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韭菜一直有著愛恨情仇的糾葛。
我是可能帶著福佬客基因的台灣人。孩童時代,絕對不碰韭菜,因為曾經有個可怕的經驗。
努力咀嚼之後的韭菜,居然從口腔連到食道都沒有斷裂,如梗在喉。好想吞下去卻吞不下去,想把手伸到喉嚨深處拉出來也碰不到。那刻的恐怖難以忘懷,自此逢韭便敬謝不敏。
後來才發現,原來有些料理韭菜剁碎了,便解決我的驚懼。韭菜水餃、韭菜煎包,韭菜會在我的胃裡活動整日,全天打著親切的”韭菜嗝”,香氣四溢。比”奶油嗝”舒暢多了。
但直到遇見我那母親來自中國東北的老公,約會都吃”周胖子水餃”。當年那胖餃子往往4—5個就撐飽。
後來總聽婆婆說:”麵條不如餃子”。但她兒,天生愛麵食,對吳興街手工寬拉麵情有獨鍾。小攤子現已是第二代美女,位置就在小巷口麵線邊。
他心甘情願地每周都要自己煮來大啖一回。若不是我要求他少些澱粉,他也不會被迫改煮蛋白質比例較高的義大利麵。
【韭菜盒子大賞】版主頒發,網友也挺
東北麵館去多了,韭菜盒子重新在我心中,佔有特殊地位。
ㄧ度北醫邊的小吃街曾經搬來一家人,做現煎的韭菜盒子,那時我下了班很累還要為搏老公歡喜苦等很久,總覺拿回家裡見老公欣喜永遠值得。
不過老公也說,這麼紮實與慢工的菜色,這店開不了多久吧? 成本不敷。曾經我們去吃時,後面就是頭髮一撇白的名嘴張某某在宴客,他常騎著腳踏車在北醫附近出沒。勉強算英x所見略同。
果不其然,不到一年店真得消失。從此韭菜盒子只能魂縈夢牽。
因緣際會,採買家用不遠處,發現了山東麵食店「鹿家莊」,常高朋滿座。 由於強調手工山東料理,老公無法克制地一定要去拜訪。
網站連結點此(可見代表菜色,網站名luchia 無法讀出店家歷史,倒是和產後惡露lochia 只差一字,果然有緣.......好冷!) 原來鹿字來自劉老闆山東母親的姓氏,全盛期台北有八家分店,現在剩下本店,老闆已雲遊四海。
已經兩點店還滿滿都是人,我們無法克制各自都點個「乾烙韭菜盒子」。
飽滿微胡椒味的韭菜、粉絲、蛋皮,調味清爽,毫不油膩的薄餅皮,餡料ㄧ咬便澎湃的湧了出來。
總是心繫韭菜盒子。因爲它做工精細耗時。在當講求「快活」的環境,不啻為精工美食。而在鹿家莊顯然人力充足效率極高,完全不需久等。每一道菜都是迅速而新鮮。
雖然他牆上豪氣的文筆把”乾烙”給寫錯成”乾酪”,但入口那種鹹辣適中的蓬鬆餡料,低油高纖,澱粉比例低,完全合乎我的健康理念與好吃本能。就這樣,掙扎在美食與健康當中的我,找到了完美代表。
另打動老公的還有小米粥、蔥油餅。小米粥,對他,喝的是對母親的懷念吧!曾經我也努力的煮過粥給婆婆吃,但婆婆笑著說,這是糯米粥不是小米粥。真是抱錯「媽」腿啊!
蔥油餅當天已賣完,只能吃豬肉捲餅—豬肉入味又不會太老,切開還是粉紅色的。不過老公天生不是肉食動物,是為了吃到餅皮只好吃捲餅。
另打動我的是配料滿滿的酸辣湯。調味一樣非常適中—難得碰到比八方雲集或自己煮的酸辣湯還好吃的。當然,歷經中華商場裡帶著粉絲的酸辣湯(小時候最了不得的美食),還是專屬我心中的聖杯。
鹿家莊還有好幾樣網路美食尚未嚐過,但我忽然對疫情之後的外食,有了新的希望。
下回換肉食動物的我來點牛肉餡餅、醬肉燒餅與牛三寶(肉、肚、筋)麵「失控一下」唄!
「一定要每次來!」老公也下了誑語。
但總覺得,最美好的經驗,常在第一次巧遇的時候。
【民生社區鹿家莊】
台北市松山區三民路131號(民生活動中心旁邊)
電話:(02)2760-5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