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難得的歡喜日子
2025/08/06 17:16
瀏覽861
迴響0
推薦18
引用0










Italian Music for Dreaming and Relaxation


難得的歡喜日子



那個星期天,我收到建中的簡訊,說他月底要北返,想請我和阿秋吃飯,希望能見面一敘。我說阿秋當天要上班,不過我可以赴約。

退休了將近十年,真的是令我感觸良深。原本對於退休後的生活,我有個計劃(或者想法),就是要回來台灣長住。當時我想,自己在國外飄泊,生活了幾十年,等到退休,小孩也已經成長、獨立了,我正好返回台灣多陪伴父母,並與兄妹以及好友們多聚聚。

然而,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確不假。等我真正退休時,父母和妹妹都已離世,哥哥在我剛退休時,也走了。我的退休和返台,突然好像失去了意義,弄得我整顆心都空蕩蕩的,不知如何是好。所幸那時還有許多大學和中學的老同學、老朋友們,以及非常親近的堂、表兄弟,有空就來訪和相約一起旅遊,或是餐敘,填補了我心中很深的失落感。那時,我歡愉的參加了好多次台灣北、中、南部的旅遊和餐敘,甚至到國外與大學的老同學們同遊,共度許多快樂的時光。

不過,這種歡聚和同遊的日子,也僅僅維持了幾年而已。有一天,我突然發現,過去熱熱鬧鬧的群組,不知何時開始沉寂了,幾乎已經完全看不到同學們的發言,即使偶而有人提議聚餐,也得不到什麼回響。

為什麼會變成如今這個樣子呢?我想主因是:到了我們這種年紀,幾乎每個人的身、心都會出了一些狀況。有的人已經臥床或是行動不便,有的人擔心自己開始有些失憶的症狀了,有的人已經沒有把握獨自開車出門了,有的人時常心情低落或是感到憂鬱……

我不再能感受到同學、好友和親人們過去時常聚會和見面的,那種活潑和樂觀歡欣的氣息。這些,讓我也感到幾許的失落和無奈,因為我總是希望,即使年華已經老去,也不要讓歡樂的心境遠離。可是,當體能大幅度衰退、身體常感不適,對於獨自出門已經失去信心,甚至被孤獨和惶恐所包圍之際,想要保持樂觀歡喜的心情,大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也因為大多數人的「自顧不暇」,即使是我主動聯繫、問候,也很難得到回音,那就更別談別人主動的來聯繫了。因此,當我收到建中的簡訊時,我是感到有點意外的。

退休後住在台東的他,自得其樂的在那與海洋相鄰,山巒和自然景觀優美的地區,一直過著健行、登山和到海灘漫步,那種悠閑健康的退休生活,如今要回來北部一趟,在知道我剛返回台灣不久後,相約見面,機會很難得,當然要聚一聚。

我們約好了日期和時間,在忠貞市場附近碰頭。他說會開車來接我,一起到八德的埤塘生態公園和其他地方走走。「噢,順便提一下,」他說:「有個你的小學同學也要跟你見一面。」

我心想,會是哪位小學同學呢?好奇心使我對聚會又多了一份期待。

我們準時見了面,也看到了小學同學。我一見就認出是誰了。海鳳小學四、五、六年級和我同在一個班上。她清秀的面龐依舊,我依稀能夠看到小學時,她那乖巧、安靜的好學生模樣。真是歲月如流啊!我心裡不禁喟嘆起來。

上了車,建中開車往八德駛去。印象中,我不曾去過八德,所以對四週的環境都感到新鮮與好奇。在車上,他說計劃搬回來北部,因為感覺這兩三年來,身體大不如前,他的弟弟和妹妹都希望他搬回北部,彼此也好有個照應。

車子在埤塘生態公園旁的榮民之家前停了幾分鐘。榮民之家已經開放讓一般民眾申請入住,因為現在榮民人數已經不多了。住在榮民之家的費用並不貴,但申請的人很多,因此需要等一段時間才可能有機會。這個機構不開放參觀,因此建中將車子開進了埤塘生態公園。

公園面積並不算大,但有湖,有綠地,有步道,環境很不錯,遊客很多。我們要用餐的「Tina 廚房」也在那兒。

沒想到餐廳的生意那麼的好,在櫃檯前排了長長的隊,等候服務生來帶位,裡面也已坐了許多人在用餐。被引領入座後,我才留意到,餐廳有點像是西餐廳(但又不完全是)。我們各自點餐後,服務生為我們送來麵包、水和飲料,我們則到沙拉檯取沙拉和湯品。

等一切就緒,我們打開了話匣子,就天南海北的聊開了。我望著建中壯碩的身體,覺得人生真的很奇妙。我跟他一見如故,真的是很偶然,因為我們雖是同一個學期轉學到楊梅中學,但他在一班,我則在五班,這其實是我第二次見到他,而且第一次是五、六年前,在關西由月英宴請初中同學們時見面的;由於沒坐在同桌進食,那時兩人並沒有實際交談。

人與人之間,多少是要靠一點緣份吧?這幾年,彼此只在 Line 上保持聯絡,一旦見面,也不會有陌生感。其實我們兩人可說是完全不同類型的人。我天生個性羞怯保守,在家是爸媽聽話的好孩子,在校則是依照老師叮囑讀書、乖乖做事的好學生。建中則是體態健壯粗獷,個性乾脆爽朗,有話直說,不會拐彎抹角的漢子。

而他人生閱歷的豐富,更是我們同儕中非常少見的。

在年輕時,他跑船,歷經五湖四海,跑遍各大洋(包括冰洋與極地),更遭遇到許多奇異怪事和險阻,甚至面臨生命險境。在他擔任大副期間,想到自己有家庭,有小孩,不能這樣一輩子在海上,面臨眾多難以預料的困境與危難,沒法時常見到家人與小孩。在一次面臨險境的考驗之後,便痛下決心,要上岸,不再跑船了。

上岸後不久,他與家人移民美國。在異國,語言不通;在陸上,他無一技之長。為此,他幹過不少不同的工作(包括需要體力的活),也面臨一些不為人知的苦楚。最後,他下定決心,學好英語,因為住在別人的國度,這用來溝通的語言,豈能不會!其次,他決定去練習和應考駕駛大卡車的執照,這樣可以有適當的收入,也毋需為交際應酬和人情世故而傷腦筋。

他順利考取執照,從此在大江南北,大小公路上,甚至窮鄉僻壤間奔馳,跑遍了美洲大陸。遭遇過危難險阻嗎?那自然不在話下。例如有一次,在前不搭村後不著店的偏僻鄉野,天氣驟變,氣溫突降,四野大雪紛飛,頓時世界一片銀白,看不清哪裡是路,哪兒是溪流或是懸崖,使他前進不得也後退無路,不採取行動也不行,不然就有凍死的可能。他在前行時發生了車禍。幸好警方來得及時,適時搶救成功……

建中的故事一個個精彩動人。我說:「你應該寫下你所經歷的那些驚險和感人的故事,因為那些都是可以激勵人心的,積極正面的故事。」

但他總是謙虛的說自己的文筆不夠好。

在餐廳用餐的時間有限定,我們無法一直聊下去。走出餐廳,我們漫步在公園裡,隨機取景拍照。

從埤塘生態公園出來,建中說,時間還早,我們何不到石門水庫和三坑自然生態公園走走?

於是我們驅車前往這兩個我們都不陌生,但也好幾年沒再去過的景區看看。石門水庫好像沒有太多的變化,但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則有幾處正在施工,也比幾年前我們前往時,多了一些景觀建築。遊客好像也多了許多,因此不像當年那麼清幽安靜。

建中和海鳳送我回到龍岡的途中說:「明天讓我們也邀請佳蓉同學同行。我們到內灣和關西的東安古橋走走如何?」

我們都對東安古橋念念不忘。那年住在關西的月英和當醫師的夫婿,就在古橋附近一個有名的餐廳,宴請我們這些梅中的同學。那美好的一天,讓我們都念念不忘。我說:「阿秋明天休假,讓她也跟我們同行,好吧?」

我們就這樣說定了。

次日早晨,建中開著車,和海鳳在忠貞市場的同一個地方接佳蓉、阿秋和我。我們一路馳往內灣。天氣還是和昨天一樣的陽光普照;氣溫似乎比昨天高了一些。我開了建中玩笑,說他真會挑日子,這兩天都是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可明天起,寒流又要到來,又要陰雨綿綿了。

內灣似乎比我上次來時,改變了不少。雖然不是週末或假日,在街道上還是有許多遊客,在密密麻麻的小店和攤位前駐足。建中說他很喜歡吃客家粄條。但是在眾多餐館中,我們都不知道應選哪一家才好。佳蓉和海鳳都指著其中一家,說是幾十年的老店,是她們都聽說過的餐館。於是就決定在這一家用餐了。

飯菜一盤盤端出來後,我們都後悔了。苦瓜炒鹹蛋是我所吃過最難吃的一次(非常油膩還帶點腥味,令人難下嚥);蒜泥白肉全是薄薄白白的肥肉,除了油膩,吃不出任何滋味……佳蓉和海鳳說,不知品質為何變得如此的差?是換了老闆嗎?還是交棒給下一代經營了?

飯後我們隨意逛逛,到了吊橋拍了幾張照片後,建中說,我們還是到關西的古橋走走吧。他對古橋和橋下的溪流之美,一直難以忘懷。其實,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

東安古橋還是靜靜的跨在牛欄河上。今天的河水似乎比幾年前來訪時,淺了些。遊客很少,更多的是整理環境和為花卉澆水、施肥和除草的志工。

我們邊走,邊聊,邊拍照,也都忍不住一再談起那年,月英在關西宴請我們的歡樂往事。約有三十餘人的歡聚,的確是非常的難得。

想到現在僑居在夏威夷的月英,忍不住還想問她:「何時要返回關西呀?何時我們這群老同學們再來這裡,歡喜的聚一聚呀?」



難得的歡喜日子 https://www.ksnews.com.tw/e/18467

             (2024-08-06 於更生日報副刊)   

【附記】

這篇文章刊出時,距離文稿寄出的日期,約四個月又一個星期。


在「Tina 廚房」用餐


埤塘生態公園


埤塘生態公園的地標—眼鏡蛙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觀景處


內灣的吊橋


三位美女在內灣老街上


東安古橋跨在牛欄河上


牛欄河岸邊的雕塑


牛欄河畔


牛欄河畔的花圃


東安古橋下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抽屜底層的郵件和小品文
下一則: 內灣行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