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多那太羅 / 唐納太羅
2010/06/17 21:22
瀏覽1,681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多那太羅( Donatello,1386年-1466年12月13日,本名Donato di Niccolò di Betto Bardi),15世紀義大利佛羅倫斯著名雕刻家,文藝復興初期寫實主義與復興雕刻的奠基者,對當時及後期文藝復興藝術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生平

早年生平不詳,小時就已學習 銅雕 , 17歲便加入當時著名雕刻家吉貝柏提(Lorenzo Ghiberti)工作室學習。

中期嘗試將古典風格融入自身的寫實風格,此時與米開羅佐 (Michelozzo di Bartolommeo)共用工作室,製作了許多大型陵墓或建築物雕像作品。

1443年,多那太羅前往帕多瓦,此時期為其創作規模之頂峰。晚期於1454年返回佛羅倫斯後,因藝術氣氛已改變,多那太羅的自然風格與現行優雅雕琢的風格已不相符合,故只能居於席耶那做創作,在聖羅倫佐教堂的兩件銅質浮雕作品即為其晚期的典型作品,可惜至其死前仍未完成。

作品

早期作品《大衛》銅像,即有精巧優雅的風格,並以對寫實風格有所注意。《聖喬治》雕像則清楚展現其實體逼真的動態感。《聖喬治殺死毒龍》浮雕,首創平雕法,雕面很淺,但透過浮雕表面微妙的起伏控制光線陰影的對比,卻能表現出如鑿子作畫般驚人的深度及多變的層次感。

中期作品《希洛德之宴》 (Feast of Herod)銅雕及在建築物背景上所做的浮雕,具有符合透視學的線條。《土魯斯的聖路易》則是較具有古典風格的作品,線條較柔和細膩。而此時期多那太羅的淺浮雕,則顯現出強烈的遠近法;但在《愚者》(Il Zuccone)和《哈巴谷》(Habukkuk)兩項作品中,又恢復至明暗光度對比、線條顫動的形式。而1443-1444年間製作的《大衛》銅像,光線明暗交錯複雜,是其最富古典主義之作,也是文藝復興時期最早的獨立大型裸體雕像。

1443年為安東尼大祭壇製作的《聖母子與聖徒》(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s)巨型雕像群,是由大理石或銅質混合製作成的一組淺浮雕及獨立雕像,除了有中世紀祭壇的莊嚴虔敬氣氛外,也表達出多那太羅的宗教哲學。而《格太梅拉達騎馬像》(Gattamelata)為文藝復興時期首次以羅馬人表揚英雄騎馬造型創作的作品,為騎馬雕像的始祖。

而其晚期木雕作品《聖約翰像》及《瑪格達琳像》 (Magdalene),以深刻表現人物心理為特色,雖然較於嚴厲、複雜艱澀且深沉自省,但其豪放的表現力曾震驚佛羅倫斯。

大衛

大衛 (David) ,由多那太羅於 1420年至1450年間製作的圓雕。這是一件早期文藝復興的作品。

 博物館中的大衛像

簡介

這是多那太羅早期的作品,是銅製的人像,有精巧優雅的風格。作為圓雕,沒有貼著牆,又沒有穿衣服,很優雅,又很獨立。圓雕創作來自希臘、羅馬。

作品的主角大衛是打敗巨人哥利亞的英雄。他面露微笑,有勝利的心情,安然地站著。他腳下的是巨人哥利亞的頭。

隨後其他優秀的大衛雕像是由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等人製作的。作為一件裸體的作品,美第奇家族接受它的原因可能是一種人文主義在英國及美國也有這像的複製品。

[摘錄整理自網站資訊]

有誰推薦mor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