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管三國不三國了,108課綱,國中的社會課本歷史篇到底有沒有偏頗的意識形態問題?以下以去年熱騰騰上菜的翰林版課本,外來統治者與台灣住民武裝對峙的歷史實例說明,沒興趣的人,就不必向下看了。
-------------------------------------------分隔線-------------------------------
話說去年要決定社會科課本的時候,三家出版社(翰林、南一、康軒)的業務都愁眉苦臉的說:每次送審的版本,就被教育部特聘的審議委員(包括那個高中肄業,靜宜大學好像也沒念完,寄血衣恐嚇香港經貿辦事處的林姓小朋友)打回票,一直到暑假,三個版本的課本才在「浩蕩皇威」被准許,是所有國中課本裡面最慢出來的──統治者是不是想藉著國民教育,選擇性的歷史扭曲台灣下一代的思想?山雨欲來風滿樓。
口說無憑,等到國七的社會科兩冊都出爐了,我們才能看看教育部的審議委員,尤其是歷史科,是不是帶著有色眼鏡審課本?新的歷史內容到底是求真,還是選擇性的扭曲?新課綱(108新課綱社會科連結在此)的第17頁說「主題安排略古詳今」,我們以此為標準,看看是否吻合?
以台灣住民與外來統治者的武力對抗為例,荷治與鄭氏時期,用了15行,有郭懷一事件、麻豆社之役、大肚王抗荷、鄭;清領時期用了50行,提到大甲西社事件、加禮苑事件;日治時期用了15行,只提了霧社事件......呃,日治時期最接近現在,小的新城、威里事件就不說了,還有七腳川社事件(日政府為得土地,借題發揮趕走原民)、太魯閣戰役(二十世紀台灣本島最大戰役)呢?苗栗事件?課綱不是說要「略古詳今」嗎?
更奇怪的是,漢人對日本統治者的武裝衝突族繁不及備載,新課本課文內容裏連一件都沒提到,只有在補充知識(不是課本正文)的「小幫手」裏,以小字介紹西來庵事件(見下圖),處理手法和遙遠的荷治時期郭懷一事件一樣,說好的「詳今」到哪去了?
再來引用課文,看看課程對於這一連串武裝對抗外來統治者事件的評價:
郭懷一事件(荷治):對漢人管制嚴苛,引起抗荷事件,卻遭到荷人強力鎮壓。
麻豆社之役(荷治):被迫簽定協約,接受荷蘭人的統治。
大肚王(鄭氏):遭鄭軍強力鎮壓,勢力衰微。
大甲西社事件(清領):面對官府欺壓或不當差遣,平埔族群多次反抗官府。
加禮苑事件(清領):雖然清廷以武力戰勝原住民,卻未能達成撫番的成效,反而造成原住民的族群規模縮小,許多人遷移他鄉,傳統制度與文化面臨挑戰,甚至消失。
西來庵事件(日治):原文附在上圖,請看右側小幫手,沒看到任何評價。
霧社事件(日治):日人重新檢討統治原住民的政策,一方面將原住民部落集體移往他地,以便控制;另一方面加強教化,使各族更加認同日本的統治。
為了避免口說無憑,把日治時期原住民武裝抗日的全課文照片附於上。
有發現嗎?前四者的介紹與評價都偏向統治者施展霸權,同情台灣方居民,只有日治時代,漢人被鎮壓沒有評價,霧社事件只站在日本統治方立場說明後續處理方式,而台灣方居民的影響與觀感,完全沒有介紹或評價。
- 4樓. 打倒支那2022/09/30 13:09要詳古,只怕你會受不了,南宋高宗遷都杭州,要蓋皇宮,要加稅,對弋楊.貴溪抽第2次稅,人民反對,高宗下令屠城,這就是祖國對人民的態度君自支那來,僅知支那事,不圖報祖恩,背骨禽獸輩。 立言 於 2022/09/30 14:28回覆
- 3樓. 路過2021/12/25 21:56我還是外省第2代,1964年生,受黨國洗腦教育及外省老師教育,竟成為皇民,可見洗腦教育無用
- 2樓. scan2020/09/24 22:07
謝謝版主做了記錄
我離開教育界很多年也不曾教過歷史
版主若不記錄與評論,我與台灣的大多數人都不會注意
「明哲保身」古有明訓
這或許是歷史學界沉默的原因之一吧!
- 1樓. 終南山2020/09/24 09:11
無言的極權統治黨2.0版課綱
不信青史盡成灰! 立言 於 2021/06/10 06:4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