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中有一句話說:「無智亦無得」;但在《維摩詰經》中卻又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這兩者乍看之下,像是有所矛盾、衝突;因為這兩句經文說的都是如來藏的體性,既然是無智亦無得,為何又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但實際上不但沒有相互矛盾,而且事實也是如此。
只有不懂佛法的人才會認為是有所矛盾的,如達賴喇嘛曾說:「…佛陀有三次重要的轉法輪-傳統上,佛陀對弟子主要的三次佛法教示,傳統上稱為三轉法輪-嚴格地說,這三次轉法輪所開示的法教是互相矛盾的-某些內容不相符合。既然這些法教皆是佛親口所說,卻又互相矛盾,我們如何判斷何者為真、何者不真?如果我們根據經文的註釋來決定,那麼註釋的真實性又需要其他的考證資料。因此,最終的確認只有歸之於權威的推理-邏輯。」 眾生出版社《揭開心智的奧秘》P~71、72
這就證明達賴十足是個不懂佛法的外道!因為未曾親證實相心,故無能也無力現前觀察如來藏的運作,才會有此荒謬的說法。
其實法界實相心-如來藏,祂只是沒有意識所得的智慧而已,祂的知也不是在三界六塵中的了知;意識心都是有所得的境界,它的智慧都是在三界六塵中作了別的。
而如來藏心是有祂自己所相應非三界六塵中的智慧,也因為如此,祂才能了知眾生的心行。眾生意識覺知心在想什麼都瞞不了祂的,所以當眾生在行善造惡時,祂都能夠一一的詳實記錄,以便讓未來世因果絲毫不差的現行。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樓. 虎仙2008/09/15 23:35我也來參一卡
心經 無智亦無得
是菩薩明心見性境界的心得報告
菩薩暸知 自性中一切智慧福德圓滿具足 故無 智 之存在
而既是一切俱足 更無 得 可得 故云
菩提 是覺
維摩詰居士是在家佛 當然暸知 心 佛 眾生 是一而三 三而一
故而 了眾生心行故
至於兩部經中 對於 " 智 " 所用的字不同
譯經的大德或許怕大家執著於文字 在許多不同的地方
用不同的文字 來形容同一件事
以上是個人參酌 淨空法師 的說明 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阿彌陀佛 捌拾捌~ 佛說 密宗雙身法是天魔波旬邪法 於 2008/09/16 08:17回覆 - 2樓. 瑋晟2008/09/10 22:54是佛不是佛
佛是開悟的眾生,然而即『佛所云』是佛的立場及角度所說的話。
因此在佛即眾生,眾生即佛的基礎下,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正確無誤的。
因為在不同生活背景角色的人,眼所觀之世界是不同的。
金剛經云:菩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這就是所畏眾生平等,一切自然而成的。
誠致邀請加入『心的家』
https://city.udn.com/10211
健康 慈善 幸福 美滿 南區推廣咨詢 陳睿志 0929120243(台哥大)阿彌陀佛 捌拾捌~ 佛說 密宗雙身法是天魔波旬邪法 於 2008/09/11 10:44回覆 - 1樓. 傑森2008/09/08 22:09心經探究
你好,樂見佛法的研討。
閱讀心經中,我有注意過斷句跟理解的重要。
無智亦無得後面緊跟著,以無所得故。為一個語氣的段落。
若是這樣來看您文章要討論的重點,似乎有點難合在一起 。
主要還是要連著看 以無所得故 。
歡迎給予佛法方面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