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啟示錄】一個部長產生之後
2025/09/19 10:02
瀏覽3,802
迴響0
推薦14
引用0
感恩《金門前鋒報》114/10/16及同月30日於第192.193期堅守正義.惠予刊載
我國現行規制,中央各部會首長乃政務官,由總統任命之,所有部會首長的特
任職階都是平行的,不因其組織的龐大或微小甚至重要性而有所區別;而一般
由國家考試錄用的常任文官,終其一生頂多就是晉升到常務次長(俗稱「副部
長」)已達巔峰,謹先闡明。現在,金門出了位三十歲的年輕(甫成立的「運
動部」首任)部長,這是浯島開天闢地以來,史無前例非同小可的大事!主角
李洋是我精忠衛隊原七海內衛李開湖老弟所產出(此際,古寧李氏宗親無不異
口同聲讚曰「李氏出品,必屬上乘」),看來唐高祖李淵的後代堂號「隴西」
此一支派「橫空既出,誰與爭鋒」!可謂光宗耀祖大放異彩榮顯史冊,洵不同
凡響)。
開湖伉儷歷經千辛萬苦甘冒培育後代風險所創造的亙古奇蹟,諸多新聞媒體持
續多有報導,惟鍛就成功光彩的背後,究隱藏著多少的辛酸?以及支持其奮勇
另闢蹊徑東山再起的雄心心路歷程,又豈為多少外人知者?有道是「心事那沒
講出來,有誰人會知?有時陣想要訴出,滿腹的悲哀…心愛你那有瞭解,請你
著忍耐,男性不是沒目屎,只是不敢流出來…」(引沈文程七十一年流行台語
歌曲《心事誰人知》歌詞)—有鑑於此,昔日我隊同僚見面時多有期老朽能秉
春秋之筆,毋做錦上添花之行,囑續為【大內啟示錄】再闢篇章,週知鄉親,
聊為惕勉兼勵來茲之意;緣託付懇切,盛情難卻,爰為野人獻曝之舉,是為序
。
* * *
為便利廣大鄉親閱讀,我們儘量以口語化敘述。
故事得從做父親的開湖說起,他是在六十六年十一月金門士校受訓的,與我入
伍足足相差六年半;雖然軍校不同,又據我寧中同學(原鄉公所課長退休)李
沐龍稱「開湖小學讀的是古寧國小,嗣因家庭遷移關係,國中讀的是湖中」,
但他進邸受訓較晚,加上年齡差距,故稱其為「老弟」是綽綽有餘的。
先在官邸服勤兩年績優,六十九年獲衛隊保送憲兵學校專修班第四十一期(
七十年班)受訓一年,以第一名優秀成績畢業〈經查開湖原是金門士校該
期的佼佼者〉,榮派七海官邸執內衛,也曾奉調至慈湖陵寢護靈,再於大
直官邸出任分隊長。隊上編制分隊長是上尉職缺,再上去是區隊附以及少
校區隊長;丁隊長到任後積極暢通軍官升遷管道,倘隊上一時無缺,得調
往警安組佔缺發展,一般熬到中校屆齡退伍應非難事。然開湖卻是以上尉
退伍的,這種例子極少,除非家庭因素自願退離,或是犯錯、品德操守有
問題被逼退伍〈以開湖入邸後績優表現,上列因素均可排除〉。相信他保
送官校的初衷,絕對不是只幹到尉官為已足,如此半途而廢的。後來輾轉
得知,他在區隊的上司S君常有意、無意找碴,明顯有排擠行徑,S君俺是
了解的,才具平庸卻擅長拍馬,是典型的「看上不看下」的小人得志嘴臉
(記得其往專修班受訓期間,每逢假日不忘透過公家總機打電話到七海指
揮所來向劉副隊請安,以示不忘長官栽培,阿諛奉承巧言令色是其擅長,
經常如此惠而不費、有異他人的無恥行徑,自然博得長官歡心,自不在話
下。怪不得昔日在201據點任衛士時,常於邸前北安路違規狂飆機車,以
及休假返金違反國防部三令五申「禁騎機車」之規定,在中央公路飆風再
起,摔得鼻青臉腫〈於今臉面額頭猶留疤痕〉,返營收假竟然未受懲處;
而同期王O明一部機車卻差點被劉副砸爛,差別待遇可見一斑),其當初
爭取保送專修班也只不過早開湖一年。都說「老鄉遇老鄉,兩眼淚汪汪
」,它原是表達了同一個家鄉的人在異鄉相遇時,由於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會感到分外親切和感動,甚至流下眼淚;而此處為何淚汪汪?不過是被欺凌
,淚總往肚裡吞啊!吞忍久了熬到規定年限只好走人,人生苦短,何苦度
日如年?開湖既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憲校專修班,又一度為衛隊拳術教官,
可謂集允文允武於一身,自是奪了其上司的光彩,乃不能見容於那樣小肚
雞腸的卑劣老鄉;似乎應了昔日俺在集訓區隊,老鄉呂漢忠區隊附常說的
一句話「不遭人忌是庸才」,不但在漢忠哥身上,也在開湖這裡不幸得到
驗證。
七十五年開湖退伍轉業至中央銀行駐警隊任職,雖然軍官轉任優先充任幹
部職,但臨退前終能熬到副隊長職,足見其實力還是能遇到伯樂還其公道
,天理昭昭報應不爽。不禁想到早期有衛士退伍,前往應徵該行駐警,據
說平素宿舍內務整理,棉被規定要求疊的跟部隊一般標準,未上崗哨人員
得打八極拳,一聽很多人覺得既與部隊大同小異,何苦來哉?遂望而卻步
,放棄機會。而彼時剛退伍的開湖已然做好破釜沉舟、東山再起的準備,
改了名「峻淯」,就像抹去過去的屈辱,一切得重頭做起的宣示決心,二
度就業、養兒育女,家庭擔子,仔肩沉重,任重而道遠,現在總算熬過來
了,天道酬勤的美滿結局固然令人稱羨,而甫退伍面臨的工作(心理調適
)與家庭(經濟、培育)的壓力,又豈是人人可以輕易決斷、從容安然為
之者?以前,鷹勾鼻劉副最喜歡引用一段課文曰「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
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引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勉
勵訓誡我們,還說,聽其幼子背誦課文多遍,自己幾乎都可倒背如流了,小孩
還沒背順,有恨鐵不成鋼的味道云云。姑不論此段是否蘊含國父孫中山當年所
提倡的「知難行易」學說,吾黨人士首當遵行,惟對於該文意能劍及履及、落
實篤行者幾希。試想古今多少家庭對子女培育多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遐
想,最終大致落得「有夢最美」而已,並沒有達成「人中龍鳳」之奢想;君不
見,當今社會,家庭經濟環境稍微許可者,從小由著兒女的興趣學各種中西樂
器、學舞蹈、學各式各類體育運動…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補習費、置材費、服
裝費以及來回交通費等等,委實所費不貲,結果到底培養出多少音樂家?舞蹈
家?國手運動員?我們僅能客觀地說:能夠培育有成者占比極低。既然成功機
率低,最後僅能落得讓孩子圓其興趣、有個愉快的童年罷了。為何特別說是童
年呢?蓋一進入國中的少年階段,升學主義掛帥,都妄想兒女們能考個好高中
,為進一步考一流的大學系所鋪路,以便將來謀得一份理想的職業工作,一般
不都是這種思維嗎?至於那些一時由著子女興趣妄想培育其成為音樂家、舞蹈
家、國手級運動員…者,總被歸類為旁門左道,畢竟犧牲甚至放棄一般學業去
搞那些技藝成功率低、風險極大,甘冒此等風險者占比相對甚低。我們從電視
特別報導以及相關新聞媒體文字敘述,從而認識到開湖在新的工作壓力下,猶
孤注一擲以孩子前途為賭注,寧冒孩子非常可能耽誤一般正常學業、影響升學
管道之學程風險,鍥而不捨為子女尋找適合羽球發展所設之體育專班的學校,
無論遠近辦理轉學,最終成其所願一路過關斬將完成學程,這不是一般人可以
做得到的,所以特別佩服其精神勇氣。至於平常的演練技能、參加多種比賽累
積經驗,但凡是運動員們必須的生活日常,別人也可以努力如是,但是都在戮
力於音樂舞蹈體育等等的莘莘學子們幾人能成其所願?所以李洋終能在國際間
大放異彩,奪得兩次奧運金牌榮耀,我以為做父親的李峻淯能在起初的轉換跑
道重起爐灶的生活壓力環境下,甘冒風險做賭注,其惟孤注一擲的奮勇堅持到
底、決心毅力支持無以致之,故厥功至偉。
眾所周知,投資經濟學上有所謂的「風險理論」,也就是風險程度與獲利大小
成正比,風險越大者,獲利相對越大,所以有所謂「富貴險中求」一說。君不
見今年美帝川普掀起關稅戰的滔天巨浪,全球股價崩跌慘遭吞噬引發股災哀鴻
遍野,其中以其言論之激烈造成四月七日前後的崩盤式殺跌最為慘烈;那時候
的股價被形容為「下刀子」,當時敢於去承接的,卻有可能接到寶刀。記得台
積電被封為「護國神山」,股價曾重摔到816元,截稿的九月十二日來到1260
元,試問漲了幾倍?迄同日,台股大盤也頻創史高收達25474.64點,聖經說「
崩跌最慘烈時敢於承接者有福了」,曾幾何時,一夕之間川普由魔頭變財神!
其實教育不也是一種投資事業嗎?端看您如何投資,身為家長者敢於冒大風險
堅持到底者畢竟少數,因為少,所以可貴,值得吾人深思。
中華民國史上最年青的部長產生了,兩度摘取奧運金牌立有戰功的光環起到關
鍵性的決策作用,當然出任部長的貴人在總統,殆無疑義;而一路堅持為兒子
掃除障礙始能完成摘金偉業者,當是始終充當堅實後盾的竣淯已如前述,更無
疑義。倘使做父親的當年仍留在軍中發展,應無充分時間可以如此培育出這樣
的一流國手,這也是毫無疑義的,所以追溯到源頭,竣淯的貴人無疑是老鄉S君
?
據說佛教發源地的古印度流傳著很有智慧的四句話:
1.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
2.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
3.不管事情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
4.已經結束的,就已經結束了!
綜合上述,後來被賦予定義稱「逆增上緣」。因為「逆增上緣」,本案S君似乎
受到了抬舉,乃始料未及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