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台北市>北投區>農禪寺>水中月空中花、水月池、金剛經牆、極簡風格、空靈、身心安定的淨土
2021/03/29 11:57
瀏覽2,56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今天一早,萬里晴空,空氣清新,是一個出遊的好日子。凱文要介紹一個凱文自己很喜歡的地方-「農禪寺」給大家。「農禪寺」位在<台北市・北投區>市區內,不論開車、搭公車、搭捷運都很方便的地方。而寺內的氛圍,是最讓凱文喜愛的地方。在裡面,感覺可以完全放空,享受清淨、身心安定的淨土。
當初「法鼓山」的創辦人「聖嚴法師」委託姚仁喜建築師設計「農禪寺」時,據說只給了「水中月 空中花」六個字的設計理念,這對姚仁喜建築師來說,也算是從業以來最精簡的客戶要求,卻也是最大的挑戰。
↓凱文與老婆今天早上開車前往「農禪寺」,從台北往淡水、關渡的方向,承德路轉大度路後,靠右慢行,約300公尺左右就到了。
↓很快地,就看到「法鼓山-農禪寺」的大招牌,便可往右開進來。依據「農禪寺」官網,「農禪寺」是法鼓山的開山宗師東初老人,根據百丈禪師創立的叢林制度,以務農維生、禪修生活為主的原則而取的。
↓一進大門,就可以看到一面大的清水模水泥牆,名為「照壁」,後方建築為佛寺的「大殿」,是著名的建築,我們晚一點會看到。
↓在「照壁」牆上,刻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大字,這是《金剛經》中的句子。依據【法鼓山】官網闡釋,「住」是執著之意,執著於自我中心及自我價值的判斷。「無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現象上產生執著,牢牢不放。比如受了打擊,被心外的事物所困擾,那就叫心有所住了。「生其心」,就是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事物。真的是從車水馬龍的大度路一轉進大門,馬上就很有清淨的感覺。
↓防疫期間,進停車場前要先量測體溫,停車場車位不少。
↓停車場旁邊的水泥牆上,有一面「農禪寺」的平面圖,我們今天會拜訪各個主要的館舍及景點。
↓園方也請大家配合入園後,協助維護園內的安寧與清淨。
↓離開停車場,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兩面長長的清水模水泥造型牆,名為「連廊」。構造上,是間歇一遮一開的設計,既有層次美感又富變化。
↓穿過「連廊」,視野非常開闊,可以看到「大殿」,以及「大殿」前面很大面積的池塘「水月池」。
↓「水月池」面積非常寬廣,據說,夜間經常可以見到水中月光倒映,甚是美麗,正是「水中月」的寫照。照片前方大牆,就是我們剛剛進入園區看到的「照壁」;遠方高架橋,則是「洲美快速道路」。
↓「水月池」裡,有三片蓮花小池,各在水一方,當夏日來臨,便可見到蓮花盛開美景。蓮花於水中倒映,如在空中,不正是「空中花」的體現嗎?
↓我們從幾個角度看看「大殿」及「水月池」的景觀,幾乎都是清水模建構,保持極簡風格。
↓有民眾在「水月池」畔靜坐,這是「農禪寺」很鼓勵大家做的一個活動。
↓從這個角度看對面的「連廊」,幾乎看不到縫隙,不知道它是兩排交叉鏤空的水泥牆。
↓我們繞了半圈園區,來到了「禪修公園」。
↓「禪修公園」面積滿大的,種植了不少的花草,也擺置了許多尊的大小菩薩。
↓「禪修公園」裡,共安置了八尊小童子石像,此八尊石像擺出各種不同的體操姿勢,栩栩如生,模樣相當可愛。來這裡,除了修禪禮佛,還可以跟著小童子石像做八式動禪,互動一番呢!
↓「禪修公園」正中央,則安置了莊嚴祥和的大菩薩。
↓整個公園的植栽生長得不錯,園方人員也必定是花了不少心思在照顧。
↓我們接著來到了「大殿」的正前方,展望非常好。
↓再轉到「大殿」的左方,是這裡很有名的一面牆-「金剛經牆」。牆上,刻著整個【金剛經】的內文,非常壯觀且富創意。
↓我們再來看一下「大殿」的主體。它是由十幾根的高大石柱,撐住頂樓牆面,創造出鏤空的立體感,非常壯觀,獨具風格。
↓細看「大殿」的建築,內側牆壁上,也刻有鏤空的『心經』,從左側這邊往內(右側)看,才得以看到。這些鏤空的『心經』經文,會依不同時間的陽光透射,將經文投射到「大殿」的許多地方,心經滿滿、心情滿滿。「大殿」內禁止拍照、攝影,我們入內參拜禮佛,阿彌陀佛。
↓「金剛經牆」前面、「大殿」左側的平面階梯上,有幾顆大石頭巧妙地嵌入階梯中,也算是藝術作品。
↓從「金剛經牆」下面往前看,視覺效果也很不錯。
↓我們是從「大度路」的入口進入園區的,其實園區還有另一個入口,那就是從「大業路65巷」進來,不過這個入口無法通停車場,因此,僅限搭車民眾從這裡走路進來。
↓就在第二入口旁邊,有一間「法鼓書店」,販售佛法、法師及『法鼓山』相關書籍,也有提供簡易餐食,不過,防疫期間,餐食供應暫停,有意在此用餐的民眾,可留意官網公告。
↓在第二入口的前方,是一間二層樓建築的「開山農舍」,這是「農禪寺」最原始的農舍,目前也被列入『台北市歷史建築』之一,我們入內參觀一下。
↓目前「開山農舍」早已經不是農舍,而是展示「農禪寺」的歷史演進的介紹,裡面也安奉了幾尊佛像。
↓走出「開山農舍」,往前走,這裡有一個交誼活動區,夏天來,這裡會是一個非常清涼的休息區。
↓在休息區的旁邊,有一個小花園,種了很漂亮的花及小水池,可以走一走。
↓接著往園區後方走,可以看到一座很特別的門-「入慈悲門」,這是「農禪寺」的另一處歷史建築。
↓「入慈悲門」再往後走,有一片草坪,旁邊為「禪堂」及「法堂」。依據「農禪寺」官網,過去這個區域是農舍,而隨著聖嚴師父在寺內弘法時間增加,參加共修的人也愈來愈多,原有空間逐漸不敷使用,1983年,決定在農舍後方加建「大殿」,於是,農舍後院成了「大殿」前院,「入慈悲門」便成為信眾前往「大殿」的入口。
↓再往後走,園區還有一大片的草坪,可以遠眺群山,視野相當好,只是此區幾無遮蔽,夏天來此恐會相當熱。
↓我們回到主建築物,可以看到有三間「法堂」,同時間約可容納四五百人,這是各種農禪班上課的場所。
↓來到了「知客處」,這就是服務中心,有專人提供相關諮詢或服務。
↓「知客處」門口有相關簡介,有興趣的民眾,可以自由拿取參考,凱文自覺佛緣尚淺,留給有緣人。
↓園區每周三及周六,提供『禪修心體驗』導覽活動,包含「水月池」邊的靜坐,很值得參加。
↓如同我們一開始進來時,在「水月池」畔看到有人在靜坐,這個活動是隨時可以視個人需要及意願而進行的,園方提供靜坐的體驗步驟提點,很想馬上試一試呢!。
↓走到這邊,看到牆壁上有一把木槌,『佛門法器請勿擅動』。
↓原來,這木槌是用來敲『木魚』及『梵鐘』用的。
↓這裡還有一座石柱,也算是法器之一,參觀民眾也應注意勿冒犯。
我們待了約一小時後離開。
凱文與老婆早上來「農禪寺」參訪,這是我們第二次的到訪,我們都喜歡這裡的氛圍,是一個可以讓人放空、身心安定、神清氣爽的地方。如果您覺得「法鼓山」太遠,那麼,您可以考慮來這個位在台北市區、搭捷運走路就可以到的好地方。來這裡,待的時間可長可短,短則一小時,長則半天,可隨興隨緣。
【法鼓山農禪寺】:https://ncm.ddm.org.tw/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巷89號、臺北市北投區大度路一段112號
《開放時間》:09:00~17:00 (最後入寺時間16:30)
《交通》:
一.自行開車:導航/Google Maps〔農禪寺〕,可免費停車。
二. 大眾運輸:
1. 捷運【淡水信義線】於「其岩站」下車,從三合街往大業路65巷走,約15分鐘即可抵達。
2. 可搭多路公車,於「大業路(農禪寺)」站下車,由大業路65巷進入,約5分鐘即可抵達。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 2025/04/14 南投三日遊>日月潭涵碧樓下午茶>得天獨厚180度無敵百萬湖景、訴盡日月潭與涵碧樓的前世今生-涵碧樓紀念館、涵碧樓世紀名人錄手拓牆
- 2025/04/02 墾丁三日遊-Day 3>恆春古城徒步旅行>東南西北四城門全覽、豎孤棚/搶孤中元節年度活動現場、海角七號遊覽車碰壁之城門、城市珊瑚礁岩驚奇猴洞山史蹟公園
- 2025/03/31 墾丁三日遊>飯店篇>墾丁福華渡假酒店、鹿園、小沙灣海灘
- 2025/03/24 台北市>文山區>景美仙跡岩>共有14個不同方向的登山口、搭捷運就可抵達的輕鬆步道、相傳呂洞賓留下足跡的大岩石、視野極佳大台北皆舉目可及
- 2025/03/12 苗栗縣>苗栗小旅行>葛瑞絲香草田(7000坪薰衣草田花期展開)、銅鑼茶廠(茶園風光與群山美景)、薑麻園農業休閒園區(有景觀有果園又可健行)
- 2025/03/03 新北市>三峽區>大板根森林溫泉酒店>芬多精滿滿的「大板根」森林步道、豐富珍貴的動植物生態、多樣有深度的靜態展覽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