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將軍曉暢軍事卻眛於政治,他的招尤,一半咎由自取,他那種現代美式軍人作風,廁身半封建半軍閥的國民黨軍人群中,不但沒有警覺性,還自我感覺良好,其不招尤幾稀。
谷正文;一個同流而不合汙的情治高階人員,由他口述,黃正明執筆撰寫的「谷正文將軍回憶錄」中,敘述他自一九五零年開始,一直負責偵辦「孫案」的經過,來龍去脈,非常詳盡。他還在各種公開集會場合,一再說明「孫立人案」的確是冤案,而被設計製造的「郭廷亮等匪牒案」,也是為了誣陷孫立人才製造出來的。(沈著孫立人傳第967頁)
蔣先生於一九五零年三月一日,臺北複行視事,也就是恢復總統職權,任命陳誠為行政院長,周至柔為參謀總長,孫立人為陸軍總司令,兼臺灣防衛總司令,同年三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時,正式宣示就職。
比照谷正文將軍的敘述,不是很矛盾嗎?一面偵辦孫立人,一面又委任孫立人擔當重要軍職。這是平常人的庸俗看法,把它放到政客的眼中,正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也。這個時段的國民政府,可說已成了一隻落水狗,窮途末路,放眼國際,已舉目無親。一九四九年八月五日,美國政府發表白皮書,停止對國府的一切援助。國府欲待獲得美援,只能仰賴孫立人將軍與美國政府的私人關係。
一九五零年二月上旬,美國西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白吉爾(Adm. Bulger)中將來台訪問,由孫立人陪同參觀鳳山新軍訓練,白吉爾看到新軍士氣高昂,軍容壯盛,大加讚賞。他在與孫立人談話中,問國軍現在缺少些什麼裝備?孫回答說:「當前部隊最缺乏的是野戰炮」。白吉爾說:「原來美軍存有二四O門一O五流彈炮,炮彈四萬發,運載車輛大小有三百餘輛,打算要運到上海供應國軍的,現正不知如何處理,可以交給你使用。」孫當即問道:「要不要辦什麼手續?」白吉爾說:「你開一張收據給我就行了。」(沈著孫立人傳第564頁)
從這一情節中看到,孫立人將軍受到美國政府及官員的信任,遠遠超過國民政府及蔣氏本人,這損及蔣氏的自尊,同時激起對孫立人將軍的進一步惡感。更使蔣先生刻骨銘心的,是孫立人將軍的東京之行。
一九四九年初,上海快淪陷時,盟軍遠東統帥麥克阿瑟對臺灣前途極表關切。他的立場也是「反共、保台、棄蔣」。他認為孫立人是一位有才能而英勇的將領,倘授予充分的權力及適當的裝備,他能夠擔負保台的任務,於是派其得力助手情報處長韋洛比(CharLes A. Willonghby)將軍專機來台,邀請孫立人同機赴東京,與麥帥商談防台大計。孫將軍說:「他須先請示蔣公。」孫將此事呈報東南軍政長官陳誠將軍,轉呈時在澎湖的蔣總裁(應為奉化溪口之誤)的核准之後,於二月十日,麥帥第二次派機來迎,孫立人攜帶著陳誠將軍一月卅一日寫就的致麥帥的中英信函飛往東京,隨從參謀曾日孚少校隨行。
麥帥見到孫立人,對臺灣防務表示十分關切。麥帥告訴孫說:「大陸快將失陷,國民政府勢必垮臺,美國對他已不存多大希望,但美國不能讓臺灣這艘不沈的航空母艦為中共奪去,所以有意要請孫將軍負起保台的責任,而由美國全力支援,要錢給錢,要槍給槍。」
孫立人將軍的答覆是,他是忠於蔣總裁的,不應臨難背棄,他將請示於他,在他的指導之下,挑起保台重任。孫回台之後,就將麥帥交給他一本密碼和會談詳情報告陳誠將軍,請陳轉呈蔣總裁。
陳誠獲悉孫立人與麥帥會談內容之後,即於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四日,自臺北飛赴溪口向蔣公報告。(見沈著孫立人傳第697-698頁)(待續)(作者為陳大權,現居美國紐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