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00年11月26日星期六自上午至晚上,在台北市華山創意園區,
文建會所主辦的「2011全臺青年精彩大匯演」,
「iShow! 我行.我秀」正式總決賽。
進入總決賽的「The PlayGround」樂團,
在DM自我介紹上這樣寫著:
『2010秋,古典與搖滾結合。
音樂是不需要被定義的,而搖滾是一種態度。
不斷的,嘗試。不懈的,堅持。
不同的,旋律。不停的,節奏。
“別忘了世界是座遊樂園”,
2011秋,WELCOME TO THE PLAYGROUND.』
↓自創曲“站起來”
當晚,我們全家全員到齊,包括兒子的姑姑、表弟、表妹等人,加上他們的朋友們都是粉絲隊,只差沒有寫大字報、也沒有螢光棒。
這次是他們嘗試自創曲的首次經驗,也是第一次參加比賽,對他們來說,心情不可能太輕鬆,誠如DM所說,不斷的嘗試,不懈的堅持,不同的旋律,不停的節奏,這是一種態度。每逢假日,兒子自公司回來,從創團、練團、創作、思索未來……
原本小兒子也是團員之一,後來因為當兵、準備考試,所以暫時離開,他的心裡很矛盾,可是還有更遠大的目標等待他去完成。
最後比賽結果即將揭曉……緊張時刻……得到的是……「創意大賞」~~
兒子長大了,我的感受應該如何?欣慰、高興、期待、遺憾……?五味雜陳。絕不是無感,而是有感的程度讓我說不上來,無法用言語形容。
是為人母的成就嗎?我絲毫不以為然,因為那也是他努力的成果。不過,現在倒是很貼心的說,他之所以這麼會拉小提琴都是媽媽的功勞。聽到這句話,溫暖在心頭,值得了。
說起他的故事,很精彩也很長,我不能三言兩語就交待過去,這樣不但太對不起我自己,和他的努力,也無法完全說明小提琴給他的影響。
幼兒時期
當初我帶他去上幼幼班,是一個偶然的因緣際會,並非刻意挑選。若沒記錯的話,是位於延吉街的才育幼稚園。
園長是一位民族音樂家的太太所開設,強調從小開始的音樂教育,又稱為日本的鈴木教學法。這麼小的年紀如何開始呢?從聽音樂開始。幼小的兒童不會識譜但會聽音,這樣訓練的好處是絕對音感很強。我發現除了音感很準以外,還有一個意外收獲,即使學會認譜,但真正表演時是不能看譜的,對他來說這完全不成問題,他的背譜能力超強。正確的說,根本不是背譜,而是樂譜就在腦中。我永遠學不會這一招,常常自嘆弗如。
想當初,我帶他去學小提琴,公公持反對意見,他認為一般人學樂器總是有始無終,半途而廢,不但浪費金錢及時間,將來入小學還會影響學習等等。
但是長大後看到他的表現,反過來大力稱讚是媽媽的功勞最大,否則不會有今天的成果。當然我認為是兩人相得益彰,如果他不喜歡或沒興趣,也不是我勉強得來的,不是嗎?
其實我完全不懂小提琴,純粹是對音樂的愛好,鈴木教學法強調家長一定要陪同,我只好硬著頭皮跟著學。拿小提琴的姿勢、DoReMe的位置…等,回家才能陪他練習。那時他才3歲半,我想一般家長如果沒興趣,的確很難持續下去。
加上後來我們隨著外子到沙烏地阿拉伯(4歲半~5歲半),回來後雖然重回幼稚園一年,隔年卻又搬離台北(6歲半入小學),學習之路一波三折。說真的,放棄學習可說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不過,我對音樂的信念很強,絕不輕言放棄。
在阿拉伯,我帶著電子音樂鍵盤和他的小小提琴,以便調音及避免他忘光光。我只能採最低標準,每天練習不超過30分鐘,等待一年後能接續學習。回國後升上大班,小提琴老師常常換人,聽說是那位音樂家創辦人突然往生,好吧,就將就著學習,以後再想辦法。
樂團時期
沒想到一年後又要搬家,這次是舉家長期遠離台北,剛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到哪兒去找老師?拖延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木雕師兼教小提琴,他也號稱鈴木教學,可我越看越不對勁,於是急著到處問人,後經人介紹找到小雅樂團的李老師。
聽說這個老師很嚴,還要口試,我跟著緊張起來,那時兒子已小二。到了老師家,他不改調皮好動的個性,儘管玩弄椅子上的靠墊,將6個靠墊疊得高高的,然後坐在上面,老師的主要口試對象原來是媽媽,不過她也一邊觀察小朋友的表現。看到他那麼調皮似乎沒希望了,我有點失望,還好介紹人是她先生,終於給我們一個機會開始學習。
問題來了,老師發現他完全不會看譜,必須從基礎重新學起,教本改用篠崎教材。我雖然對兒子有點抱屈,可也沒辦法,幸好小二還不嫌晚,且他原本既有的基礎反而讓他學得超快。
值得一提的是,我很佩服老師的理念,因為她非常熱衷樂團,規定學生週日一定要來團體練習。為了成立樂團,大、中、小提琴三種樂器她通通教,為了小兒子也有機會參加樂團,本來他學的是鋼琴,我順便鼓勵他加入中提琴的行列。
李老師是一個非常有理想又很熱心的人,一個人要搞出像樣的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我們仍待在台北,絕對找不到這樣的老師和環境,除非是在學校裡參加弦樂團。老師辛苦了,學生是幸運且幸福的!
就這樣,從小二到高二,很幸運地在後山的異鄉,我們遇到了影響兒子一生的好老師。小學、國中時參加過兩次小提琴縣賽,得到甲等。
國中時樂團錄了一張CD,他演奏韋瓦第四季「夏」第一樂章的獨奏部份,當然會有一些小缺陷,但過程重於結果,我們已心滿意足。我個人覺得,讓他將音樂當作娛樂才是最重要的,雖然學生時代他的演出總不是最完美,樂團中有些人很認真,比他更優秀,我們抱持著快樂就好的心態,隨著他的學校課業學習一起長大。
國三暑假,即高中聯考完,我們去了一趟美東與美西,在紐約卡內基小廳演奏,這趟旅美之行是個特殊且難忘的經驗。
今年(民國100年)暑假,老師辦了一場回顧紀錄片欣賞及小型演奏會,不管大小所有學生都回花蓮問候老師,看到自己小時候青澀的模樣,不禁相視而笑。
大學時期
兒子很感謝李老師,高中及大學正值聯考及青春獨立期,小提琴曾被他遺忘了好幾年,卻在他失意時陪伴他,給他帶來很大的信心。
舉個例子,他雖不缺錢卻想自己賺,曾到飲料店打工,工作很辛苦,必須搬運剛燒好的水,泡紅茶,調配飲料等等,每小時工資才60~70元。
他的身體負荷不來,有一天同學幫他應徵音樂教室的小提琴老師,他才開始重拾被遺忘很久的小提琴。最重大的發現是,鐘點費竟然是飲料店的好幾倍,從此他終於瞭解媽媽的苦心及送給他這一生最好的禮物。
在他徹底反省後,回歸善良優質的本性,變成一個更成熟的人,我也很感謝小提琴救了我的小孩。
台南的音樂風氣很盛,安親班的學生很喜歡他,學生人數很多,甚至有學生參加比賽得到第一名,老師也得到一個獎座。
加上他兼了校外一個音樂團體,接case商演也有外快,那時他一個月賺的錢比大學生基本起薪還高。另外在校內是成大樂團小提琴首席,此時他的信心回來了,為了想測試自己的實力,請我幫他報名小提琴比賽,我很佩服他做事的企圖心,結果竟然贏過那些專業人士,連他自己也不敢置信。
說真的,當初表現很好的同學,除了有些人讀音樂專門學科以外,其他人從事自己的專業,幾乎早已棄琴於不顧,可惜啊!
小提琴搖滾時期
現在兒子已進入工作職場,是個科技人。他本想繼續古典音樂樂團,可是時間總無法配合,加上程度參差不齊,於是興起成立小提琴搖滾(violin rock)的念頭。
這是年輕人接受度較高的曲風,適逢公司尾牙邀他表演,於是馬上著手進行,他邀請弟弟及他的吉它樂團幫忙,果然一拍即合。且讓我們拭目以待他們的發展,我想我不必替他擔心無薪假,只要他築夢踏實,活得快樂更重要。
11/26他們入選文建會辦的「我行我秀全臺青年大匯演」總決賽,初選時寄作品從700多名中評選出300名,各種表演都有,再從中挑出30名,總決賽得獎者只有10名。能夠得到這個「創意大賞」的獎項,對他們來說是極大的鼓勵!
↓曲名“smells like teen spirit+smooth criminal”
- 9樓. Olivia 隨心所欲2011/12/27 11:56感謝告知欣賞好文
看到您兒子也來留言,顯示母子感情必定相當親近,羨慕ㄋㄟ~
這樣的樂團組合相當新鮮,古典小提琴聲音容易被鼓及吉他蓋過,因攝影距離較遠看不清楚,聽聲音我猜是電子小提琴是嗎?您兒子真有大將之風,不害怕上場表演,就贏了一半。讚!
大女兒的國小音樂班同學,因學、術科成績皆優異,國、高中大都會選擇出去讀普通班,出去後成績表現也都很優秀。即使現在上了大學,也都在學校弦樂社團玩的不亦樂乎,我想從小培養的興趣,是會影響他們一輩子的。
我看了您12月12日那篇文章,卻沒看到這篇還真是該罵,當初大女兒成績可上北一女,我卻沒像您一樣有勇氣,讓她獨自上台北就讀,雖有遺憾,但時間無法倒回,每每看到小綠綠,只能暗自羨慕,只怪當初自己太保守了。
說實在的 我也很佩服他的勇氣與精神 他也會緊張耶 但真正原因是他喜歡吧!
記得他剛回台北時還想到捷運站地下街作街頭表演 他還邀請也念台大的以前樂團同學
結果他們同學竟然不以為然 也沒有勇氣 甚至有些嘲笑的意味 只好作罷!
而古典要與搖滾結合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 所以不簡單耶!
上台北讀書 競爭較激烈 現在有繁星計劃還有推甄申請等 倒不一定非上台北不可
這是我目前的想法!
謝謝來賞文。
Innchris 於 2011/12/27 12:18回覆 - 8樓. 柔怡~2011/12/05 13:25好媽媽好兒子
大兒子五歲,小兒子快四歲時,我送他們去學小提琴,也是一路陪。小提琴老師剛接河合音樂教室,草創時期,希望每個孩子天天去練習,即使半個小時都好,最主要在改正姿勢和提起小孩子的興趣。我每天陪孩子去教室練琴,說真的,沒耐性都被磨出耐性了。
當時去學的大多是我們這年紀的媽媽和小孩,都以住我們社區和附近住家為大宗,所以兒子不以為苦,當成遊戲。小兒子識譜能力和進度比大兒子快太多了,因此老師非常鼓勵我們讓小兒子讀音樂班,但我認識一些讀音樂系的老師,尤其是媽媽,她們告訴我讀音樂系必須不斷比賽與競爭,容易讓男孩變得心胸狹窄。而我認為男孩子這麼小就開始讀音樂班似乎太早決定未來的路,音樂的路未免太狹隘。後來兒子讀小學進入弦樂團,可惜國中讀私立中學,幾乎沒機會再拿起小提琴。只有在國中或高中某些需要表演的場合才再打開琴盒,我笑稱兒子是吃老本,沒什麼琴藝,只能騙騙同學而已。
老實說,學琴是一條艱辛且漫長的路,沒有家長精神和財力支持很難繼續下去,而最重要學琴的人若沒了興趣或動力,更是枉然。
要拿您家優秀的兒子來當我兒子的範本,先鼓勵他拿起琴拉一首曲子給媽媽聽
真的 學琴是一條艱辛的路 最好當做娛樂 自娛娛人
若當成專業 如您所說 不斷的比賽競爭 變得不好玩
當然學習時仍以古典樂作札實的基礎 再來創作就好玩了!
網路爆紅的卡農搖滾改編者J. 他和我兒子同年 是鄰居 從小一起長大
現在年輕人流行搖滾 我覺得這就是“年輕” 就是“創意”!
Innchris 於 2011/12/06 08:25回覆 - 7樓.2011/12/04 10:06Happy for all of you~
Beautiful Violin~ great job!
Good job~ mom~ - 6樓. 愛話畫的曼2011/11/29 21:22用心良苦
兒子的成就來自您這位母親的用心
當然~也是他努力多年所換來的成果
母子倆都很值得讚賞唷^^
- 5樓. 你兒子2011/11/29 21:18你兒子
永遠都會記得感恩媽媽的栽培跟堅持!其實小時候也說不上來有多喜歡..就只是不討厭而已吧..但是能不間斷學習還是要感謝媽媽..讓我多年來不斷累積技巧跟經驗!這一切是媽媽給的~ - 4樓. 閒人2011/11/29 19:06創意大賞
兒子好棒 這是榮耀的成果 媽媽是背後的推手 ^^
- 3樓. 烏拉瑰本尊在此2011/11/29 16:55孺子可教, 媽咪大功。
孺子可教, 媽咪大功。 - 2樓. Jenny***2011/11/29 15:15敬禮
最大功臣是: 一位堅持的媽媽!! - 1樓. LJ2011/11/29 11:13恭喜得獎/賞
出色的兒子,媽媽的功勞不可沒!
所以,持平而言,這文建會做得也不是多麽糟糕嘛?!
選舉的時候 比較誇張的事一定會被拿來作文章
這一次類似選秀節目 我覺得辦得不錯
至於夢想家 我相信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狀況.
至於我的功勞 當然要謙虛地接受! Thanks.
Innchris 於 2011/11/29 15:4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