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計:
關於美白,您不可或缺的小知識!(上)
-基本知識及標準治療篇-
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 主治醫師 俞 佑
夏天到了,時序也即將進入戶外活動的熱門季節。面對高照的豔陽,想要享受夏日卻又愛美的您做好準備了嗎?
美白,首先要從黑色素的故事說起
黑色素是讓人又愛又恨的皮膚主成分之一。黑色素是天然的防護罩,它的存在讓人體對於陽光中的紫外線有了保護的能力。若沒有黑色素,人體很快就會因為紫外線的傷害引起皮膚癌和急速的皮膚老化呢!然而,對於我們東亞人種來說,女性崇尚白皙的肌膚已經成為文化中根深柢固的一部分。我們黃種人的膚質,受到陽光的照射,很容易就會曬黑。究竟我們要如何與黑色素和平共處呢?
黑色素在皮膚中的旅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以下讓我們簡單來說明:
1. 合成
黑色素合成的原料是一種人體內常見的胺基酸,叫做「酪胺酸(Tyrosine)」。在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中,原料酪胺酸經由「酪胺酸酶(Tyrosinase)」這個酵素進行多個氧化步驟後,合成黑色素。也因此,酪胺酸酶可說是黑色素合成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廠。絕大多數的美白產品都是針對抑制酪胺酸酶的方向來設計的。
2. 輸送
單單黑色素細胞合成黑色素是不會讓皮膚變黑的,還須將這些合成好的黑色素運輸到表皮角質細胞當中,才會讓皮膚顯露出棕黑的色澤。黑色素會被裝載在黑色素小體(Melanosome)當中,由黑色素細胞伸長的觸手末端傳送到表皮角質細胞當中。表皮角質細胞需要Protease Activator Receptor-2 (PAR-2)這個接受器活化後,才能接受黑色素小體的傳送。也因此,有些美白成分是藉由抑制PAR-2來達到效果的。
3. 代謝
表皮細胞有其生長週期,大約是28天。因此,含有黑色素的表皮細胞過了一個月就會被脫皮代謝掉。不過,也有部分黑色素會被真皮層當中的吞噬細胞所吞噬,因而將這些色素帶到皮膚比較深層的位置。如此一來,皮膚會呈現比較藍灰色的色澤,對於外用美白產品的治療反應也會較差。
六種美白的標準治療方法
一般而言,醫學美容在美白方面的標準療法有六大項,以下分別簡述其效用及較常遇見的副作用:
(一) A酸
外用A酸可抑制酪胺酸酶、增加角質細胞代謝速度,且使角質細胞內黑色素顆粒變小,分布變得稀疏。其較常見的副作用有泛紅、刺痛、脫皮,以及美白速度較慢等等。
(二) 麴酸
外用麴酸可以抑制酪胺酸酶,且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效果。常見的副作用是過敏和刺激感。
(三) 杜鵑花酸
同樣具有抑制酪胺酸酶的效果,同時可抑制黑色素細胞的增生、抗氧化以及清除自由基。常見的副作用有發癢、泛紅、刺激等。
(四) 化學換膚
藉由清除掉表皮的角質細胞,達到美白的效果。常見的副作用有:泛紅、產生疤痕、色素脫失、色素沉著(反黑)等。
(五) 雷射
直接以光電產生的熱效應破壞黑色素,最常用於美白除斑的雷射如波長532奈米或1064奈米的銣雅鉻(Nd-YAG)雷射等。雷射效果好,但在使用上也須謹慎小心,常見的副作用如:產生疤痕、色素脫失(色素)、色素沉著(反黑),膚色深的人特別容易有此現象。
(六) 對苯二酚
這是現有退斑效果最好的化學物質之一,本身可以抑制酪胺酸酶,且能抑制黑色素細胞合成黑色素。不過在使用上的濃度也須謹慎,防曬尤其重要。其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刺激感、色素脫失、接觸性皮膚炎、褐黃病(ochronosis)等等。
五種你不可不知的重要美白成分
(一)維生素C
ü 具有多重抗氧化效果
ü 與銅離子結合,抑制酪胺酸脢的活性
ü 純化後的左旋維生素C(L-ascorbic acid)效果更佳
(二)菸鹼醯胺 (維生素B3)
ü 抑制黑色素由黑色素細胞輸送至角質細胞的過程
(三)亞麻油酸(Linoleic Aicd)
ü 屬於一種不飽和脂肪酸
ü 具抗氧化的效果
ü 抑制酪胺酸脢
(四)傳明酸(Tranexamic acid)
ü 原本用於手術後的止血用途
ü 抑制酪胺酸脢
ü 抑制PAR-2路徑, 抑制角質細胞從黑色素細胞獲得黑色素小體的能力
ü 抗發炎
ü 口服或注射則有引發血栓的風險
(五)穀胱甘肽(Glutathione)
ü 抑制酪胺酸酶
ü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針對以上的研究成果,我們實際的作法有哪些?
(一)柔膚雷射/淨膚雷射
柔膚雷射與淨膚雷射都是用波長1064奈米的銣雅鉻(Nd-YAG)雷射。差別之處在於柔膚雷射會加塗一層薄薄的碳粉,故又名「碳粉雷射」,也有人暱稱叫「黑娃娃」雷射。柔膚雷射光擊發在碳粉上,可以產生第一重的光熱微爆作用,達到類似淺層磨皮的效果。能清除粉刺、清除表殘老廢角質,柔化肌膚上的瑕疵、淨白、外觀上縮小毛孔及減少皮脂分泌。當第一輪的碳粉被擊發完畢後,接著進行第二輪的雷射,也有人暱稱叫做「白娃娃」雷射。這第二重的光熱效應,能刺激真皮層膠原蛋白新生,達到毛孔縮小及緊膚效果。這個波長的雷射光亦能被黑色素所吸收,因此,可以針對角質層中的黑色素,達到均勻膚色、嫩膚的效果。柔膚雷射與淨膚雷射的能量都不強,通常無須塗上麻藥,整體而言無痛、安全、有效,打完數小時內即可上妝,短暫的泛紅很快即可散去,可立即回到工作崗位。
(二)脈衝光 (Intense pulsed light, IPL)
脈衝光與雷射不同,並非單波長、單相位的光束,而是多波長(通常為500-1200奈米),高能量脈衝式的光照療法。脈衝光主要治療的對象包括「黑色素」及血管中的「血紅蛋白(Hemoglobin)」,在極短時間時間產生光熱反應而達到治療的效果。由於脈衝光的波長頻譜較寬,故而可以同時改善多種皮膚問題。其治療適應症包括除斑、消除臉部潮紅、淡化淺部皺紋等。脈衝光治療的目標主要在於真皮層,表皮不太會留下傷害,因此可利用短短的午休時間施打完可立即回到工作崗位。大多數的情形下,施打脈衝光無須塗上麻藥,沒有明顯的疼痛、刺激感。
(三)銣雅鉻雷射(Nd-YAG Laser)
銣雅鉻雷射是最常被應用在除斑的雷射,利用特殊的光波(波長532nm及1064nm)去合化或震碎皮膚上的黑色素。一般而言,較表淺、偏棕色的斑適用532奈米的波長,而較深層、偏黑藍色的斑適用1064奈米的波長,不過仍要視個人實際情況來選擇。應用Q-SWITCH技術,其雷射光在皮膚的作用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奈秒(十億分之一秒),遠小於皮膚會造成熱傷害的時間1毫秒(千分之一秒),可對正常皮膚的傷害減少,但又可達到破壞黑色素的目的。銣雅鉻雷射的適應症包括:雀斑、曬斑、老人斑、太田氏母斑、顴骨母斑、貝克氏母斑、咖啡牛奶斑、黑痣、刺青、洗去紋眉等等。
(四)左旋C美白離子導入(Vitamin C iontophoresis)
如前面提到的,維他命C是強效的抗氧化劑,而純化後的左旋維生素C效果更佳。可抑制黑色素生合成作用,並可促進膠原蛋白形成及防止自由基形成,而達到美白、淡斑除細紋、增加肌膚彈性的效果。左旋C美白離子導入的適應症包括:黑斑、肝斑、日曬後、青春痘預後、雷射治療後色素沉著現象。
(五)麴酸美白聲波導入
利用其微細的機械震動作用,調節細胞膜的通透性,幫助藥物導入,加上熱能作用,能加速皮膚表皮吸收的功能。另一方面,機械按摩作用也加強了血液循環和代謝功能,使缺水或缺養份的皮膚得到補充,而使小皺紋逐漸消失。利用聲波導入儀,將高濃度的美白成分趜酸帶入皮膚內,可淡化斑點、改善膚質、全臉亮白。
(六)三合一退斑膏
三合一退斑膏的成分是1975年由皮膚科Kligman醫師所發明,其主要成分有三項,即A酸、弱效類固醇及對苯二酚(Hydroquinone)。前面有提及,A酸和對苯二酚都是能降低黑色素生合成的藥物,而類固醇是用以緩解這兩項藥物可能造成對皮膚的刺激感。三合一退斑膏對於難治的肝斑而言是最理想的治療方式之一。
結語
以上是目前皮膚科最常見的美白除斑治療方法,請交給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幫您客製化打造最適合的美白治療方式。下一篇,我們將開始探討天然物質當中的美白成分!(待續)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部分圖片取材於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