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未來的未來 絕不可錯過的麥可傑克森
我一開始知道台版將片名 This Is It 翻譯成「未來的未來」時,有種很奇怪的感覺,好像很不通順、又很像是標新立異。直到我想通,這裡的兩個「未來」是不同的詞性:第一個「未來」,是副詞加上動詞,「還沒有到來」;第二個「未來」,是名詞。所以,「未來的未來」,就是本來應該要發生的、卻沒有發生。
Michael Jackson 的倫敦演唱會,應該要唱的,卻沒有唱成。
我沒有去看電影,本來也不打算去看了,因為我總覺得那是某些人、某些單位為了賺錢、發死人財(請原諒我說得這麼直接),才會把這些幕後準備的畫面,化為幕前的表演。
但也許,透過這樣的方式,能讓更多人認識 MJ 有別於嗜血媒體大肆報導的謠言醜聞之外,不為人知的事實--比如他純樸天真的本性、對舞台表演的專業、對人文的關懷、對環境生態的關注--其實是好事。就算這樣的平反對 MJ 來說還是太晚,但,有句英語的片語是這麼說的:"better late than never",遲到總比不到好。
如果你本來是 MJ 迷,看了這部「演唱會電影」,一定會哭得慘兮兮,可是也請記得,你愛上了的是一個多麼與眾不同的巨星、是古往今來唯一的一個典型,你可以為這個人感到驕傲;如果你不是 MJ 迷,請好好看看他生前最後的努力,他的生涯跌到谷底幾近無法翻身的情形下,這人還是這麼善良、這麼博愛、這麼~迷人(抱歉,我無法想出更好的形容詞),還是那句話:"better late than never",現在認識他,也不算太晚。
說是打算不去看電影,但我還是把照片投稿到「由全球粉絲上傳的照片所組合而成的 Michael Jackson's THIS IS IT 鑲嵌畫」。後來也入選了。台灣入選的照片共有 768 張,我的照片在 MJ 戴著手套的那隻手的上臂;範圍已經縮得很小了吧?找找看吧!
還是找不到?那就公布答案了。在這裡哦~~
- 3樓. 心情出口2009/11/24 02:53Another fan
我也是MJ的粉絲. 去看過 This Is It! 我沒哭但帶著婉惜的沉重心情走出戲院. 很高興格中有那麼多人愛護他!我也沒哭不過心情跟你一模一樣!真可惜演唱會沒辦成,我想,如果這個演唱會成真的話,以後應該不會再有歌手的演唱會可以超越了吧。
離ing 於 2009/11/24 09:09回覆 - 2樓. 中等生2009/10/30 14:26也通喔
我發現 未來的未來, 你解釋的兩者, 位置前後也通喔--未來的不會來是呀,所以文字真的是很美的東西呢!離ing 於 2009/11/01 18:02回覆
- 1樓. 小新(心)~2009/10/29 16:40
聽說票早就賣光了.......唉..........
我想看等著買DVD吧...
但畫面效果就少了震撼力了... 還有電影院裡上百人一齊感動的溫度......
聽說去電影院看的是大家一起哭,可是又想忍著不要哭,因為淚水會模糊視線。我想就買 DVD 看吧,雖然我還是認為這是商業操作:僅上映兩週,然後還說 DVD 有電影裡沒有的東西,這樣不管有沒有去看過電影的人,都還是會買啊!
真是賺很大,然後大家還是摸摸鼻子掏錢包出來這樣。
離ing 於 2009/10/29 23:0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