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往太空發展是人類的大事,關係到能源及糧食取得及人類永續生存問題。
2.中國大陸在太空發展居世界領先地位,海南衛星發射中心完工可讓中國人登月奪取資源
成為富國及強國。
3. 海南太空主題公園可替海南島帶來蓬勃觀光業,創造三萬就業機會。
4.台灣科技落後不搞建設,封存核四將台灣生機封死,無世界觀知識貧乏的政客將害死台
灣。大陸一直在建設,台灣一直在反對在抗爭,兩相對照,政客睡得著?
一、前言
中國大陸有完整的太空工業(圖1),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完工於本年7月是最慢完工但最先進的衛星發射中心,位於中國海南省文昌市附近約北緯19度19分,東經109度48分(圖2),前身為中國發射亞軌道火箭的測試基地,後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在該地建設中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海南島是中國陸地緯度最低、距離赤道最近的地區。火箭發射場距離赤道越近、緯度越低,發射衛星時就可以儘可能利用慣性產生的離心現象,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較低,使用同樣燃料可達到的速度也更快。據稱在海南發射地球同步衛星(GTO)比在西昌發射火箭的運載能力可提高10%至15%,衛星壽命可延2年以上。同時,發射基地選在海南島,火箭可以經由海上船運,火箭的大小就不受鐵軌限制(長征二號系列由於受到鐵路運輸限制,火箭最大直徑僅3.5米)。此外,從海南島發射的火箭,其發射方向1000公里範圍内是大海,因此墜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
海南發射火箭的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1988年12月5日,中國第一座用於科學研究的探空火箭發射場在海南島建成,主要是發射亞軌道火箭(如彈道導彈)的測試基地。同年12月19日成功發射了火箭,是世界上少數靠近赤道的火箭發射基地之一,它的建成對中國發展空間科學和航天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建設海南航天發射基地項目自1994年啟動,2013年修建第四個衛星發射中心,將在2013年投入使用。海南航天發射場建成使用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繼續承担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等發射任務,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仍承担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主要承担應急發射任務,並與海南航天發射場形成互補關系。海南航天發射場並非酒泉、太原、西昌等現有航天發射場的翻版,而是在高起點上的創新發展,引用世界航天領域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最新技術,在海南航天發射場組織發射時,火箭運輸船從天津港出發,經渤海、黄海、東海、台灣海峽、南海、瓊州海峽等海域,經五至七天時間、航行一千八百海里,到達海南省清瀾港西碼頭,再經公路運往火箭水平轉載準備廠房。航天器空運至海口美蘭機場,經公路運往航天器總裝測試廠房。火箭在綜合測試大廳測試后(圖3~9),進入垂直總裝測試廠房進行起豎、對接、綜合測試。航天器完成總裝測試后,以垂直狀態運到加注與整流罩裝配廠房,進行推進劑加注和整流罩裝配,然后以航天器/整流罩組合体形式垂直轉運至火箭垂直總裝測試廠房與火箭對接安裝。火箭、航天器聯合總檢查以及相關轉場準備工作後,垂直整体運送至發射工位,實施燃料加注,火箭點火發射。
中國新一代大型運輸火箭「長征五號」,計畫於2015年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發射,選擇文昌原因是火箭在北京製作,透過火車運送。但中國火車的涵洞太窄,運送不了大火箭,選擇文昌就可以在北京製作、天津裝運,通過船隻運送到海南。據了解,長征五號屬於系列化、通用化、組合化的一款火箭多種構型,具有各級推力火箭體系,適應能力更寬,且長征五號的有效載荷大,低軌道載荷達25噸,而目前低軌道普通火箭載荷僅10噸。據俄羅斯媒体報導,自1994年研製的“安加拉”運載火箭迄今没有通過測試。向太空運送物資的商業市場是俄唯一保住領先地位的商業領域,然而在整個航天經濟領域,上述市場僅佔1%。美國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一次可向太空運送53噸物資,中國也研製出造價不算高昂的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計畫在2020年前將商業火箭發射市場所占的份額提升至15%。
目前,國際公認理想的發射場是南美洲圭亞那庫魯的發射場,緯度為南緯5°,歐洲的“阿利亞娜”火箭就是在這發射的,中國在海南建立新的衛星發射場,中國的“長征”系列火箭以及未來新大推力火箭,推力可提升10%。這就是新衛星發射場選在海南的原因。由於美國波音公司領頭的"海上發射"公司因為發射火箭爆炸,海上發射平台受損惨重短時間内很難恢復,因此海南發射場可迅速填補低緯度發射的市場空白。美國航天專家估計,海南發射場建成后,中國的"長征"系列火箭以及新大推力火箭,推力可提升10%,在未來登月計畫中將輕易地將載人飛船送上月球,建立月球基地,建立永久太空站。
二、長征五、六、七號新型火箭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將於2015年首飛,長征五號火箭也叫「大火箭」(圖10),這是一枚全新的火箭,它的首飛將對中國提高運載能力有極大的幫助和躍升。 繼“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送入太空后,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西區開工,由天津生產的新一代“長征五號”預計將於2015年亮相。新一代火箭五大特徵使用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和50噸氫氧發動機,無毒、無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是其五大特徵。新一代運載火箭將實現近地軌道(LEO)運載能力達到25噸,地球同步軌道(GTO)運載能力達到14噸。長征6 號(圖11)運載火箭是中國無毒無污染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有許多新技術是在中國大陸首次使用,研製難度很大。長征七號(圖12)是正在由中國太空科技集團公司開發的液體燃料運載火箭,預定於2014年首次發射。它是一個中型重型運載火箭,填補重型長征5系列和中小型長征6之間的差距。 長征七號是正由中國太空科技集團公司開發的液體燃料運載火箭。預定於2014年首次發射。作為新一代長征火箭家族(包含長征五號,長征六號和長征七號)的成員,它是一個中型重型運載火箭,填補重型長征5系列和中小型長征6之間的差距。該火箭基於發射神舟載人飛船的長征2F火箭的結構,將繼承3.35米直徑的核心推進器和2.25米口徑的液體火箭助推器。然而它會使用液氧/煤油燃料,而不是以前的長征2號火箭家族中使用的昂貴而危險的N2O4/UDMH推進劑燃料。新的發動機借自長征5開發的引擎,類似長征6。其目標是建立一類更便宜且環保的火箭,以取代今天的長征二號甚至長征三號序列,以滿足國內和國際發射市場的需要。預定將具有運送5,500公斤(12,000磅)載荷至太陽同步軌道(SSO)的能力。有效載荷為10-20噸,可能在第一級使用兩個YF-100發動機,而液體火箭助推器使用四個YF-100發動機。長征七號將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2007年所描述的計畫相符,當時顯示的配置含兩具K3核心模塊、四個K2的助推器和一個特殊的3米直徑的模塊H3,這大概可以用於低地球軌道以外的特殊任務。但長征七號有效載荷定在一個10-20噸的範圍,表明該系含有數種助推器的組合。一個單一的YF-100可能提供第二階段推進,中國新一代長征火箭型譜正形成,覆蓋範圍全面,長征-5火箭高59.5米,起飛重量為643噸,起飛推力為833.8噸,但不到中國將用於登月的超大型火箭(1500噸級)的一半。新一代大、中和小型運載火箭家族是滿足基本應用需求的主力軍,實現太陽同步軌道500公斤,地球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5噸到14噸的新目標。
“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家族的應運而生預示著中國運載能力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該型譜將在未來逐步完成對現役運載火箭的替代,形成壽命周期為30年到50年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型譜,各整箭型譜之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交叉重叠,並採取多用途設計,可以適應不同軌道的發射任務,將有力推動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極大增強中國在國際宇航市場的競爭力,全面提升我國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長征5,6,7在2017年前進行處女發射,耗費美金3億3千萬,每年可吸引觀光客30萬人。海南發射場建成后,將試飛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採用無毒無污染的先進推進劑"液氫液氧液氮",投入使用后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圖11 長征六號火箭 圖12 長征七號火箭
三、文昌發射中心主題公園帶動觀光業
中國新的航天發射中心選址海南,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地理優勢,緯度越低的發射場,地球離心力越大,發射成本越低。文昌市内既可把大型衛星通過海路運輸至發射站,同時無論衛星需要向東或向南發射都直接把衛星送出了海面,若不幸發生事故,衛星和火箭都跌落在海上,不傷及陸地居民。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籌建,在文昌航天基地建成后,將逐漸取代西昌發射基地的地位,成為商用和軍用双重身份的新一代發射基地,而西昌發射基地則退到只執行緊急任務及軍事任務。文昌航天基地將成為統領全中國衛星發射基地的中心基地。海南文昌發射基地占地20平方公里,包括一個火箭裝配廠、一個指揮中心和一個“太空主題科學公園”(圖16),游客將可体驗太空生活,據文昌市招商局局長韓毅明介紹,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主題公園,是目前中國唯一的航天主題公園,遊客可親身感受遨游太空的感覺,也能看到許多真實的航天用品和航天工具。2010年12月5日,海南航天主題公園奠基儀式在文昌市東郊鎮舉行,總投資約120億人民幣,用地约6000畝的海南航天主題公園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建成後將可填補中國乃至亞洲地區航天旅遊空白,對海南旅遊轉型升級和推進國際旅遊建設將產生重大影響。
航天主題公園建成后,原收藏在西昌及其他衛星發射基地的運載火箭残骸,如“神州一號”、“神州二號”、“神州三號”等等,以及完成首個載人航天飛船任務的“神州六號”,還有“嫦娥”從月球回后,以及其他發射上天的衛星火箭功成身退后都會在主題公園内安家。可說將來只要到航天主題公園,就能了解到中國50多年來的航天發展史。除了衛星火箭實體參觀,公園還能給遊客親身感受太空生活的機會,公園内有太空館,除了介绍不同的運載火箭及衛星,還設一個太空模擬空間,模擬真實的太空觀察月球和地球的景色,游客可如太空人一樣感受漫步太空的的感覺。航天主題公園的一期面積約6100畝,投資70億人民幣,分為模擬太空、航天博物館、航天專家休閒度假區等5大功能區,是集旅遊觀光、航天科普為一体的主題公園,海南文昌航天主題公園集科技展示、科普教育及互動娛樂於一體,以“夢想騰飛之地”為主題,分為地球、太陽、月球和火星4個園區,兼具公園遊樂、發射場參觀(圖14)、觀看發射等3項功能。作為亞洲唯一的航天主題公園,它將為各地遊客帶來世界一流的未來航天體驗之旅。公園與航天發射場同時建設,建成后可同時容納3000人觀看火箭發射。據悉,為方便遊客觀看火箭升空的壯觀現場(圖15),文昌航天主題公園規畫中有多處觀景點,設置有海上觀景平台。至2020年,規畫區人口將達2.1萬人,火箭發射日最高接待1.2萬人,將帶來就業機會3.3萬人。將來文昌有海上的航運、有天上的飛機,再加上陸上的鐵路,可打造一個世界級旅遊中心。將來到航天發射中心的遊客都可品嚐太空西瓜的味道,同時還能了解太空西瓜的種植過程。走在文昌的大街馬路上,可看到全城鋪天蓋地的發射中心標語和宣傳畫。旅遊將成為文昌主要的發展方向,美國希爾頓酒店集團、新加坡的文化、香格里拉等國際大財團都到文昌來考察。
2015年文昌航天發射場首發時,預估將有30萬遊客湧入文昌,超過文昌人口數的一半,因此加快文昌基礎建設(圖14)、提高旅遊接待能力迫在眉睫。文昌以航天發射場建設為中心和主題,有針對性地改造銅鼓嶺、東郊椰林、宋氏祖居和椰子大觀園等景區景點(圖13)。,文昌濱海旅游公路是文昌航天發射場的配套道路,東郊至龍樓旅遊公路建成后,將連接清瀾鎮、東郊鎮、航天發射場,輻射沿線航天主題公園、八門灣旅遊區、銅鼓嶺旅遊區以及月亮灣旅遊區,形成文昌乃至海南省最具特色的旅遊帶。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網站分析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定位、環境及近年航天文化的轉變,指出海南衛星發射中心除了能够支持發射新一代航天器以增強中國將更大型、更重型航天器送入軌道的能力以外,還標誌中國航天文化發生變化。中國快速發展的航天事業充滿活力,太空多樣的民用、科學研究和商用更進一步推動航天事業的發展,未來文昌航天中心或能够與肯尼迪航天中心相媲美。
圖13 文昌發射中心附近風景美麗 圖14 交通基礎建設
圖15 參觀火箭發射 圖16 太空主題公園
四、台灣政治人物應有的反省
當中國大陸天天都有新建設,全國經濟充滿活力,政府和人民荷包飽鼓鼓時,台灣卻在反對建設,3000億蓋的核四封存、核一廠乾貯不准用、反服貿、反自由經濟區、立院霸佔主席台、學生不念書上街抗爭丟鞋子,民進黨主席不提經濟建設卻說台獨是天然成分,台灣會有希望嗎?馬英九天天想在APEC搞馬習會,台灣經濟這麼差又不建設,好意思去會意氣風發的習嗎?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