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莫札特 K.476)
2006/10/14 18:57
瀏覽4,710
迴響2
推薦0
引用0
「一朵紫羅蘭開在原野上
輕點著頭而不為人知
它是可愛的紫羅蘭
一個年輕的牧羊女
帶著輕盈的步伐跟笑容
快樂歌曲來到牧場
"啊" 紫羅蘭想 "希望我是
世界上最可愛的花朵
啊 希望等一會兒
少女的手會摘我
將我別在她的胸前
啊 只要一會兒"
哎 但是少女走過來
並沒有看到紫羅蘭
一腳把它踩下
紫羅蘭死了 卻仍然高興
"即使我死了 我仍是死
於她 在她的腳下"
可憐的紫羅蘭 多麼可愛的紫羅蘭」 (<- 最後兩句是莫札特譜曲時額外加上的)
(詞: 歌德, 歌詞中譯: Murphy, 譯自唱片所附的英文歌詞)
很有趣的一首歌, 內容很純樸, 情節曲折, 整首像一齣極短篇.
莫札特寫這首曲子讓我聯想到歌劇, 旋律的運用張力極強, 適切的表現出劇情, 一開始的 "輕點著頭" 令人宛爾, 牧羊女輕盈的步伐也如在眼前, 紫羅蘭的自愛自憐的 "啊~", 以及沉重的被一腳踩扁, 歌曲裏豐富的轉景跟情節, 跟歌曲短暫的長度實在不成正比.
以音樂上的歷史來說, 這首歌有極高的知名度, 這也是我尋找跟探索這首歌的動機. 因為莫札特的創作完全顛覆傳統的歌曲型式, 由單純的反覆歌曲變成戲劇化的敘事曲, 鋼琴擔任寫景的任務, 像是第一節的輕盈的步伐, 以及鋼琴配合情節或角色出現特定的音型, 這些大膽的寫法, 聆聽之餘, 讓我了解到這首歌對後來在藝術歌曲上開花結果的的舒伯特所帶來啟示. 無怪乎提到藝術歌曲的起源, 除了談舒伯特的 "魔王" 跟 "紡車旁的葛麗卿", 也都會提到這首歌.
不談考古議題, 純聽這首歌, 莫札特寫的真好, 對照著歌詞聽, 實在妙不可言!
我的唱片:
Elisabeth Schwarzkopt, Walter Gieseking
EMI 3 53326 2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