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來潮去中山北路台泥大樓的「臺北戲棚」看了「台北新劇團」的白蛇傳。
卻原來是給觀光客看了,全場除了服務人員,應該就我一個台灣人,
算了,來都來了。
瞧瞧。
原來臺北還有這種的表演場所,還挺有趣的。
不知道是不是跟「新舞台」被拆有關,
他們長期贊助「台北新劇團」,總要有個排演的地方吧。
既然如此,不如晚上也提供一個沒什麼錢的表演團隊一個場所。
每週一三五,還有週末演出。平常日每人550,演出一個小時;
還有週末則是880,演出一個半小時。
我刷中信卡打八五折,
雖然如此,第一時間我還是覺得有點貴。
你想他們正式賣票演出整整二個半小時,
最貴的票2000,最便宜的票應該600-700元左右吧,
在台北戲棚,又沒有大腕鎮場,
我當然覺得不便宜。
但看完之後,我真覺得,
550兩銀子,物超所值,實在太便宜了,
他們肯定虧本,真的是不是來賺錢的。
硬體就不說的,人家可不是那種爛爛的燈光跟場地,
很有誠意的,維護費先不算。
一樓售票二位,要會講英文、日文,我旁篇的那個老外問了好多多題。
電梯入口二位,也是要會講英文、日文。
上了樓,我沒數多少位,應該專制服的就快十位了吧。
一樣,電梯口二位,紀念品一位,引導入席二位,外面拉哩拉雜老幾位。
位子314個,我那天做了八成滿,你說觀光客能收原價嗎?肯定有打折。
就算一個人500吧,一個晚上大概12萬,每週收入50萬,每月收入200萬,
若再加上演員演出費,那哪夠啊。
一例一休,不知道他們怎麼算的。
不算折舊、不算場地使用費,其他打得平手,就很了不起了。
北京老舍茶館也是賺觀光錢,
人家表演就挺陽春的,三個場子,每場1-2人。
哪像這齣「白蛇傳」,真的太值回票價了。
字幕做成四種翻譯,中、英、日、韓,
現場歡迎拍照,但必須關閃光燈。
也是,目的不同。
全本「白蛇傳」是齣大戲,大概要演三個鐘頭。
從遊湖借傘、結親、酒變、盜仙草、金山寺、斷橋、祭塔等。
一個小時的節目,
「遊湖借傘」是一定要的,然後直接跳到法海去勾搭許仙,
中間跳過白娘子端午現形還有盜仙草,
接著就是金山寺,白蛇、青蛇帶的蝦兵蟹將與法海的天兵天將大打出手,
所謂的水淹金山寺。
後面的「斷橋」以唱功為主的,就不用演給外國人看了。
基本上,打鬥戲真的是非常好,
動員數十個演員,不能說是龍套,想做龍套還沒資格,
那可不是楊貴妃跟著一堆宮女、太監,
出來走一圈了事。
又翻跟斗、又表演甩嗆、接槍,都是十分扎實的基本功,容易嗎!
而且雖然都是新劇團的年輕演員,
也都是著挑大樑跟著李寶春上台的人,
也不是多小咖,徐國治在演出馬超大紅後,
對啦,大紅是我說了,
我如果沒認錯,他今天演天兵。
說起演員,有沒有李寶春壓陣還是有差,
可見正式公演的強度還是很有用的,
白蛇的孔玥慈、青蛇的余季柔,
都沒知之前的「巴山秀才」、「斷密澗風雲」那麼令人驚艷,
兩條蛇娘子的嗓音有點不在家。
遊湖借傘,我怎麼覺得他們動作有點大,沒這麼柔軟,
還是我坐太前面了?
不過武打戲的身段都沒問題,非常到位。
青蛇與天兵大元帥,不虧是武生與刀馬旦,
身手太了得,零失誤。
其實對於看京劇入門的人來說,
我還是挺推薦了,
因為時間不長,至少可以看到一齣練功多年的京劇演來的精彩演出。
只有像我們這種機車觀眾,還管人家嗓音在不在家。
奇怪,我記得我以前看的「白蛇傳」,許仙明明就是的小生啊,
今晚怎麼變成了老生演員,還好沒戴髯口,不然我看到個大鬍子許仙,
可能會暈過過。
這齣是李少春的本子去改的,他是文武老生,也有可以是老生,
想當年他的「野豬林」,林沖也是個大帥哥出場。
看傳統劇場,鼓掌真的很重要,
都是我帶頭鼓掌,
覺得很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