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名家〔雅各波.彭托莫〕──矯飾主義傑作──〔約瑟在埃及/Joseph In Egypt〕
2010/11/04 00:55
瀏覽880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矯飾主義(Mannerism,風格主義)是1520年代末後在義大利開始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
1527年 羅馬因神聖羅馬帝國與神聖聯盟的戰爭再度受到洗劫
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因此結束
這場戰亂動搖了文藝復興運動的信心 也被視為其走下坡的開始
導致矯飾主義的興起
這項繪畫流派的特色在於扭曲拉長的人體 誇大的風格 不平衡的姿勢
他們將米開蘭基羅捧得高高在上 並從他作品的形體與觀念中吸取養份
雅各波.彭托莫(Jacopo Pontormo,1494-1557)被視為矯飾主義的創始者之一
這名義大利畫家出生於Pontorme 也是他後世稱謂的由來
彭托莫活躍在佛羅倫斯
他受到米開蘭基羅相當大的影響
1518年 22歲的彭托莫在佛羅倫斯的聖米契爾.維西多明教堂完成〔聖母聖嬰與聖徒〕
發展出一種新的風格 也就是‘矯飾主義’
1515-1518年 彭托莫繪製一系列繪畫
其中一幅是〔約瑟在埃及/Joseph In Egypt〕 堪稱他最具表性的作品
在這幅作品中 畫家不再受到透視法拘束 不用注意客觀合理的形式
只要創造出有趣的構圖 具情感的觀念 具有激發興的色彩
觀眾可以看到拉長的人體與四肢 誇張的姿勢 但卻具有一種戲劇化的特點
以傳統繪畫的標準 〔約瑟在埃及/Joseph In Egypt〕大概會被視為偏離正道
可是個人卻十分欣賞矯飾主義的風格
可能是自小受到漫畫的影響 我已習慣看到修長的人體與不和諧的比例
加上個人畫畫時也習慣將人物的軀體拉長
所以不但不覺得〔約瑟在埃及/Joseph In Egypt〕會不合傳統標準
反倒有種親切感
不知看到此畫的人是否也有同感呢?
參考資料:
Wikipedia/維基百科
〔西洋美術史之旅〕/張心龍 著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