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冬日終曲丨溪君
2025/02/21 11:19
瀏覽542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一年從春開始,走過夏秋,最後走到冬,便到了終點。人間苦難無數,當苦難走到盡頭,會發生什麼?世界的始和終是什麼呢?

冬天,無疑是四季之中最為靜且孤絕的時刻。在冬天,春的鳥語,夏的蟬鳴,秋的葉落——那些聲息都消失無蹤。氣溫驟降,草木凋零,千里冰封,萬靈潛藏,大自然的生命在這寒冷的季節中陷入了沉睡。這種孤絕不僅體現在自然界的沉寂中,更是深深烙印在人類蘆葦般的脆弱中。

24歲時,文森·梵谷在阿姆斯特丹學習神學,敏感的他在給弟弟西奧的信中寫道:「冬天對於任何人來說都不容易,我們家的人也不例外。」不錯,人類的衣食住行在冬天全都受到阻礙。在過去的農耕社會,因為冬天不事耕作,不收成果,人們只能依靠秋天儲備的糧食度日;若餘糧不足,凜冽的冬風便會帶來饑餓的威脅。

嚴寒時候,原本單薄的衣物無法抵禦寒冷,非得把自己裹成熊瞎子不可。你若住在杜甫先生的破敗茅屋裡,整個冬天怕是擺脫不了挨凍。遇上風雪交加的日子,萬徑人蹤滅,一片白茫茫大地,逆風行路變得難上加難。

到了現代社會,即便室內加了暖氣,安了空調,室外卻仍舊寒風呼嘯。君不見街市上,外賣員們下跨電動馬,身穿厚大襖,頭戴安全冠,手戴皮手套,下穿皮褲子,走街串巷,且須兼顧與演算法博弈,討生活之艱辛,較之農耕時代,未減分毫。

外在的肉體飽嘗冬的侵襲還不是最殘酷的,當內裡的精神也遭受摧殘,那是頂難以忍受的。被朝堂放逐到永州的柳宗元,形容枯槁,形單影隻,一身破舊青衫,內心苦悶到極點,只好淺吟:「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耗盡心力吟唱完,天地仍舊萬籟俱寂;此情此景,何等靜默,何等嚴酷。

如果柳宗元是基督徒,多半會發出這樣的哀嚎: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這種孤寂不禁讓我聯想到最後的晚餐過後,曲終人散,門徒們紛紛跑路,徒留祂一人獨自面對十架的苦難。冬天,不單單是大自然的「受難時刻」,也勾勒出人類靈魂最深處的苦厄和試煉。

東漢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裡提到:「冬,四時盡也。」單看「終」字,右半邊便是「冬」字,「冬」的本意也是「終」;一年時間從春開始,走過夏秋,最後走到冬,便走到了終點。人間苦難無數,那麼當苦難走到盡頭,將會發生什麼呢?

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發生在寒冷的冬日,而非炎熱的盛夏。大雪紛飛之中,她點燃一根根火柴,在微弱的火光中,先後短暫地看見了溫暖的火爐、噴香的烤鵝、光鮮的聖誕樹、慈祥的奶奶。然而,小小火柴帶來的希望瞬間就熄滅了,一切都在嚴寒中轉瞬即逝,幼小的生命也走向了終點。

冬天的色調是冷鬱的,一年的苦難彷彿在這時被清算。除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經受不住冬天的寒冷,記憶中,本家的諸多老人也易在這時病逝。冬天,宛如最黑暗、最沉默的午夜盡頭,亦是靈魂最哀傷、最淒厲的終曲。生命好不容易挨過苦難,卻迎來了死亡。

死亡,便是冬日終曲的真相嗎?

不,斷乎不是!

祂在十架上受難死去,三日後復活了!祂以復活的大能宣告——遭受寒冬般的苦難,卻於冰凍的土壤中孕育出忍耐的種子;種子安然等候豐盛的春天,期待到那時破土而出,長出堅毅的嫩苗,在等待中滿懷盼望!復活,才是冬日終曲的真相!

我們再用另一種眼光看待賣火柴小女孩的結局,這個童話不再是徹頭徹尾的悲劇。小女孩雖然結束了地上的悲苦生命,卻回到了一個更美好更溫暖的地方,在那個地方沒有饑餓、沒有寒冷、沒有痛苦、沒有悲傷,小女孩和她的奶奶永遠在一起。有經文為證:「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21:4)

原來,童話裡的那個遙遠的地方真實存在。於是,再寒冷的冬天也不覺得寒冷。

文森·梵谷在人世度過的最後一個冬天裡,寫信給弟弟西奧:「在我生病的時候,降了霧,化著雪。我在夜裡起床觀察鄉村景色。我從來沒有見過像這樣動人的、充滿了情調的景象。」

在生命即將落幕的時候,梵谷還能看到人間的美麗,那是顆何其美善的心靈啊!梵谷早年懷揣著「撫慰世上一切不幸之人」的夢想,自費前往礦區,與貧窮礦工同吃同住,並向他們傳講福音。他自己衣衫襤褸,三餐不繼,卻願意傾囊相助,以自己的薪資周濟他們。當礦坑爆炸時,梵谷甚至冒死救出了一個重傷的礦工。

「撫慰世上一切不幸之人」,多麼像基督來到世間所做的——把身處死蔭幽谷的人領出來,直領到可安歇的光明之處。身處艱難困苦的人世,我們都會經歷人生的寒冬時分,我們都需要被安慰被拯救。

願聖靈的火,融化靈魂的堅冰,溫暖世上孤苦落魄之人。因著祂的救贖,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祂所應許的,冬天終將過去,春天必會來臨。

《小羊詩歌》中有一首讚美詩,名為《陪我走過春夏秋冬》,歌曲中這樣唱道:「祢說會陪我走過春夏秋冬,疼我,引導我,保護我。」每每聽到此處,念及哪怕暫處靈裡的冬天,祂也會陪伴我們,我煩躁的心多能歸回安息。

祂自己曾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終。」(啟22:13)如此看來,冬日終曲,真正指向的不正是坐在白色大寶座上的那一位嗎?是啊!你我在世,都在靜候猶大獅子在終曲之時的到來,期盼祂帶來一個更榮耀的春天!

有祂同在,便無所謂終曲。春夏秋冬,迥異四季,都有著獨特的意味,在受造之初,無一不被祂視為美好。在這個四季更替的世界裡,祂與我們同在,賜予我們面對春夏秋冬的勇氣與盼望。在祂裡面,每一支終曲,都是新生的序曲。

(此文感謝沈迪儕,一年前,他曾給我啟發和鼓勵。)

-END-

作者簡介

溪君

左手影像,右手作文。尋求以神為中心的生活美學,家有愛音樂的可愛嬌妻。賴祂憐憫,最近出版了第一本長篇小說《你要去哪裡》。

圖書推薦

《天國的影響 上帝的時間》

莫非 著

超越,

不只活在此時、此刻、

這一個地方,

而是會問,

我、你、他,

在這世上

所做的每一件事,

是否都有

天國的影響和意義?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7

北美:gcwmi622@gmail.com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