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我這個大過年的,都幹些什麼去啦?稟告各位大人,小女子閉門練功去了,練著驅鬼降魔的獨門武功,待出江湖....糊口飯吃。
哈哈,其實是試讀【馭鬼師】被嚇得躲進棉被裡,又聽得窗外如颱風天般的風嘯聲呼呼響著,更嚇得不敢出門,深怕一不留神,被風吹到九霄雲外。雖然體重是回不去了。
***************************************
【馭鬼師】是作者余新安依自身童年經驗寫成的小說。他從小體弱多病,五歲那年和玩伴在墳頭撿到一件紅衣服,煞是好看,便以獨輪車和玩伴交換了紅衣裳,帶回家後不敢告訴父母親,將它藏了起來,卻在半夜床頭見到一個紅衣人,他因此高燒不退,父母不得已請來家族閉口不談的墨工舅舅,替他保住了性命。
為還因果,新安開始跟著舅舅到處為人驅鬼避邪、看相理風水,意外擁有了一個看盡人世離合、陰陽恩怨的奇異童年。
作者:余新安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1月新書
***************************************
快樂來了,你願意享受,那麼困難來了,你也應當承受。P4
【馭鬼師】這本書分為九十九個章節,內容環環相扣,前呼後應,過去、現在、未來與《三世書》前世、今生、來世,因果、業報、輪迴,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怕有些派別不深究其中因果關係,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後世果,只急於解決眼前發生的問題,反而容易斬斷根深糾結的解而再次深陷其中,只有徹底了解一個人的三世因果,才能在祈福、求壽、改厄運等法事中做到不偏不倚。
一般人性格急躁,一心只想學《魯班》,禦鬼使神,逍遙自在,殊不知墨工一行(是廣西地方的稱呼,在其他地方也有稱道工、法師的),《三世書》才是最根本的。《三世書》看因果、福祿、壽數;《易經》看身前身後事,《天經》是驅鬼辟邪的法門,《佛經》超度亡魂,了斷因果,缺一不可。只學半套,到處招搖撞騙,可能禍及子孫,不可不慎。
比如說,一個人透過改運,今世突然變得很有錢,福祿雙全,卻可能在花下一世的錢。所謂偏而不至,過猶不及,正是如此。P19
根據統計,得大樂透的人,在中獎數年後,生活過得比中獎前還糟。有錢雖好,但如果不識錢的真正用途,即使以拜陰廟,求得財富,仍然落得一場空。
這本書作者為大陸廣西人,鄉間傳說、外傳野史,或許穿鑿附會,但仍具有警惕世人的作用,且文中用語與現今流行的『甄嬛體』相類似,畢竟台灣、大陸相隔數十年,詞語用法不盡相同,有些還得琢磨著看呢!想一窺大陸方言用語、風俗民情,亦可參考之。
雖然,我不太害怕『鬼』魂之說,因個人認為『鬼』不是我害死的,所以它也沒理由來害我,冤有頭、債有主。況且現代人談論的不只是《前世因果》,還包括《現世報》,所以,還是回頭想想,是否曾因一時不平之鳴,而傷害了他人,有時留些口德(也是陰功)才是最重要的。
眼見不一定為憑,有時有心人刻意製造了假象,讓人信以為真,義氣莫名其妙成了別人借刀殺人的工具,雖不長智慧仍會長年紀,年齡漸長,仍應小心求證為是。
右.問一聲汝今哪裏去
左.望三思何日君再來
![]() 電小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
- 1樓. 時和2013/01/09 13:00這四位應該都是音樂班出身的吧
能詮釋這麼高水準的四重奏,絕對要有非常扎實的基礎。
第一小提高中唸雄中音樂班,第二小提好像不是讀音樂班,大提+中提音樂班念到國中,反正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但還要加上一句,愛音樂的小孩雖不讀音樂班(系)但還是離不開它。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Olivia 隨心所欲 於 2013/01/10 09:3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