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面目
2016/12/30 22:50
瀏覽841
迴響2
推薦28
引用0
《本來面目》
我每天都在擦拭鏡子,也每天都在掃地,每天這樣擦擦掃掃,我得到了一個小小的啟示,其實鏡子是擦不掉的,地板也是掃不掉的。擦得掉的,掃得掉的是鏡子上及地板上的塵與垢,並不是鏡子與地板的本身。
我每天也都在打掃心地,心一樣是掃不掉的,掃掉的叫做塵,心地上的塵就是貪、瞋、痴、慢、疑、分別、執著、煩惱.....統稱叫做無明。
每天這樣的掃塵除垢,我發現原來地板是無塵的,鏡子是無垢的,心是清清淨淨的。原來這就叫做「未生我時我是誰」;原來這個就是「本來面目」。
念是緣境而生的,無緣無境必無念可生起。念累積成想法,想法累積成意識,意識累積成了堅固的執著。 有生則必有滅,再堅固的執著也能摧毀,再刻板的想法也能改變,再微細的念頭也能夠粉碎。
這生生滅滅的塵塵垢垢附著在我們的心性上太久,到底有多久?佛說:「無始」因為無始,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是我們的真心。
塵自生滅,自性不動,萬有本是空寂。烏雲是可散去的,塵垢是可以清除的,夢是可以醒來的。夢醒謂之覺,離垢自澄清,烏雲散盡天空本自寂靜。
有生滅的不名自性,不生不滅的謂之如來。
如是/隨寫2016/12/28
塵亦非塵,垢亦非垢
壇經: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無 何處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