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下雪前,到湖邊小屋探望我的老友,做為又是一年的注記。
正確的說,我要去的,是他曾經「獨居」2年2個月又2天的湖濱小屋遺址。他那親手蓋的小木屋,早已木朽磚散不復存在,只剩火爐基石,引人憑弔。他那湖邊歲月反思散文集「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歷經多次改版,成了我的隨身「口袋書」。那叫「華爾頓」(Walden Pond) 的湖,水仍墨綠清波盪漾,是鄉人散步禪思靜地,更是外來客必遊觀光景點。
他是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詩人、散文家、博物學者。與亦師亦友的愛默森 (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同為「超驗主義」運動 (Transcendentalists Movement) 的代表人物。
發生在1830年,「超驗主義」亦稱為「新英格蘭超驗主義」或「美國文藝復興」,強調人與上帝間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超驗主義」的社會目標,是建立一個道德完滿的烏托邦式理想社會,其精神上的獨立、自由、解放、環境保護、女權主義,成為美國文化中的重要遺產。
康考特小鎮
麻州在美國建國史上佔有關鍵地位,麻州的康考特小鎮 (Town of Concord) 更是哲學、文學、社會思潮發展重鎮。愛默森、小說《紅字》的作者霍桑 (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 、以《小婦人》名噪一時的露薏莎.奧爾科特 ( Louisa May Alcott, 1832-1888)、梭羅都是該鎮居民。然而,只有梭羅是出生在康考特。死後,這群文人摯友們,同葬於鎮外「沉睡谷墓園」(Sleepy Hollow Cemetery),後人稱之為「作者丘」(Author's Ridge),紀念一群文學先鋒思想大家。
然而,寫作才是梭羅希望的謀生方式。哈佛畢業後,梭羅回到出生地康考特小鎮,結識 Emerson
而梭羅獨居華爾頓湖畔的生活經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1840 年代,Emerson 購得圍繞湖畔的林地,在 1840 年 4 月 9 日的日記中,Emerson 讚嘆華爾頓湖之美,給它起個名字,叫「淚滴神湖」(God's Drop,or God's Pond)。
神之淚,好大一滴
友人購湖地
在《湖濱散記》中,梭羅說自己是隱居,其實不盡然。Emerson 因好奇梭羅在林中野地究竟做啥,常來探望;獵人漁夫也常經過,梭羅不缺談話打屁同伴。離木屋最近的農家鄰戶不到一哩路,梭羅也常回小鎮幫家人打雜,尋友談天,或邀朋友木屋作客。
有八個月時間,梭羅除了游泳、寫作、沉思,也做測量、木工和各種雜工,賺取生活費。梭羅為華爾頓湖做地理測量,繪成比例精確的測量圖,供後人參考。他也在林中種豆、種菜,附近還有野生草莓、黑莓。他也植樹,共植了四百株白松。不過這些樹部分毀於火災,剩下的,在 1930 年颶風侵襲時,全部遭殃。
華爾頓湖畔這片松林所在地,叫 Thoreau’s Cove,因為過了這湖灣後,正是梭羅木屋的所在地。這片松樹的右側有一高土坡,土坡上是鐵道。沒錯,是舊時火車軌道,現在則是電氣化的通勤接駁鐵路。
我對梭羅選擇蓋木屋的地點,一直很感興趣。
從全湖位置看,梭羅木屋位於南灣高地,鐵道縱貫於東。站在木屋舊址,有樹叢及野苺叢阻隔,看不到湖水,火車聲卻清楚入耳。根據梭羅描述,這正是他要的環境。
或許吧,以宇宙為師,在鬧中取靜,見不到湖水,卻與自然永遠保持連結平衡;火車隆隆,聽得到進步與文明腳步,卻永遠保持安全距離。但是,我常想,如果梭羅所處的華爾頓湖,是不見人煙的蠻荒野境,所需一切必須完全仰賴自己野外求生技能,真正離群索居孤立人煙之外,如 Dick Proenneke,才能溫飽。那麼,梭羅的《湖濱散記》,是否會呈現另一番不同面貌呢?
The Thoreau Hut
離開華爾頓湖時,梭羅把小木屋贈予 Emerson,Emerson 又轉售給他的園丁 Hugh Whalen。2 年後,農夫 James Clark 買下木屋,並將整間木屋運到他處,用來儲存穀物。這種「搬家」方式,在十九世紀是挺普遍。
1868 年,農夫把木屋拆了,木材當成廢料出售。直到 1945 年,學者發現煙囪基石,推測木屋舊址,根據梭羅妹妹 Sophia 的小木屋手繪圖,及梭羅自己對建料與蓋屋過程的文字紀錄,我們對梭羅木屋有非常具像的了解。
1980 年代麻州公園管理處重建「複製小木屋」。 這間「新」的小木屋,與舊址有段距離,靠近馬路及停車場,方便遊客來訪。而木屋舊址有土樁示意,屋旁窪地有來訪遊客堆石成塚。
待續……
- 9樓. 北橋客2007/12/12 04:50很親切 - 我就住在這附近
喜歡您的文字. 優游有致
(可否冒昧請教一下, 如何在文章中貼三張以上的高解析圖? 我 link 到相簿, 但出來的圖像很小. Drag & enlarge 的效果很差. 不知有何特殊設定? 謝謝)
北橋客 - 8樓. 小魚媽媽2007/12/09 19:42我也仰慕他
我也很仰慕梭羅,很高興可以看到他住的地方! - 7樓. 時季常2007/12/05 07:46隱士
讀初中的時候,一位同學說,隱士的工作就是要讓別人知道他在當隱士。
想來,有點道理,如果是真正的隱士,名字怎會留傳下來。
- 6樓. 書刪2007/12/04 11:08最愛的一本書
湖濱散記是我高中時很著迷的一本書﹐小小年紀就很想有一天也能傚法梭羅住在一個小木屋﹐隱居起來。
印象很深刻的是作者在書中很詳細的記錄日常生活的花費﹐例如米、糖、馬鈴薯之類的﹐幾毛幾分錢的詳細記帳數字﹐當時讓我吃驚。還以為文人對這些柴米油鹽是瞧不起的……
- 5樓. IVY.又~2007/12/03 21:05哇
好美的湖~好美的樹~好美的石碑~~~~哈~~~ - 4樓. 春花2007/12/02 20:02楓葉好美喔!!
南台灣很少看見楓紅的!
- 3樓.2007/12/02 16:56可能的話
真想 到文人住過的湖濱木屋,隱居一下,翻譯一本好小說。
- 2樓. 沙拉T2007/12/02 14:01這些美麗的秋景
讓人家好懷念那些在賓州山上的日子.
---------------------------------------------------------------------------------
今天下起入冬後的第一場winter storm,那都不能去,只好烤麵包
剛出爐的別客氣.
- 1樓. 梁老師2007/12/01 22:28太帥了
真的是 好一個簡單生活 融入大自然!
教我如何不嚮往呢?
感恩您的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