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前,爸爸和媽媽出國了三次,
每次我都被寄放在阿媽家。
等到爸媽回來接我時,
我總是感冒發燒流鼻水,
像個小可憐蟲地問:「把拔,馬麻,你們氣(去)哪裡了(阿公阿媽的口音)?」
媽媽抱著生病的我,覺得既內疚又心疼,
從此決定以後出國,一定要隨身攜帶我這件大行李。
爸媽說去哪兒就去哪兒,
我從來沒特別意見,
不管飛到什麼地方都覺得好玩。
而且上了飛機,
從不哭鬧,不製造任何困擾。
爸爸的朋友說,
你們一家人出去,一定很容易吵架,不好玩吧?
其實正好相反,
這樣的旅遊對我們家來說,
是全家最珍惜、最快樂的時光。
期待了一整年的旅行,怎麼能因為意見不合,
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金錢呢?
媽媽說我長大進入職場後,
要全家一起出遊不容易,
體力不好的媽媽希望在走得動時,
能儘量儲存全家一起旅行的美好記憶。
自助旅行時,
爸爸和我必須注意考慮媽媽的體力能不能負荷,
隨時調整休息時間。
一家三人的旅行,更須要互相扶持,互相照應,
不僅一起分享旅行中的快樂,也一起分擔解決旅行中的困難。
到北歐開車,
爸媽只帶了米其林的紙本地圖,
事先從網頁上列印的行車路線明細,
並沒有使用GPS,一切以人工導航。
結果開車上路,
才發現兩個人的老花眼都加深了,
眼鏡度數已經看不清楚。
當車子上了高速公路,
快閃而過長達十幾個字母的路標,
對他們而言更是吃力。
一路上,我得小心幫忙看路標,
再也不能像以前只管吃喝玩樂,
而必須肩負起一些責任。
北歐住宿的青年旅館或是小木屋,
如果沒有自備床單被套,
就必須另外付費。
所以媽媽在出發前幾天,
自己買布製作了像信封袋一樣附有枕頭套的床單,
這樣每個人每天可以省下台幣300元。
不僅床單被套要租金,
有些住宿連鍋子都要付租金,
早知道我們就帶一個小鍋去!
餐廳的食物很貴,
有時候根本找不到可以吃東西的地方,
除非有能力在荒郊野外自己打獵。
大部份是每天傍晚到超市,
採買當天晚餐和隔天早餐的食材,
除了供應早餐的青年旅館可以趁機好好享受一番之外,
大部份的早餐和晚餐都得自己動手煮。
這次北歐之旅除了我們一家三口,
還帶了媽媽高中大學同窗七年好友的兒子LULU同行。
不同以往,這次旅程的路途比較遙遠,
我們家帶了三個中型行李箱,
其中一個箱子裝的都是點心零食和食物,
LULU也帶了一個中箱。
當初媽媽在網路上的各家租車公司比價過後,
覺得Avis的Saab W-95價格與車內空間還算適合,
於是爸爸就去Saab汽車代理中心實際丈量一番,
確認放得進四個中箱之後,便上網預訂車子。
因為瑞典租車較便宜,所以我們選擇在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取車,
從斯德哥爾摩搭乘詩麗亞遊輪到赫爾辛基,
往北一路開到聖誕老人村,再往上到挪威北角,
最後回到馬爾摩(Malmö)還車之後,
才從瑞典的Helsinborg搭渡輪到丹麥的Helsingør。
雖然造訪了四個國家,
實際上只有在瑞典、芬蘭和挪威三國開車,
進入丹麥之前,爸爸就把租的車還了。
本來我很想去冰島,但媽媽說機票和食宿都很貴,
我們存的旅費不夠支付,而且旅行天數也不夠分配。
像丹麥只停留了四天,因為它比較靠近德國,
以後有機會還可以從德北開車過去,所以就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挪威。
挪威真的值得多花一些時間停留,實在是太美太壯觀了!
回想從卑爾根到奧斯陸的那一段路,
因為媽媽估計錯誤,以為幾個小時就可抵達,
後來發現距離實在太遠,於是想在中途找地方住宿休息,
但爸爸堅持當晚一定要趕到奧斯陸青年旅館。
中午在超市買午餐時,請人打電話到奧斯陸的青年旅館確認保留住宿,
旅館經理認為我們一定得超過半夜才到得了奧斯陸。
當時為了滿足我和LULU欣賞峽灣美景的要求,
捨棄較快速的公路,沿著蜿蜒曲折的哈丹格峽灣前進,
結果害爸爸從中午開車開了十個小時,
這段時間只在中途休息半小時,一直到晚上快十點才到青年旅館,
抵達時,櫃檯經理對著爸爸豎起大拇指說:「太厲害啦!」
行程中除了斯德哥爾摩和哥本哈根各住三天沒開車之外,
這趟北歐之旅實際開車的距離將近
這麼長的旅途中,我們下車玩得好開心,拍照拍得很高興,
一上車就舒舒服服坐著休息吃點心,
只有爸爸還必須打起精神開車,真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