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六祖惠能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是什麼意思?
2023/03/19 09:00
瀏覽13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六祖壇經》云:「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凡夫即是自性佛的千百億化身,來自 上帝所創造的。 那 上帝為什麼要創造凡夫呢?因為凡夫就是 上帝要用來成就佛陀的人,世間正因為有了凡夫,所以才成就了智慧圓滿、功德無量的佛陀。由 上帝派遣來到人間傳道的釋迦牟尼佛,正是修道人在人間成佛的典範。因此《六祖壇經》特別提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即是告訴我們:真正的成佛之道在人間。而煩惱即是來自菩提自性,來自 上帝,凡夫的慾望執著越多,或所犯的過錯越多,上帝就使他的煩惱就越多。為什麼呢?世間人唯有面對生老病死等種種來自 上帝的煩惱和痛苦,才會想要尋求解脱之道,成就菩提,所以煩惱即是 上帝用來成就菩提的力量。若 上帝使世間人都沒有煩惱,無憂無慮,誰又還會想要燃燒自己,照亮别人呢?因此,《六祖壇經》云:「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即是說:一個人若先前的心念迷惑,就是凡夫;若之後的心念覺悟,就是佛陀。一個人若先前的心念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境相,就會產生煩惱;之後的心念若不再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境相,自然就會成就菩提。
全站分類:創作 其他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