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的熱情,推薦一部非常好的紀錄片—1428
不知是多久以前,在報上看到了一則消息,一部紀錄汶川大震後人民生活情形的紀錄片,1428(14點28分,地震發生的時間),獲得了威尼斯影展的最佳紀錄片獎。心想,不知如何才能看到?前幾天,到出租店,卻意外的發現了這部片子,沒想到台灣發行了。趕快租回家看,起頭還很一般,但看完全片,果然不同凡響,畫面真的會說話。
這不是一部知識性的紀錄片,沒有旁白,沒有解說辭。也不是宣傳片,沒有地震的悲慘與救災的英勇。我不知導演拍幾百、幾千小時的帶子,才剪出這部完全平實反應生活,反應真實生活感受的片子。
曾聽過一個演講,主講者說,中國文化的特質,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第一、不論如何,都要活下去。這是中華民族強韌的生命力,要世世代代傳之無窮的堅定意志。第二、就是一但活下來了,就要求活的好,活得有尊嚴。所以中國人最能夠死裡求生,苦中做樂;那怕再卑微、再困苦,還是有一種豁達的大氣;災難之後,在抱怨之中,還是有一股樂天知命的活潑精神。在這部片子裡,我看到了,印證了這個觀點。
我不知道杜海濱是誰,只好上網查了一下;他似乎是專拍紀錄片,獲獎不少。所拍的其他片子,我都沒有看過。僅僅這部,我看到的是:冷靜的畫面,舒緩的節奏,包覆著作者強大的理性與熱情。
真誠推薦這部片子!
- 2樓. 佟湘玉2011/03/31 18:26你在片子里看到
所以中國人最能夠死裡求生,苦中做樂;那怕再卑微、再困苦,還是有一種豁達的大氣;災難之後,在抱怨之中,還是有一股樂天知命的活潑精神。在這部片子裡,我看到了,印證了這個觀點。
我可是经历者,我是指我在大陆,不是指在汶川。哈
川震的时候,大家一边赈灾一边哭一边发很多自嘲的搞笑短信,特别是成都人,发的自嘲搞笑短信是最多的。我一个有点倾独的台湾朋友第一次见到大陆人还有这一特点,对我说:你们大陆人对天灾能这么看得开,能如此幽默自嘲,为什么对台湾看不开呢?要死抓住不放呢? 哈哈!
看看这次日本核事故的搞笑短信吧:
有3个人死后上了天堂,分别是日本人、韩国人和中国人。上帝问:“你们是怎么死的?” 日本人说 :“我是海啸淹死的”,接着韩国人说:“我是被辐射死的”,最后的中国人说:“我是吃盐咸死的。
日本-大核民族,中国-盐荒子孙
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没了;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不管用;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没来,盐买太多了;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死了,买的盐没吃完。
上联:日本人在核辐射中等待碘盐
下联:中国人抢碘盐以等待核辐射
横批:无盐以对
大家不要担心日本核电站的辐射,这么多年来,我们吃地沟油、化学火锅、三聚氰胺奶粉、毒大米,皮革奶是为了什么呀? 就是在下一场生化战争中活下来. 我们赢在了起跑线上!
路爲紙,地成冊,行作筆,心當墨,記錄無限,丈量天下謝謝啦!可見小弟說的沒錯吧!做為中國人,就是心思比較活,不那麼死心眼!這是中國庶民的可貴品質啊!蛋頭們不一定看得見就是了。
卜算子 於 2011/04/01 00:00回覆 - 1樓. 佟湘玉2011/03/30 11:51看过他的《伞》
我看过他的《伞》,《铁路沿线》只是瞄了几眼,铁路沿线其实是在说边缘人,应该是盲流,我对这个主题不感兴趣,所以没看。
《伞》还是不错的。是说农村新一代改变命运,进城的故事,从深圳的制作伞的操作工开始讲起,然后说义乌商贸城卖伞的......。也是没有旁白,没有解说词,但是每件事都蕴含着深厚的意味。冷靜的畫面,舒緩的節奏,包覆著作者強大的理性與熱情。这应该是杜海滨的风格,起码我看过的《伞》和瞄过的《铁路沿线》是这样,加之您看了《1428》后的感受,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冷幽默,他的片子“不经意”的一些镜头,让我们大笑,但是谁都知道他包含的深意。我还有印象的是深圳制伞工的缝纫机上的字,其中一台上面写着:坚持到最后就是失败,还有一台上写着:钱。他拍村子的时候,一开篇就是一堵墙上的标语:稳定压倒一切。
1428我没看,我一看这名字,就知道是关于汶川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种灾难、苦难片已经看不下去了,既然您介绍,那俺就瞜瞜去。
路爲紙,地成冊,行作筆,心當墨,記錄無限,丈量天下他的確很喜歡拍標語,標語,結合畫面,能呈現出一種社會氛圍,我想。
至於影片中的反諷,我覺得可能要大陸朋友才更容易體會到。這部片中,結婚的一段,幾乎有點搞笑,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實畫面,但就是很有趣。
卜算子 於 2011/03/31 23:5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