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溫室效應造成的大米危機談起
一、氣候造成的稻米危機
紐約時報5月26日發表稻米危機文章,隨著地球升溫影響大米產量,將威脅數十億人的食物與生計。有時在幼苗需要水的時候沒有足夠的降雨,有時稻子需要頂部保持在水面以上,卻又有太多的降雨。海水倒灌,作物被鹽分破壞。夜晚氣溫上升,導致產量下降。研究發現極端降雨在過去20年裡導致了大米產量的下降,印度因為擔心糧食不足對大米出口進行限制。在巴基斯坦,酷熱和洪水造成莊稼歉收,而在加利福尼亞,長時間的乾旱導致許多田地休耕。現在面臨的挑戰和50年前有很大不同。當時世界需要大幅提高稻米產量以應對饑荒問題。高產的雜交稻加上化肥的使用發揮了作用。但集約耕作造成了新問題,土壤蓄水層被耗盡,導致化肥使用增加,減少了稻米品種的多樣性,焚燒秸稈產生的煙霧又造成空氣污染。除了這些之外,還有氣候變化:稻米賴以生存的光照和降雨的規律被打亂了。
最令人憂心的可能是,由於世界上許多最窮困的人每天食用稻米,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可能會導致穀粒的營養匱乏。大米還面臨另一個氣候問題。人類活動產生的全球甲烷排放大約有8%來自稻米種植。這跟佔35%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排放比起來是大巫見小巫。但是化石燃料可以用其它能源替代。大米則沒那麼容易。它是全球約30億人的主食,二氧化碳雖然是氣候變遷的元凶,但對於植物來說,過去總認為碳排放增進光合作用,反而可以加速作物生長。但研究卻發現曝露在高量二氧化碳下的稻米,無論在蛋白質、鐵、鋅、還是維他命B等營養成分上,與普通稻米相比都明顯下降。其中蛋白質減少10%,鋅減少8%,鐵下降5%,維他命B1、B2、B5和B9則是視稻米品種不同而呈不同降幅。研究人員目前並不清楚為何高量二氧化碳會損害作物營養價值,初步推測這是因為植物的化學成分,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平衡和土壤養分息息相關,此一平衡一旦被破壞,植物生長也會發生難以預期的變化。以稻米為例,較多的二氧化碳可能使稻子製造過多碳水化合物,稀釋了稻米的營養成分。對世界上許多人而言,稻米是他們主要的蛋白質和維他命來源,稻米營養減少對他們來說是個壞消息。
二、台灣廢核與中日韓實施碳中和強烈對比
現在全球都在關切碳排放問題,台灣人均碳排放在全球卻是名列前茅,勢必將遭受國際壓力與炭關稅貿易制裁。由於出口是台灣經濟命脈,不論是政府或企業都應該積極面對碳中和之重大挑戰。台灣貿易順差主要來自中國大陸,而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中國也已經明列「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目標。台灣採廢核政策又無足夠之再生能源,勢必無法達到巴黎協定的二氧化碳減量目標。去年三月歐盟執委會公布「歐洲氣候法」,決定歐盟到二○五○年實現「碳中和」,即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到二○五○年降為零,並於二○三○年減碳五十%。同年十月日本首相、韓國總統也有同樣的表示。而大陸官方於同年九月提出二○六○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為了達成目標,歐盟正在研擬課徵「碳關稅」,預計於二○二三年實施,屆時如果台灣廠商未達到標準,將被課以碳關稅,衝擊台灣產業與出口競爭力,若政府不改變能源政策重啟核四廠並讓其他核電廠延役,則碳關稅甚至禁售台灣產品將是對台灣企業之噩夢。繼中國後,日本和韓國相繼承諾將實現碳中和,中日韓這三個亞洲大型經濟體均已公開各自的碳中和目標。日本首相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日本將加強太陽能和碳循環等重點技術領域的研究,而韓國有24座核電機組是減碳最大本錢。台灣對於抑減二氧化碳毫無創新可行策略,可再生能源中,水力發電已無開發空間,太陽能受限於台灣地狹人稠,風力發電由於陸上地點很難開拓,離岸風力發電投資大且有颱風風險,加上廢核電將已有無碳能源消滅,在2025年前根本達不到綠色能20%支配比。
三、台灣綠能受土地面積太小限制必須使用核電
台灣的再生能源顯然無法彌補核電損失,廢棄核四廠不僅浪費公帑也讓台灣缺電陰影揮之不去,事實上中國大陸已有54座核電機組在運轉,對岸的福建電力規劃有四座核電廠共24座核電機組,電多到用不完。廢核缺電必用火力發電彌補缺口,以排碳能源換無碳能源如何減碳?荷蘭人口面積與台灣類似,同樣缺乏資源。荷蘭政府依各部門碳排量與減碳成本效益分配減碳配額,擬出一套對抗氣候變遷的措施,包括課徵碳稅、發展電動車、關閉燃煤電廠、發展離岸風電、淘汰房舍瓦斯等值得我們參考。
(一)工業部門
對大型企業課徵碳稅,碳稅預期由2021年每噸約新台幣1,045元,到2030年增加至每噸約新台幣4,354元至5,225元,碳稅將補助企業的綠色行動。另外增加天然氣稅與企業的永續能源附加費,天然氣稅將用來降低電力稅率。永續能源附加費將提供再生能源補貼經費。
(二)電力部門
電力部門必須在2030年前減碳20.2百萬噸,所有的燃煤電廠將在2030年前關閉或改建成生質能電廠。其次促進風力與太陽能發電。北海的新離岸風場將可供應490億度的發電量,陸域風力則在2030年將提供至少350億度發電量。2030年,再生能源將占全國電力的七成,2050年的願景則是達成零碳電力系統。而氫能亦是減碳重要措施,氫能技術將做為大規模生產與儲存再生能源的搭配措施。目標是在2030年以前建置3-4GW的氫能電解設施。
(三)運輸部門
電動車輛是未來趨勢,2030年起,新出廠車輛應全數符合全電動規格。另外氫燃料電池電動車也扮演運輸部門的重要角色,特別是在重型運輸卡車使用方面。2025年起,將在30-40個大型市鎮設立零排放物流區。目標為2030年前物流運輸減碳40%,航空部門減碳35%。
(四)建築部門
2030年前,減排340萬公噸溫室氣體,必須供應足夠的永續供暖設施。從瓦斯轉型至永續供暖,2030年前,應有約150萬棟房屋與非住宅建築完全淘汰瓦斯,因此需要大幅增加永續供暖。
(五)農業部門
農業部門減碳目標為2030年前,總共將減碳6百萬公噸。政府將投資新台幣115億元,提供發展創新與永續農業技術與教育等措施。避免森林砍伐,擴大與保護自然保育區。
目前荷蘭並未規劃未來新建核電廠,但核電仍可能在2050年前扮演減碳角色。荷蘭氣候法目標為2030年相較於1990年減少49%的溫室氣體排放,到2050年則比1990年減少95%的溫室氣體排放,未來每任政府均須要達成此任務。
四、核能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核能是非碳能源,占用很少土地卻可產生大量電力,可抑減溫室效應及穩定電價。聯合國認為氣候變化是對人類最大威脅,但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持續增加,2000年以來增加了40%以上。2015年《巴黎協定》的主要目標是將全球氣溫的上升幅度控制在低於工業化前水平的2°C以下,並將上升幅度限制在1.5°C以內。在過去20年中,全世界努力增加了風能、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但仍未能取代化石燃料,核電則可直接替代化石燃料電廠。現今,使用核能避免的排放量相當於減少世界道路上三分之一的汽車排放量。目前世界產生的電力佔所有與能源有關的碳排放量的40%以上。法國的核電佔其總發電量的70%以上,使其電力部門排放量是歐洲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
各國徵碳稅的用意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環保署表示預計每噸碳約新台幣一百元費率,其次將以每年排碳二點五萬公噸以上的二九○家製造業「排碳大戶」作為開徵對象。事實上排碳大戶是火力電廠,若能源政策錯誤,增加的碳排放量是以幾百萬噸計。因新冠疫情,全球經濟嚴重衰退。各國拯救民生,振興經濟的方案中,減稅考量都是重要一環,目前談徵收碳稅還不如繼續讓三座核電廠運轉,協助達成減碳目標方為上策。減碳的目標訂在尚遠的2050年,明訂2050年碳排要較2005年降低50%。但蔡政府真正擔心的是2015年巴黎協定時的INDC減碳承諾,在2030年碳排要較2005年降低30%,馬政府當年承諾INDC減碳目標時是基於核四商轉。但很不幸,核四已被賜死。台灣再生能源發展並不順遂,根本無法達成發電量的20%,最重要的減碳手段就是核電,廢核顯然是自殘行為。世界各國推動再生能源其實不是為了取代核電而是為了取代燃煤發電。台灣地理條件不佳,綠電單價遠高於國際水準。台灣若以綠電取代煤電代價頗高,反核人士根本沒資格談徵碳稅,一面廢核一面妄圖以碳稅來減碳實在是頭腦不清楚。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中子(東籬居士)2023/05/28 02:00
因為全球氣候遽變,各地區旱澇頻傳,台灣今年即面臨乾旱之苦;再加上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陰影籠罩,農糧生產運輸普遍陷入困境,糧食危機再傳警訊。在這樣的時刻,能抗旱抗寒抗鹽化等惡劣土地環境,台灣特有種的油芒,被許多研究農糧的專家學者譽稱為是「超級未來食物」的農作物,很可能是未來解決糧食危機的重要方案之一。
<旅遊花樹記事>農糧植物燕麥、台灣油芒耐寒旱 見斑文鳥來食穗
http://blog.udn.com/jong2020/152072772多謝指教 何偉 於 2023/05/28 06:1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