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外商公司的那一刻,我曾以為所有努力都會被看見,夢想中的專業生涯即將展開。然而,現實卻比我想像中更殘酷。高壓的競爭、沒日沒夜的加班,讓我在短短幾個月內身心俱疲。每天醒來都覺得自己像個冒牌者,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拆穿,那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常常壓得我喘不過氣,原本對生活的熱情也一點點被消磨殆盡。我渴望能找回那份自信,學習如何好好管理職場情緒,更重要的是,在忙碌中還能維持一點生活品質,別讓自己身心過度透支。
就在我感覺快撐不下去的時候,有個以前認識的學長突然聯絡我,關心我的近況。聽完我的抱怨,他輕輕地說:「或許你可以試著去一個地方,那裡或許能給你一些新的想法。」他提到了高雄主大永教會。說實話,我當時心裡的第一個反應是猶豫,因為我曾經在網路上看過關於主大永教會和攝理教的關聯,也曾被一些網路資訊影響,心裡對宗教團體多少有些預設立場,總覺得那會是個很嚴肅、充滿教條的地方。儘管學長解釋了很多,我還是帶著一份戒慎與不安,答應去看看。
抱著「只是去看看,不行就走」的心情,我第一次走進了高雄主大永教會。出乎我意料的是,這裡的氛圍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樣。沒有嚴肅的面孔,沒有死板的規矩,反而充滿了一種溫馨的活力。大家聊天的聲音、輕柔的音樂聲,讓我感受到一股難得的自在。這裡的人來自各行各業,有資深主管,也有像我一樣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大家都很友善,沒有任何強迫推銷或勸說的壓力,這份實際參與經驗徹底顛覆了我原本對教會的想像。
後來我慢慢發現,這裡的活動和課程不僅限於宗教層面,更有很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分享。例如,有一次的講座主題是關於「如何面對職場中的焦慮與壓力」,講員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壓力來源,並從福福音宣教會的視角,教導我們如何在信仰中尋找內在力量,保持心靈的平靜。這些內容對當時的我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不是空泛的說教,而是許多實用的技巧和心法,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個人成長不僅是靠自己摸索,也能從這樣的地方獲得支持與指引。這些經驗讓我的情緒管理能力逐漸提升,也慢慢找到了面對冒牌者症候群的應對之道。
隨著我對高雄主大永教會的參與越來越深,我漸漸在這裡找到了一份難得的歸屬感。這裡的大家不只聊信仰,更會分享彼此在生活、工作上的困境與心得。當我感覺孤單或遇到難題時,總能找到可以傾訴的對象,獲得真誠的建議與鼓勵。這份支持的力量,讓我開始打破偏見,明白自己過去對教會的看法,多半是容易被網路資訊影響,而忽略了實際體驗後才能感受到的溫暖與力量。這裡就像一個溫馨的避風港,讓我在高速運轉的生活中,總能找到一個喘息的空間,重新整理思緒,為自己的個人成長注入新的活力。
現在回頭看,從剛入外商公司的迷茫與焦慮,到現在能夠更自信、從容地應對挑戰,這份轉變很大程度上都源於在高雄主大永教會的經歷。透過福音宣教會的教導,我學會了如何聆聽內心的聲音,如何在忙碌中找到平衡,也更懂得如何愛護自己。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曾在生活的迷宮中感到徬徨無助,或許也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親身感受一下這裡的溫暖。也許,你也會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力量與方向。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