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種活動,可以讓民心沸騰而且大團結? 唯一的答案是運動比賽。
世界杯棒球賽,亞洲杯棒球賽,或美國大聯盟,美國NBA...,有哪一些不是能振奮人心,跨越藍綠 ?
我們還有沒有 也能振奮人心 ,但長久 被忽略的運動? 當然 有,射箭 ,高爾夫 ,我們的確有著世界級的人才 ,即使每項只有三四人 ,但是 ,就像裴勇俊一樣,如果有 完美的配套方案, 這些 運動 明星,都有帶動龐大商機的能力 。
很可惜,這 些項目 都處於自生自滅 環境中。體委會頂多是多分配一些輔助款,讓袁叔琪等好手有充裕的訓練經費。但是 ,她們 空有一身武藝,要等四年一次的奧運 才端出來用一用。
聰明的政府,會搭建許多運動的舞台,鼓勵運動單項協會主辦大型比賽,要帶動大企業來贊助比賽,更要在稅賦上給予優待。目前,金控公司是免稅的,一些高科產業是免稅的,但是,在一些足以提倡正當社會風氣的文化 及體育活動,完全沒有優待 。
百業蕭條,唯有政治口 水擺第一。看得民怨沸騰,藍綠對決。付出慘痛的代價。
多年以前。我在上海路過一間體育館,裡面傳出萬人大合唱,"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莫回呀頭..." 非常震撼 。我很好奇 的問道 是什麼演唱會 ?
結果,是世界女排大獎賽,現場數萬觀眾為女排加油 ,全體唱起 紅高樑 。多麼過癮的一件事 。彼 時 ,他們的經濟尚未起飛 ,百姓生活 仍苦 ,但是 ,好的運動競賽,不必高檔的演唱會,就可以讓 他們 滿足 而驕傲。
十數年前,亞洲杯棒邀請賽在台舉行 ,曾刻意把時間移到十一月下旬,就是為了沖淡選舉的激情話題,事後 ,也達到了效果 。
然而,這些工作都不是立竿見影的。一定要有長期的耕耘,及長遠的規畫。今年底又逢選舉,執政黨想不想 把 NBA開幕戰 拉到台灣來舉 行 ? 有沒有氣魄 把美國LPGA的閉幕戰拉到台灣?
很抱歉,那些事起碼都要在 一年前定案,現在談為時已晚。 如果吳淑珍願意把她的影響力 ,用在這方面,一句話 ,一家金控公司認養一場國際大賽 ,郭台銘要把多少 世界矚目的熱門運動搬進台灣 都可以 。
振興運動休閒產業,是一個比金控公司整併都還要簡單的工作。能照顧到的人 ,能聚集的人心,絕對會比 2100 還要多 。台灣要轉型,人心化憤怒為祥和 。一首動聽的歌,一場扣人心弦的比賽,都很值得投資。政府不必去參與,只要在政策上予以方便及優惠,效果遠超過數十億的公投,遊行,示威。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Wang J2006/06/19 09:46回: 孫立人粉絲
大家多寫一寫最感動的球賽,讓我們的政府領導人來感受一下,運動競賽帶來的美好時光。
棒球 籃球是台灣最熱門的運動。是許多人共同的回憶。
上月我寫了一篇女籃退休國手的報導,裡面提到了亞東五虎,她們退休已三十年了,但仍擁有廣大粉絲。 沒想到,那篇文章竟是我這十年來讀者回響最熱烈的一篇報導。每天有人打電話到報社 問她們的聯絡方法。直 到昨天 都還有人來電詢問。
運動是最好的語言。台灣明明沒有足球狂,但在世足賽期間,一樣瘋得起來。我的辦公室每天人聲沸騰,好久不見這樣的熱鬧,真好 。
- 4樓. Wang J2006/06/19 09:38聰明的企業把團康當重心
近年來,許多企業舉辦員工運動會。內容很簡單,就是一些門檻很低的趣味競賽,讓大家都有勇氣參與。
部門同事,親子同遊。凝聚每一個小家庭,再共同凝聚一個大家庭。許多有成就的老板,都會講著同樣的話: " 我有 兩千個家庭 要照顧,一定要好好的拚。"這樣的心情,員工怎會不拚 ?
日前聽到一位小學畢業的小型企業老板,他從白河來台北闖天下,二十六年,白 手起家,今天有二百多員工,業務已發展至大陸。他也很欣慰的說 :" 我有兩百多個家庭要照顧,一定要努力 ..."
在民間,聽到許多這種感人的聲音。但是在公共議題中, 我們沒有 員工運動會,我們可以 輕而易舉參加的活動,竟然是示威抗議活動 。
- 3樓. 孫立人的粉絲2006/06/17 21:01那美好的時光
不記得是74還是76年,旅美華裔籃球好手張嗣漢(現為「好市多」總經理)返國加入中華隊,壯碩的體格、美式強力籃球打法,中華隊的戰力立即獲得明顯提昇;在打敗日本後與南韓決戰那場是在晚間熱門時段進行,電視台還立即實況轉播服務觀眾。
當時我騎機車想自台北趕回桃園觀音的營區提前回營收假,目的就是要看這場精采好球。中途到內壢時,球賽即將開始,當即決定找家電器行,以店家向外播放的電視觀戰,沒想到縱貫路台一線上的過路客,竟也不約而同的下車駐足觀戰,只見當時馬路上人潮層層疊疊,隨著每一個好球而歡呼!
那沒有分彼此、省籍、立場,萬眾一心的情景,不知何時才能再回復?
讓英雄蒙塵,日後就不易有英雄! - 2樓.2006/06/17 12:00回顧起來
五六年級的我們,算是台灣人中最幸福的一代了! - 1樓. Wang J2006/06/16 19:21槍口對外
老球迷應該很懷念,瓊斯杯籃球賽時,中韓對戰、中日對戰。
槍口對外,全國同心。打敗日本鬼子、痛扁高麗棒子。那間沒有燒掉的中華體育館,是四五年級同學共同的回憶。為了一場中日對戰的門票,許多球迷前一晚就來排隊,把中華體育館繞了兩圈。
有中華體育館時,附近居民可能嫌吵,因為,觀眾的叫好聲,陣陣傳出館外 。隨著一波波快攻,掀起的聲浪,會讓沒擠進場的人急壞了。
中華體育館燒毀,一個時代結束了。那附近,像死城一樣 。
寂靜了十數年,南京東路四段因為小巨蛋又復活了。演唱會、球賽,慢慢恢復了台北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