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2/06/21 陽明山公園>小油坑+七星山>台北市第一高峰、臺灣小百岳>七星山主峰、七星山東峰、箭竹林步道、後火山地質地形景觀
2022/07/02 20:05
瀏覽1,485
迴響0
推薦8
引用0
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廣闊,公園內花園、地景、山峰、步道眾多,我們今天要來挑戰台北第一高峰的「七星山」。七星山因火山劇烈活動噴出大量岩漿,冷卻凝固後,於火山口形成七個大小不一的火成岩山頭,如同北斗七星而得名。

爬上七星山有多條步道入口,我們這次要從小油坑的登山口上山。我們直接開車到小油坑停車場,這裡的停車場出入都以悠遊卡刷卡,車位很多。在平地氣溫幾乎都是超過30度的6月,我們一下車,竟有冷的感覺。

停車場旁邊就是「小油坑遊客服務站」

除每月最後一週的週一外,每天09:00~16:30開放,樓下還有「石尚餐廳」。

服務站內有陽明山的山勢模形及車道、步道的圖解說明。

服務站的兩旁,有樓梯可以下到樓下的販賣部。

販賣部有十幾個座位,可供遊客飲食。

販賣部店名「石尚」,有販賣餐飲、紀念品、動植物介紹產品等。

冷熱食、咖啡飲品都有,價格也很親民。

販賣部前面是「小油坑箭竹林步道」的入口,長度約600公尺,沿途有兩座觀景平台,步道兩旁有滿滿的箭竹林。不過,我們今天不爬箭竹林步道。

先往服務站的另一頭,這是著名的「小油坑」後火山活動地質景觀區,就位於七星山的山麓,這裡的海拔約805公尺,以「後火山作用」所形成之噴氣孔、硫磺結晶及壯觀的崩塌地形,頗具特色。

所謂的「後火山活動」,是指火山噴發休止後,殘餘的熱量持續加熱地下水,使之由岩石裂隙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氣孔、溫泉等現象。旁邊有相當多的火石碎屑,岩層看起來並不太穩定。

這裡看到的就是噴氣孔,而我們也持續聞到硫磺的味道。

遠方山壁持續有熱氣噴出,噴出處寸草不生,也都是火石碎屑的白黃色,真的是一處很棒的大自然教室。

遊客服務站旁邊有公廁,上山前務必在此解放,七星山上可沒廁所喔。

公廁旁邊的小路,是著名的『臺北大縱走第2段』,這是從二子坪遊客服務站經大屯山、巴拉卡公路、頂湖至小油坑遊客服務站的路段。我們除了爬過大屯山外,其他路段有機會一定要再來分段挑戰看看。

停車場旁邊有一公車站牌,有108及1717(部分班次)在此停靠,還算方便。

我們今天要從小油坑服務站登山,爬約1.6K七星山主峰,而後再走約300公尺到七星山東峰,最後再原路下山。我們過去曾從夢幻湖停車場往上爬,經夢幻湖、七星公園,上到七星山東峰及七星山主峰,今天我們走不一樣的路徑。

『登七星而小臺北』,七星山標高1120公尺,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最高峰。七星山主峰、東峰步道的登山口有4處,分別是苗圃(至主峰2.4K,最長)、小油坑(至主峰1.6K,最短)、冷水坑(至東峰2.1K)及夢幻湖停車場(至東峰2.2K)。

七星山主峰的山頂,可以360度眺望陽明山的全區環境,飽覽四周群峰、北海岸地形及聚落、台北都會區等自然景觀及人文地景,景致十分宜人。

入口處就在公車站旁邊,而這也是『臺北大縱走第3段』的起點,這是從小油坑遊客服務站經七星山、冷水坑、擎天崗、石梯嶺至風櫃口的路段,凱文只有石梯嶺及風櫃口等路段沒走過。

這裡的海拔812公尺,離1.6K處的七星山主峰(海拔1120公尺),要爬升約308公尺。

開始往上爬了,一開始步道兩旁都是高高的箭竹林,形成天然的遮蔭。

沿路絕大部分路段都是石板路,路況良好。

很快地,就有登高的感覺,剛剛的停車場及遊客服務站已經在腳下。

0.2K了。沿途每200公尺就有一座路標,路徑清楚,沒有迷路的問題。

爬得更高,視野更廣。除了剛剛的停車場及遊客服務站,鏡頭左下角也可以看到陽金公路及小油坑橋。

經過一段易崩塌的路段。七星山這裡,過去畢竟是火山口的地形,部分路段的地質比較不穩定。

往前經過一段芒草原,或許是因為迎風面的關係,風吹草偃,芒草普遍低垂,是比較曬的一段。

0.4K了,加油。

我們一路聞到硫磺味,可以想像在腳下的地底深處,正上演著激烈的後火山活動。因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毒性氣體,因此行經此路段,或在此觀察後火山現象時,應注意不要停留太久。

前方來到第一個觀景平台

觀景平台前方,是大屯火山群,是由多個火山體所組成的,它歷經了250萬年前與70萬年前兩次大規模的火山噴發,而逐漸形成現在的地形風貌。左邊平頂狀山形的,是大屯山主峰,山頂上設有民航局助航站。中間平頂狀、有電視及廣播發射台的是小觀音山。右邊氣勢磅礴的是竹子山,目前為軍事管制區。

觀景平台這裡是0.6K,繼續上攻。

前方開始看到不少各種的蝴蝶,靜止與展翅各有不同的美貌。

前方又經過一段火山地質路段。

在這片山坡上的草原,就像是經過修剪一般,整齊地排列著。其實它們是被大自然無形的剪刀所修塑而成的。

在迎風面上的草原,因長期受到強風(尤其是東北季風)吹拂,造成一定高度後,就無法再向上生長,而往側向延伸,逐漸地朝某一方向倒臥,就像是經過修剪一般,這就是大自然所謂的「風剪現象」,在陽明山上常可見到這樣的現象。

爬得越高,看得越廣、越遠,畫面左邊聚落應該是竹子湖。

這個方向則可以看到台北市中心、基隆河、淡水河。

0.8K,過了一半的路程了。

接著是一段階梯很高、坡度很陡的爬坡(下山時要小心)。

1.0K了,加油!

前方來到三叉路口,往右前方可往第二個觀景平台。

走一小段路,就來到了第二個觀景平台

觀景平台這裡,可以鳥瞰整個大台北地區,包括淡水河的三條主要上游(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社子島、關渡平原、觀音山等,都在眼前。

繼續往前,前方山頂,就是七星山的主峰了。

路上又看到不少漂亮的蝴蝶,還有陽明山常見到、有藍色尾巴的石龍子蜥蜴

往前又是一段箭竹林步道。

步道沿途,看到了好幾個『地殼變動基準點』。陽明山因為有獨特的火山地質地形,並且緊鄰大台北都會區,因此,【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從民國74年(1985年)起,便積極在園區內設置了七個地殼變形觀測站,監測七星山附近之火山活動可能引起之地殼變動。

連續又經過1.2K及1.4K,剩最後200公尺了,加油!

最後又是一段陡爬坡。

看到山頭了。

來到「七星山主峰」的山頂。我們從小油坑登山口開始,爬了1.6K,含拍照休息,約花了70分鐘。

陽明山號稱台北的後花園,而七星山頂則是陽明山的最高峰,是眺望台北市區及周圍山川、河流的極佳展望點。包含:基隆河、淡水河、關渡平原、觀音山、大屯山、竹子湖等,都可映入眼簾。

我們從海拔812公尺的小油坑登山口,爬上海拔1120公尺的七星山主峰,相較於其他兩個主要的登山口,苗圃登山口的552公尺、冷水坑登山口的740公尺,都稍微輕鬆一些。凱文曾從夢幻湖停車場的登山口爬過七星山,以後有機會,就要挑戰從苗圃及冷水坑的登山口上山。

我們從小油坑登山,爬了1.6K,另一方向,往七星山東峰還要0.3K,往苗圃則還要2.4K。我們稍後會再爬過去七星山東峰。

七星山主峰是【臺灣小百岳】之一,這裡有個【一等衛星控制點】,當然是個排隊的拍照熱點。

更熱的,是這支矗立於主峰上的水泥柱(不是木柱),這裡標高1120公尺,可是台北市第一高峰喔!哈哈!挑戰台北市第一高峰成功!

既然是台北市第一高峰,又是排隊拍照的熱點,當然不能放過囉!

兩次上到七星山主峰,都遇到小霧,影響了視線。這個方向,看到的應該是北投、士林一帶的市容,以及基隆河、淡水河、關渡平原及觀音山等景觀。

這個方向,則是大屯山及竹子湖。

我們目前在七星山主峰,稍後會到七星山東峰,而後再原路回到小油坑服務站。

時間約早上11點半,七星山主峰上遊客不少(雖然是平日),我們決定先轉往七星山東峰。從這裡過去,約300公尺,要先走一段下坡。

沿路又看到了不少的蝴蝶。

走了150公尺,來到了峰谷的這個三岔路口。往右前方,就是從苗圃上來的步道;往左前方,則繼續往七星山東峰,還有約150公尺。

我們剛剛下坡走到峰谷,現在則又要爬坡往上,前方山頂就是七星山東峰。

步道兩旁又是滿滿的箭竹林。

「七星山東峰」的山頂到了。這裡的平台略小於剛剛的七星山主峰,遊客也稍微少一些,可能是上山的看一下就轉往主峰去了,或者下山的已經待過看過,就沒在此多做停留。

既然是海拔1107公尺的高峰,留下記錄與紀念是一定要的。

有人(照片左下方)從冷水坑/七星公園的方向爬上來。

到冷水坑還有1.8K,這個里程標示看起來怪怪的。遠方可以隱約看到淡水河、基隆河及交會的社子島,還有關渡平原。

剛剛在七星山主峰看到的遊客,以年長者居多;這裡則有不少年輕的遊客,不錯,各年齡層都愛好大自然(不被手機、網路、電動等綁架),好似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台北與北海岸雖被七星山、大屯山等山系阻隔,但是先民開闢了不少的古道,現在已多半成為健行的登山步道。從七星山東峰這裡,可以分別看到金山、和平島、基隆山、基隆嶼等。

您都有看到了嗎?其實,受到薄霧影響,視線不佳,我們大部分都找不到。

回頭往七星山主峰的方向看,眼前的風景,宛如一大片綠色地毯,看了真是讓人身心舒暢。中間可以看到剛剛經過的三岔路口,往左可到苗圃。

這個方向稍微清朗一些(也許是雲霧飄散了些),可以看到基隆河、淡水河(還有關渡平原),以及觀音山、紗帽山。

七星山東峰這裡也有個三角點,旁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安山岩。

也有另一個『地殼變動基準點』

天氣又稍微清朗一些,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台北市區,以及橫亙其間的淡水河與基隆河。我們只帶手機,大概就只能拍到這樣的清晰度了。

現在時間將近中午12點半,氣溫23度。可以想像,平地氣溫30幾度的悶熱火烤,我們在這裡可以享受一陣清涼舒適。

我們在七星山東峰休息了一陣子,便開始原路返回了。

我們離開七星山東峰,還是要先回到七星山主峰。

回到苗圃的岔路口,我們要取右行,繼續往上。

想不到這裡也有個AED電擊器,是由觀音山揹水隊所捐贈的,真是由衷地敬佩。AED放在這個岔路口算是很恰當,可以因應三個登山路線、兩座山峰間遊客的緊急需要。

沿途經常看到這種開著暗粉紅色、白色花朵的大麻葉澤蘭

大麻葉澤蘭對蝴蝶極具吸引力,沿途可以看到許多蝴蝶對著大麻葉澤蘭吸吮花蜜及授粉。陽明山這裡看到的蝴蝶,主要都是青斑蝶,尤其5~8月最多。

回到七星山主峰,【台北市第一高峰】石柱仍然是眾人排隊照相的熱點。

許多遊客在這個平台上休息。

這裡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四周的風景。

主峰的氣溫20.5度,比東峰更低了一些,是非常舒服的溫度。

這是『臺北大縱走』『西』活動柱(七星山主峰),是重要的地標之一。

我們在七星山主峰休息了一下,便要循原路下山了。前方山頭是紗帽山,從這個角度看,很像一隻趴著的哈巴狗,頭與屁股略微翹高,您覺得像嗎?

原路下山,又經過好多段箭竹林。

陽明山因為東北季風吹拂,加上低溫潮濕的環境,造成原本中海拔2000公尺的植物可以在1100公尺海拔的這裡出現,這就是所謂的「北降現象」,最典型的植物就是昆欄樹

畫面中樹葉顏色較深的這幾棵稍高的樹,就是昆欄樹。

回到步道中的第二個觀景平台的岔路口,我們就不再上去觀景平台了。

又經過幾處後火山地質地形區域,硫磺味又來了。

再從這個角度看前方的大屯山,這山坡看起來簡直就像是台北版的抹茶山

下山除了注意膝蓋的負擔外,遠比上山輕鬆,很快就回到登山口。

回到停車場,我們由小油坑停車場/服務站的登山口出發,登上七星山主峰及東峰,再原路下山,含休息及拍照時間,共約3.5小時,又征服了一座小百岳,身心舒暢。


※※※

【七星山】:官網(點選連結)

<交通>:

<自行開車>:直接開車到各個登山口的停車場(小油坑/冷水坑/夢幻湖)

<大眾運輸>:搭台北市公車「108」、「1717(部分班次)」可至「小油坑服務站」站下車。

※登山路徑建議:登七星山有多條路徑可走,如果個人時間安排上可以配合,可以搭公車到小油坑服務站(班次較少)下車,並由此登山。經主峰及東峰後,由冷水坑服務站方向下山,再於冷水坑服務站搭公車(班次較多)下山。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