夠延後飯後血糖的上升,因此高血糖的人或糖尿病患,可以在飯後吃一些蘋果,延緩飯後血糖波動。
- 苦瓜:含有苦瓜苷能刺激分泌胰島素,苦瓜有一種特殊多胜肽類,構造類似胰島素,有降低血糖的功能,苦瓜中的粗纖維、果膠不僅可以解決便祕,刺激腸道蠕動,還能幫助控制血糖。
- 地瓜葉:抗三高聖品!富含楊梅素,可讓血管中多餘血糖跑到細胞中用掉,而不會滯留血管,是抗血糖好菜!而且熱量低,具飽足感,可減少熱量攝取和降低膽固醇,有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它還含有豐富類黃酮素,每天吃300克,就能滿足一人一天維生素A、C、E及鐵的需求。
- 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abetes/overview/symptoms-causes
- http://www.diabetes.org/diabetes-basics/symptoms/
- 《57健康同學會》/作者:潘懷宗、隋安德、張雅芳、東森財經新聞台/出版社:凱特文化
-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粒線體也必須利用糖解作用製造的丙酮酸來獲得能量,所以如果體溫太低,粒線體無法運作,葡萄糖耐受性也就跟著變差。因此,糖尿病的概念改變了。
脫離低體溫才是治好糖尿病的最終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