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直以來,面對柯恩兄弟導演的作品,不管喜歡與否,總覺得頗難下筆書寫感想。
《真實的勇氣》亦是如此。
儘管我認為《真實的勇氣》是柯恩兄弟作品中,最抒情、溫暖、也最平易近人的一部。
《真實的勇氣》改編自Charles Portis的小說,1969年曾被拍成電影(John Wayne主演),抱歉,我沒看過原著或John Wayne演出的版本,故無法比較。(日後有機會再去找小說來讀讀!)
1870年代,南北戰爭剛結束的狂野西部,14歲的女孩麥蒂.羅斯(Mattie Ross)決定深入這片蠻荒之地,為被冷血殺害的父親報仇。
她不是真的不怕,但既然法律幫不了爸爸,那就由她用以牙還牙的態度,來為父親討回公道。她頑強而執著的信念促使她聘請性格剛烈的聯邦執法官考伯恩(Cogburn),並與前來要求合作的德州騎警勒博夫(LaBoeuf),三人同行前往亡命之徒流竄的印第安特區,尋覓殺父仇人。
這個怪異的組合,卻開啟了一趟令所有人都難忘的特別旅程。兩個飽經風霜的世故大男人從女孩身上重新體會到不懼與不畏,喚醒內心深處早已遺忘的真實勇氣。
而麥蒂也在這場經歷中,意外獲得撫慰喪父之痛的機會,形塑出截然不同的人生體悟。
(以上簡介取自小說的劇情介紹)
二,(有提到關鍵劇情)
觀賞《真實的勇氣》過程,我不禁聯想起今年同獲奧斯卡提名的《冰封之心》(前譯《凍死骨》)。
兩部作品的主角都是年輕女孩、父親的逝去都對她們和家庭造成影響、皆一肩挑起重擔,試圖在父系社會裡求的一席之地。
《冰封之心》裡,女孩Ree四處探訪失蹤父親下落,是為了拯救她那脆弱的家園、失怙的弟妹、不成器的母親;《真實的勇氣》的麥蒂,則為幫枉死的父親爭口氣,才鋌而走險。
兩者訴求不同,一個求生存;一個求的是正義;但她們面對成人世界的龐大組織與勾結,毫無畏懼,不讓鬚眉的胸襟,卻是相近。
年輕女孩跨入男性社會,多的是嘲弄、多的是勸離;若今日換成男性角色替家人生計打算、或幫父親報仇,面對的群體壓力與嘲諷,是否會少的多?
《冰封之心》結尾,Ree終於尋得父親屍體,為挽救家庭,她哭泣地砍下父親的手掌做為證據,這一刀劃下,猶如跟過往切割,象徵新生命/生活的展開。
《真實的勇氣》的結尾,麥蒂遭毒蛇咬傷,由於送醫過遲,只能截肢。
斷臂求生,成了追求公理、正義過程,必然要付出的代價;斷臂行為,同樣有著跟過往道別的意義,不完整的身軀,卻有完整的靈魂。(成長的痛啊!)
不管是《真實的勇氣》或《冰封之心》,兩位女孩子皆非單靠自身力量完成她們的成長禮,依然有著男性力量的介入。
男性角色在兩部影片中,都有點負面,例如《真實的勇氣》的聯邦執法官考伯恩,其實是個性格粗暴、嗜酒、妻離子散的老粗;《冰封之心》裡的叔叔,則膽小怕事又嗑藥成性。
然而,不管是考伯恩或叔叔,一方面在女孩身上尋得「失落的勇氣」,對活著、理想地純粹堅持;一方面他們也都成了女孩過世父親的替代品,牽引著女孩進入成人世界。
考伯恩或叔叔與女孩們的關係,既是經驗的傳承、亦是對遺失美好的重新探索。
無畏群體的壓迫、尋回最真的自我,這才是真實的勇氣吧。(從麥蒂到考伯恩和勒博夫,都在這趟旅程中,找到心底的慰藉。)
三,《冰封之心》的女主角Jennifer Lawrence憑本片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飾演叔叔的John Hawkes則入圍最佳男配角;《真實的勇氣》的麥蒂(Hailee Steinfeld飾演)以女主角戲份角逐最佳女配角、而Jeff Bridges則以執法官一角入圍最佳男主角。
兩部影片的主要角色都獲得奧斯卡評審的青睞,最後也都功虧一簣,總共入圍4項奧斯卡的《冰封之心》和入圍10項奧斯卡的《真實的勇氣》,全部摃龜,哎,從劇情到得獎運,也是如此相似啊。
四,同事看完《真實的勇氣》後跟我說:「等你看完這部電影,你一定會愛上劇中那個小妹!」
啊,被說中了。
我真的好愛Hailee Steinfeld的演出,有一場戲,看地我心情七上八下,又熱淚盈眶。
話說麥蒂跟執法官考伯恩達成協議,讓她同行追捕殺父仇人,隔天一覺起床,執法官已經先行離去,她趕忙追到河邊,跟渡河船伕說要過河,船伕不肯答應,眼看對岸的考伯恩先生已準備離去,麥蒂只好硬著頭皮騎馬渡河,她在湍急的河水中載浮載沉、險象環生,站在岸上觀看一切的考伯恩先生卻無意幫忙,他並非冷血,只是想知道這個女孩到底有多麼龐大的毅力。
想跟成人世界對抗,談何容易。
當麥蒂終於成功上岸,不僅考伯恩先生不再懷疑女孩的勇氣與決心,連坐在銀幕外的我,也是動容萬分。
Hailee Steinfeld的演出毫無油味,自然又大器!
面對Jeff Bridges這號戲精,仍能成功吸引觀眾目光,她和Jeff擦出的銀幕火花,燦爛美麗。
片末,考伯恩先生背著麥蒂走在星夜下的荒原,我是真心地相信這兩人間的友誼,已從雇從關係昇華成父女、摯友、惺惺相惜的心靈夥伴層次。(日後麥蒂將考伯恩先生的棺木葬在自家墓園一段,道盡她的感恩與思念啊!!!)
五,觀賞柯恩兄弟作品,總有些惡搞樂趣,在《真實的勇氣》依然得見。
醉酒的考伯恩先生為向勒博夫和麥蒂證明自己槍法神準,不斷將玉米片拋向天空射擊,這一大段戲,看地我哈哈大笑,既是片末結尾對決好戲的埋梗、更是不服輸混雜幼稚的男性氣愾展現。
飾演考伯恩先生的Jeff Bridges,演出極為精準,可說是本片笑料的供輸線,可動可靜。
性格反傳統,法庭上對開槍殺人一事的蠻不在乎、面對女孩又掏心掏肺,把自己和家人的關係全部交代清楚、還有看到不成材的小孩,隨時就踹上一腳....,實非典型英雄人物。
但他對麥蒂的敬重、面對敵人的清晰思緒、俐落的身手槍法、以及忌惡如仇的性格,卻又是百分百的英雄行徑啊。
六,《真實的勇氣》也讓我想起柯恩兄弟的前作《險路勿近》,它們都改編自小說、某方面都在感嘆著某些價值觀的逝去、某個時代(回憶)的不再回首。
而且,兩部影片的角色,都在追捕同一個人耶,那就是Josh Brolin!!
在《險路勿近》中,Josh因為私自拿取不義之財,遭到娃娃頭殺手Anton的追緝;到了《真實的勇氣》,則是槍殺無辜,引來受害者女兒的報復。
嗯,日後柯恩兄弟作品裡的逃亡者角色都可以給Josh演出,當成一種另類特色?(一如《南方公園》裡死法不同的阿尼,哈哈哈哈哈!)
另外,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中,出現不少斷臂、斷掌場面。
《冰封之心》,斷掌;《玩具總動員3》,馬鈴薯先生身體拆解又重組;《127小時》的主人翁,斷臂;《真實的勇氣》也是斷臂;《燃燒鬥魂》的男主角,曾被重物襲擊他的手掌;《黑天鵝》的女主角,幻想自己拔掉指頭上的皮膚.....。
好個血腥的奧斯卡作品年啊,呵呵。
七,《真實的勇氣》一開演便瞬間打動了我,靠的不是精緻的攝影、或演員精湛演出,而是Carter Burwell的配樂。
這位配樂家作品繁多,卻從未獲得奧斯卡提名。
然而,不管是《野獸冒險樂園》的清新冒險、《殺手沒有假期》的抒情傷感、或是《真實的勇氣》的樸實動人,Carter適切的音樂旋律,更加飽滿觀賞影片時的情緒。
看完《真實的勇氣》,我馬上買了原聲帶收藏,只為一曲曲的悠揚音符,一直敲擊我的腦海,揮之不去啊。
Carter和《黑天鵝》的配樂家Clint Mansell已經並列為我相當欣賞,卻一直無緣奧斯卡的悲情音樂人。
八,《真實的勇氣》除保有柯恩兄弟一貫的黑色幽默與血腥、冷漠,還多了些許暖和心情的溫度,讓人在步出戲院時,既是感傷,也是滿足。
喜歡柯恩兄弟導演作品的朋友們,趕快去戲院捧場啊。
目前台北僅剩國賓影城(台北長春)映演,場次不多,要看要快!!!大推!!
懶人包:
今年奧斯卡十部最佳影片提名作品都看完囉,幫大家把寫過的感想整理整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來閱讀。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難怪是最佳影片。
《燃燒鬥魂》:總得試著反擊啊!
《黑天鵝》:黑天鵝破繭而出。
《127小時》:警告.嚴禁獨身。
《性福拉警報》:異性男,請止步。
《社群網戰》:FB之傾城之戀。
《凍死骨》(冰封之心)、《非洲皇后》:極冷與酷熱。
《玩具總動員3》:15年後,精彩依舊。
《全面啟動》:圓形結構的心靈迷宮! 創作者介紹
True Grit「真實的勇氣」片名True Grit的意思是指主角「公雞」不要錯過這部好片!
柯恩兄弟的影片一向是我的最愛,從早期的血迷宮、撫養亞歷桑那、巴頓芬克、金錢帝國、冰血暴、謀殺綠腳趾、到近年的險路勿進、布萊德彼特之即刻毀滅、正經好人,還有這一部”真實的勇氣”,柯恩兄弟特殊的影像風格與敘事觀點,實在常常令人拍案叫絕。更可貴的是,他們的作品中總會不經意地流露出他們的價值觀與宗教觀,一點也不教條僵化,卻讓你充分感受在美國中西部出生長大的他們,在寬廣的土地、虔誠的宗教背景下所孕育出的深厚人文涵養。
這部”真實的勇氣”是他們正式跨足西部片類型的影片,改編自美國南方文學代表作家之一查爾斯波帝斯的同名小說。片子一開頭引用聖經的句子”惡人一生都在逃跑,即使身後並無人追趕”,卻非出自小說原著,柯恩兄弟靠這一句話,就開宗明義地建立了影片的宗旨,實在令人佩服。
雖然是西部片,但是好的影片就是有這樣的特質,不受地域性及文化隔閡,能讓全世界的觀眾都能被感動。所以不用擔心自己是否喜歡西部片類型,進戲院去看就對了。事實上,柯恩兄弟拍出來的西部片,也充滿了他們獨特的個人色彩,完全不會令人感到沉悶。
牛頭犬的資料庫有關於這部片以及同一小說改編的舊作”大地驚雷”精彩的兩篇分析,非常值得研讀,請參考http://mypaper.pchome.com.tw/bmet/post/1321950468 以及http://mypaper.pchome.com.tw/bmet/post/1321951222
沉靜的荒野、蕭瑟的寒冬、悠揚的配樂,影片在大地蒼茫美感的架構中,進行角色人物執著完成目標的旅程,詼諧幽默的對白、內歛節制的情感,讓劇情除了小女孩鍥而不捨為父報仇的主軸外,增加了人物互動探索心靈的深度。
雖然我一向不太喜歡傑夫布里吉稍嫌誇張的演技,不過在這部影片中,公雞考伯恩這個角色正好非常適合他的風格,這個角色也正是將大部份人的人生作一詮釋的縮影:歷盡漂泊滄桑、仍須堅守原則、樂觀面對。
這個故事中的緝凶三人組,讓我想起了金庸筆下的喬峰,想當初讀”天龍八部”時,看到喬峰勇闖聚賢莊時的豪氣干雲,深深被他”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壯所感動。這部影片雖然沒有這麼悲壯,但是其中的兇險、執著的勇氣、人物間的情誼,還是令人動容。
影片最後出現的剛毅獨臂婦人,很難令人與甜美清新的小女主角麥蒂聯想在一起,柯恩兄弟省略了原著中中年麥蒂在結尾時詼諧自嘲分析自己適婚狀況的段落,只用長長的遠距離鏡頭,呈現出一個黑衣、獨臂女子在曠野中踽踽獨行的身影,而她的心,似乎還一直停留在二十五年前,那一般常人所無法體會的勇氣冒險與夥伴情誼之中。
相較之下,原著中結尾麥蒂那句”Time just gets away from us.”,並沒有電影中來得如此滄桑,也比較有女性獨立的意涵。
也許柯恩兄弟從這個故事中,看到了就像他們一樣敢於特立獨行所需要真實的勇氣之外,還有大幅超越時代的孤寂感吧!
聽說這部片在台灣票房不太好,可能是本地觀眾對西部片興趣缺缺,實在很可惜。真的誠心推薦您,不要錯過這部好片
! 創作者介紹
1969年,Charles Portis的西部小說「True Grit」改編成電影「大地驚雷」,由約翰韋恩主演,如今這部片由柯恩兄弟重新詮釋,英文片名一樣是True Grit,這次卻譯為「真實的勇氣」,其實片名True Grit的意思是指主角「公雞」考伯恩的名聲,grit翻作勇氣有那麼一點不大對,grit指的是那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膽識,或說是硬漢的男子漢氣魄,和勇氣不是完全相同。
「True Grit」指「公雞」考伯恩具有「真正的膽識」,是「真正的好漢」,而不大是「真實的勇氣」,不過這翻譯上的吹毛求疵跟片子本身無關,就到此先打住。
這部片的故事情節其實很單純,女主角要為父報仇,而兇手是誰大家都知道,不用調查,沒有什麼懸疑與波折的情節,然而,就和西部片中人人說話很直接,內心卻不是那麼完全的坦白一樣,這樣直白的劇情,讓觀眾把重點放在人物的性格與彼此的互動上。
女主角麥蒂一開始就以過人的成熟登場,她利用自己是小女孩的身份,加上三句不離法律威脅,把賣馬商人整得悲嘆不已,而當她說要出10塊錢跟他買馬時,可憐的老商人嚇得說「什麼,我又要跟妳交易了嗎」。然而,她堅持要參與追捕兇手,與其說是勇氣,還不如說是出於無知和固執,最後她果然也因此付出了代價。
而「真正的好漢」「公雞」考伯恩,則是一個又老、又胖、又醉、又窮,還瞎了一隻眼的壞脾氣老頭子,但他憑著老練的經驗與寶刀未老槍法,以及過人的膽識,證明了自己仍然是硬漢。而本來只是得理不饒人的麥蒂,在一同旅行的過程中,也從純粹的固執漸漸轉變為真正的勇敢。
麥特戴蒙飾演的勒博夫,在劇中則是一個催化的角色,他愛吹牛,自負又自卑,喜歡貶低別人又害怕被人瞧不起,言語惡毒不誠懇,父權心態很重,一開始只想教訓小女孩,但隱藏在這些惹人厭的外表底下,他也是一條真正的好漢,在他的參與下,三個人從互相厭惡,轉而成為互相肯定。
在三人的旅程中,有一大段時間是什麼也沒發生,只是三人三馬,穿過一望無際的草原,或是落雪的林間,那大西部的風景美不勝收,而人身在其中,又是如此渺小,當獨自在廣闊無邊的曠野之中時,無怪乎人會變得獨立而自由了,老中青三個主要角色,就像長滿刺的仙人掌,在固執、自我中心、惹人厭的外表下,都有著一顆勇敢而熾熱的心。
最後,「公雞」考伯恩進行了那經典的決戰,他面對四名對手,以牙齒咬住韁繩,雙手持槍,硝煙四起,對手一一落馬,這段大決鬥進行的緊凑無比,運鏡更是將決戰的動感與緊張感完全表達出來,可以說完美的呈現本片的最高潮。
比起1969年版的「大地驚雷」,本片可說更忠實呈現了原著小說的情節,最後,曾經寶刀未老的英雄,也只能凋零,就算沒有戰死在西部曠野間,歲月仍會找上每個人,這是女主角的感嘆,就好像在感嘆著曾經盛極一時的西部片,如今已經凋零,西部精神只能從舊片重拍來回味了。
P.S. 劇中的殺父仇人錢尼怎麼看都很眼熟,原來他是「險路勿近」裡被追殺的那個仁兄,也是「自由大道」裡的丹懷特議員。創作者介紹
- 佛陀是從他母親左邊腋下出生的嗎?我對這個存有很大的懷疑,有時又不敢問,怕被笑,沒有證實之前,可以相信嗎?為何聽法師都說要信不可疑呢?
- 祈求台灣調查局駐加拿大法務秘書蔡佩汶惠助被藏匿溫哥華已27年多3溫哥華出生兒女們報平安及父子女再歡相聚!
- 住人情味濃'基隆'2年來日走萬步,途拜三廟,祈神保祐!有老年補助,學過手工皂製作課,初級310小時中餐技巧,學24小時AI課,已託AI協製'AI田園拾穗翁'志業藍圖,盼高明共襄盛舉!
- 維摩詰居士的故事體現了'佛教中在家修行'也能證悟的精神,及超越世俗享樂!在家修行與出家修行,都是追求'解脫,與覺悟',各有所長,如何在迷惑中參考'比較表'!
- 敬問'明心見性,隨緣不變,慈悲平等,無住生心'的修行'該如何起始?建立基礎知識.逐步閱讀重要經典.結合修行方法.參加佛學院或修行團體.不斷反思與實踐!
- 人若有道,必有顯露:自在灑脫;謙虛無架子,不搞奇異,專致當下,不執著,身體力行,平凡普通,自能攝受週邊的人,多半修行得很不錯!勿'過去,現在,未來'裡面兜兜轉轉,顛倒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