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灣的窮小孩會世世代代無法翻身嗎?
2015/12/16 20:29
瀏覽3,007
迴響0
推薦8
引用0

窮孩子 還有機會翻身嗎?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新北市)

正當各界為經濟指標每況愈下感到憂心,多數勞動階級也因薪資倒退,天天過著窮忙族生活之時,最新調查卻顯示,台灣擁有百萬美元以上「流動資產」的富豪年增率達十一.八%,高居亞洲四小龍之冠。其中,除了一些專業人士之外,大多是企業主。這項訊息令人感慨萬千!

跟老闆一起打拚事業,卻不能分享財富,是受薪階級共同的命運和悲哀,也是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原因。

窮人為什麼翻不了身?一是教育的階級不義,二是所得的分配不公。

台灣教育一直是「劫貧濟富」,「多元入學」變成「多才多藝」入學。讓優勢階級的再製,更加堅固、細膩而隱晦。

我自己在貧困家庭長大,父母皆以打零工維生,米缸中常無隔夜之糧,為了幾十元費用,家母常需焦急的四處挪借,甚至答應預扣工錢。每到假日,必須跟隨家父去賣棉花糖,辛苦的賺取微薄的生活費,這就是我童年的「課外活動」。

然而,當時我們都確信,只要好好讀書,將來就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因為一些窮困子弟,也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因此,我很用功讀書、努力考試。就憑著會讀書、會考試,並藉由公費的師範教育,順利取得博士學位,進入大學任教,如今幸而階級翻身。但我常想,在當前貶抑「死讀書」的教育思潮中,一位只會(能)讀書的窮孩子,有沒有階級流動的機會?

屢次的教改,幾乎都是優勢階級生命理想的實驗場。他們掌握了主流的聲音,透過動人的口號、精細又微妙的篩選機制,在高資本的商業化教育市場中,讓他們的孩子們,可以實現多采多姿的幸福人生;而一些沒有經濟、文化和家庭資本,只會(能)「死讀書」的弱勢子弟,則越來越看不到未來,甚至成為被恥笑的對象,有時因而自暴自棄。

弱勢兒童的家長又大多是勞動階級。低薪的殘酷讓他們繳不出房貸、付不起學費。孩子缺乏資本去探索、體驗,很容易成為現代教育主流思潮中,最常受貶抑的一群:缺乏創造力,也沒有生命格局

以往經濟學涓滴效應(Trickle-down effect)概念,認為富人所賺的錢,會涓滴的流到貧困階層,使窮人生活獲得改善。但是,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報告卻指出,事實上利益並沒有下滲,大部分的經濟利得都進了老闆的口袋。

一些工商團體和財團一直不願提高薪資,原因是會影響企業競爭力。但美國前勞工部長羅伯特賴克(Robert B. Reich)和成功企業家漢諾爾(Nick Hanauer)皆認為,提高勞動階級的薪資,才是促使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為富人的錢往往只會購買奢侈品,或進一步投入土地、房產炒作。只有窮人的錢,才會從事實質的消費,有利刺激需求帶動生產。

所得分配日益惡化會為經濟危機埋下種子,導致經濟永無止盡的衰退,也讓貧困窮人家庭難以脫離困境,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

其實

這位邱教授 所說的 正是現在台灣教育制度上 的最大問題

窮人,因為 翻不了身 所以根本無法脫貧

所以  他們一群又一群的被社會愈來愈邊緣化

所以 他們成了 民主制度下的"新奴隸階級"

而這一點 

正是 資本主義推動者 所想要達成 "奴化人民的目的"

很多人天真的以為 

只要脫離了 封建主義 的社會體制

人民生活

就應該是 自由的 

就應該是 受到保護與尊重的

可是 這只是宣傳的美好謊言

跟真實世界 相差甚遠

美國 是一個標準的 資本主義社會

美國 也是一個凡是講法律 動不動就上法院解決的社會

但是 這些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

究竟是 維護貧窮的人權 還是保障上流階級的剝削權

我想 大家心裡有數

台灣過去 走的是 小蔣的社會經濟主義 路線  

這種以國家力量來主導的「計畫性自由經濟」

強迫讓所有資源可以集中來作出"長遠性的規劃與發展"

這當然會傷害 原有地主的權益 

但是 也因此解放了更多貧困的佃農 讓她們獲得了發展

教育上也是如此

不管妳是有錢人 還是窮人小孩

當年 (台灣40~80年代)

大家都是 『一本一綱的一起念到拼聯考』

所以邱教授這樣的小孩 才得以翻身 才得以脫貧

但是小蔣死後

他所建立 的路線 被有心人士一步一步的破壞掉

不但 經濟制度上 把「計畫性自由經濟」丟到一邊

在教育制度上

更是巧妙地 利用 一般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

推動了 專門保障有錢人子女念名校 的 "教改設計"

讓台灣更多的小孩 在起跑點上 就輸人一大截了

所以她們的未來

當然更容易 回到貧窮的立足點上

而這個部份的情況

跟美國這個以資本主義起家的社會狀況 一模一樣

能念哈佛 台大這種名校的 永遠是 "有錢人子女的專利"

窮人小孩就算是會念書的

也大不了僅能 念個私立大學 

還要背付沉重 的助學貸款

這些人當然永遠 翻不了身~

有部得獎的電影 「攻其不備」明白地 凸顯美國的社會真實面貌

一個很早就被 老師們放棄的 大個子學生 -麥克

每天只能 吃些剩菜 遊走在體育館與自助洗衣店 度過夜晚

直到 一天有錢的女富豪一家人 因同情收留了他

才愕然發現 麥克身上所具備的天賦與潛能

進而栽培他 讓他成為運動明星

但是 比麥克更有運動天賦的兄弟 

卻因為 被社會長期的邊緣化

最終死在 街頭毒犯的槍戰中

中國人大概都會習慣的以:『弟弟的命不好』來一筆帶過這樣悲傷的結局

但  真實的狀況 是這樣的嗎?

根據調查 

全美 1%的人口 擁有的是這個國家 90%以上的財富

這個數字 比台灣社會 比大陸社會 來的更加驚人

還有美國醫療保險的制度 更是嚴重地限制了 美國下層社會人民的發展

(窮人有病都不敢去看, 只因為他們付擔不起高額的"醫療費用",所以華僑寧願花錢坐飛機也要回台灣看病)

美國的保險公司更是會利用律師 來跟病患打 "合法不支付醫療費用"的各種官司

(有興趣地可以去看 茱莉亞羅伯絲演的電影 -《永不妥協》,

或是丹佐·華盛頓 演的電影- 《迫在眉梢》)

這證明

愈是資本主義掛帥的國家 社會貧富差距往往更大 剝削無所不再

也說明了 

資本主義推動下的"民主制度" 只是一個 【美麗的夢境】

這些掌握權力的人 會用各式各樣 精心設計過的社會制度

確保 他們富人階級可以擁有她們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 

資本主義者 要確保那些原本社會的中下階級 沒機會 也沒管道 可以爬到她們的頭上

而讓她們繼續成為 新時代的奴隸

台灣 從老李執政後

台灣施政上 所作的改變 就跟美國是一模一樣的路線

更遺憾的是

像阿扁 這樣的三級貧戶之子 當年也是苦讀出身才有一席之地

但是 他非但沒有 重視他鄉下同伴的 出路與發展

卻選擇 僅讓自己子女 擠入上流階級

遺棄了更多 台灣中下階層的小孩

讓她們在社會邊緣繼續浮沉一生 

2016 換人執政後 這些會改變嗎?

窮人 能翻身嗎?

我的答案是 :NO!

因為沒有身為一個公民的自我意識,只寄望政客所畫的夢幻大餅, 世世代代無法翻身的貧窮仍然是唯一的答案, 沒有自覺意識的思想,只會聽從台灣媒體操弄的魔音,台灣人民的未來就會跟印度的 "種性制度"下那些貧民一樣地悲慘!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公共議題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