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來臨,寫了〈給母親的一信〉,參加台北松山寺舉辦的母親節徵文活動,獲得第三名。緬懷母親,感動了評審,是2025年最美的事。
親愛的媽媽:
您好嗎?
每當新聞媒體報導,大街小巷張貼母親節活動的訊息,那塵封的一幕往事便自腦海浮現,心糾結起來……
六o年代,我從專校畢業,進入職場領了第一份薪水,歡喜的帶媽媽進城逛街。母女倆像劉姥姥進入大觀園,來到中壢市的遠東百貨公司。我們居住在鄉下,經濟小康,生活一切從簡。首次來到百貨公司,繽紛亮麗的專櫃,琳瑯滿目的用品,讓我大開眼界,您畏縮的神情中流露著驚奇!
一樓逛完,我帶您搭乘手扶電梯準備上二樓參觀。我走在前面,踏上梯板,以為隨在身後的您會跟著做同樣的動作。電梯就要上達二樓,要抬起腳踏上樓地板,忽略提醒您抬腳的關鍵動作。料是您的腳ㄚ頂到樓地板,身體踉蹌;當我轉身,只見您像球一般的滾下階梯去!迅雷不及掩耳,我跳回逆向而來的手扶梯,蹲下身扶起了您,方提醒電梯上到樓地板時要抬腳,才安全的踏上二樓的樓地板。我不安的打上到下的端詳您,面容扭曲、臉色脹紅、身體顫抖著;伸手撫摸您,希望受到的驚嚇減緩;驚魂甫定後,您囁嚅著說:「恁敗勢 (很不好意思) !」;我歉疚又心疼到達極點!
我們生活在鄉下,田地、菜園像天地間的寬闊,種田、種菜、做家事像日升日落般尋常。您守著大自然過著簡樸的生活就能安然。
您逝世後,我懷著思念的心情整理留下的遺物。一件毛料短大衣,是您陪嫁的唯一有價值的,退色、皺褶著存放在櫃子底。
我喜愛讀書,國中三年總是日以繼夜讀到深更。冬季,鄉間空氣冷冽難以禦寒,您拿出僅有的、正月回娘家才捨得穿上身的一件毛料短大衣,披在我的身上;毛毛、蓬鬆的質料使我的身子和心裡暖和了起來,繼續陪伴我耕讀,直到專校畢業。就業有了收入,我學習織毛衣、買毛衣、買毛大衣回贈與您,希望毛毛、蓬鬆的衣服能溫暖您的身體,守住您的健康。
眼前衣櫥裡一件件的毛料衣物,有上衣、背心、長短大衣、長褲、圍巾,還有帽子、皮包等等。無意間打開衣服的鈕扣,吊牌垂掛,上面有歲月流逝的泛黃…一櫥子的衣物,您還是保留著等待著正式外出才捨得拿出來穿上身的呀!媽媽,您一生樸實、節儉,讓我多麼尊敬,卻也多麼的不捨!
爸爸變賣了田地,我們的家從農村搬遷到城市,無須再種田、種菜,勞苦的日子結束,您卻老了。我現在已經退休,時間充足日子清閒還有一些積蓄,好日子開始,而您卻走了…
一份因緣,我接觸了人間佛教,星雲大師提倡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還有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讓我身心變得柔軟有同理心,懂得利己利人關懷萬物;生活中融入了三好四給並且實踐,深受法益,十分歡喜。佛寺、道場經常舉辦法會,我學習讀經唸咒,體解生命不息,生生世世循環;認識因果為重,修福還要再種福。我為祖先和您立牌位超薦,祈求佛菩薩加持賜福,離苦得樂,蓮品增上;引領媽媽在西方極樂世界,輕安自在快樂逍遙。
七0年代在新屋鄉大坡村的住家。我訂婚的日子,照片的右方是爸爸、媽媽和姪子尚儒。媽媽為了我的訂婚特地添購一件洋裝。
我結婚了。就讀富岡國中的恩師曾現澄老師是我夫妻的媒人,也是先生的舅舅。照片左邊是我的婆婆。
大喜結婚日。婆婆、恩師、我同先生、爸爸和媽媽。爸媽臉上流露出難得的笑容。
偕同父母同遊的次數屈指可數。達鴻開車,我們到陽明山一遊。
在王陽明生生銅像下合影。
這一天我們到北投公園遊玩。
女兒讀小學中年級了。
兒子讀小學低年級。
在我的原生家庭,爸爸是太陽,媽媽像蠟燭,父母能同框十分難得,彌足珍貴。父母不奢求錦衣玉食,三代一同出外走走逛逛,給他們永遠的快樂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