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華人的演講格局
2025/06/08 15:08
瀏覽1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最近美國各大學畢業生致詞,有越來越多的亞洲學生來擔任。本來是件好事,但是在美國的年輕華人族群中卻很失望:「果然是亞洲風格」。

哥大畢業生Andrew Yang致詞前就由主持人洋洋灑灑的介紹其數理成就,等到他上台後,果不其然又不脫刻版印象賣弄亞洲人最擅長數理知識,絕口不談禁忌話題。其逃避敏感話題的語氣,在以往名校畢業致詞中顯得格局特別小。而他把笑話與科學結合,又顯得特別想要譁眾取寵。全篇演獎似乎在討好美國族群,讓他們笑,而不要碰觸他們的敏感神經。

台裔導演在南加大榮譽學位中致詞,其實是不對稱比較。因為他已經是事業有成的人,拿來跟學生比顯然是不同等級的不公平比較。不意外,這位朱浩偉導演又拿出自己亞裔身分與故事,嘗試著用風趣的詞彙「融入」美國人的生活。

美國名校畢業生演講向來是年輕人改變世界的指標。年輕人格局越大,越敢衝撞,越能凸顯年輕人的活力與世代交替。很可惜,正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最大的道德危機之時,好不容易有這麼多亞洲人可以發言,卻以小確幸的主軸呈現。

唯一讓美國人眼睛一亮的,是哈佛大學的蔣雨融。但是又不意外,其非傳統的呈現方式,高調的對抗言論,果然觸痛華人神經。華人世界對她不見待,甚至還包含了其祖國中國的同胞。因為其官二代身分的原罪,早就是中國人忌妒的代表。而從前她對國內不友善的高調言論,也刺痛中國人的玻璃心。華人討厭高調的DNA又反映了在對蔣雨融的批評上。以她家庭境遇優渥,又有明星學位光環的加持的背景,原本可以選擇在父母庇蔭下走簡單順利的道路,她卻選擇冒著被美國政府針對的危險,選擇衝撞體制。果不其然,見不得高調的中國人對其冷血的批評,拿她在中國內卷訓練出來的演講姿勢攻擊。可憐,她只是相信過去大家稱頌的演講模式,卻因為「高調」不受見待。一個從優渥家庭出身的人,難道就必須乖乖地接受家庭庇蔭,才能不受批評嗎?

每當有個華人要跳出世人眼中的窠臼,背後就有一批華人要把他拉回來。硬要華人子孫用華人的面目爭取華人之光。實在令人遺憾。華人演講選擇滿足美國人對華人的刻版印象,實在萬分可惜。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政治
下一則: 你看懂「反服貿」了嗎?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