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耶穌在北京嗎?不在北京在哪?/ 黃蕉風
2014/06/21 08:35
瀏覽53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耶穌在北京嗎?不在北京在哪?

 ——大衛艾克曼《耶穌在北京》再讀

  大衛·艾克曼David Aikman的《耶穌在北京基督教如何改變中國及全球力量平衡》Jesus in Beijing: How Christianity Is Transforming China and Changing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200310月出版以來就成為中國教會界和民主圈的熱門話題。這位虔誠的基督徒不是宗教社會學學者,而是前《時代》周刊駐北京記者部的主任,新聞記者式的速寫本來不足以支撐該書成為中國問題研究的專著。並且《耶穌在北京》也並不真的是指“基督信仰在北京/中國”或者“基督教會在北京/中國”,題中之義是副標,即“基督教如何改變中國及全球的力量平衡”。

    趣味之處在於,這本名噪中外的著作直至2013年才有海外中文版在小範圍流傳,國內各大書店和網店的渠道是買不到。這種情況似乎不符各大宗教機構和神學院將之作為研究中國基督教問題必讀教科書之待遇。一些敏感詞的竄入使其被裹挾進入當下中國激烈的意識形態搏殺,可以預見的是該書大抵在海外民運中應有更高的地位。Christians Everywhere,艾克曼如何以為基督教勢必成為極權崩潰之後潛在的接盤選項呢?至少在我看來,其所標舉的幾位著名民運基督徒,所設置的話題都和當下中國底層人民的實存困境毫無關系——無論張伯笠的“山上之城異像”,還是吾爾開希的“為了自由選擇自首”,抑或者柴玲的“效仿基督,寬恕他們”(可目為劉曉波“我沒有敵人”的翻版。可面對丁子霖/天安門母親和過往死難者,何德何能,究竟是誰,有資格授權某基督徒或者某人赦免誰又寬恕誰呢?基督的和平之道成為了90年代海外興起的“告別革命”思潮的注腳)。

    再讀該書正值溫州“三改一拆”運動,不由得想起些事情。地方教會和地方政府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中都筋疲力盡——若說違章搭蓋侵占農田官商勾結是偽命題,那麼是否無神論政府迫害教會和基督徒就必然成真?國內著名異見人士,成都秋雨之福的王怡牧師認為“由他們拆有形的十字架吧!基督徒要持守內心無形的十字架”(見王怡新浪微博:@王怡的麥克風2),又讓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陷入紛爭。聚訟不已的不僅僅是基督和凱撒,神權和王權,連退不退三自都成為查驗是否屬靈的大問題。各地教案的頻繁發生,使得幾個月前梁燕城指望的習李新政下“宗教政策由緊縮為放松”的預言成空,更讓趙曉豪言的“中國的基督教時刻”淪為笑談。耶穌至少現在不在號稱為中國“耶路撒冷”(China's "Jerusalem")的溫州,當然就更不在像征國家政治經濟中心的北京。

    《耶穌在北京》這本書要二讀才會發現問題,聯系當下實情,更覺得一些定言式的命題十分粗暴和武斷。牆內牆外的觀察家多年來熱衷將這些命題當作真理,委實販賣了許多虛假希望。比如說艾克曼認為中國的親民主人士、留學生、學者到西方國家後接受了基督教,將信仰融入到政治理念中,深化了原來的民主訴求;同時中國所有的基督徒均支持民主變革,其中大多數還堅信基督徒的增多將是中國實現非暴力民主化的重要保證之一。艾克曼大膽預測在今後30年內中國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成為基督徒,由此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基督國家之一。

    這顯然是一種膚淺的文化決定論,也是致命的素質決定論。它假設了中國人成為基督徒就自然而然兼具民主議政和平非暴力的能量,乃不能閉環無線循環的邏輯陷阱。即便中國未來真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國家,也不必然基督教就是中國的國教或者准國教。並且制度層面的鼎格故新激濁揚清,是各個階級之間相互博弈和制衡的結果。革命未必就流血,改良未必不流血,將中國基督徒的和平主義精神與倒逼體制內健康力量自我轉化聯結在一起是犯了政治幼稚病。早在幾百年前的意大利,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就闡明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政治是赤裸裸的冷酷實證主義,而不是中二式的自我感動和自我意淫。

 中國這條“龍”終將被基督的“羔羊”所馴服,是艾克曼啟發後來形形色色的基督教維權/基督憲政的重要資產。不知道時下一些牧者在教會講道,熱衷使用某些國家成為基督教國家而致經濟騰飛政治轉型的例子,是不是得益於艾克曼力推的“韓國模式”。中國基督徒會錯意在於,艾克曼盼望的是一個親美親以色列的“基督教中國”的和平崛起,而完成崛起的重要因素是基督徒人數的添滿和教會的擴展。至於一個挺立自身傳統文化、具備主體意識的中國,是可以忽視也沒必要提的。你會從中發現成功神學和實用主義在不經意中竄入的語調。民主憲政的建制成型理應是上帝國度擴展的附加產品而不是首要任務,侯活士說“讓教會成為教會,讓世界因此知道它是世界”就是這個道理——什麼時候基督徒的大使命變成了傳民主而不是傳福音了呢?本末倒置的行為和勾引人入教並無兩樣,中國基督徒在維權、抗暴、普法等層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也只不過是讓世界的歸世界,讓教會的歸教會——這才是真的社會福音運動。

 耶穌真的在北京嗎?不在北京在哪裡?基督教真的能改變中國及全球力量平衡嗎?如果能的話會有什麼改變?將又如何改變?艾克曼畢竟給國人提供了一個面向,哪怕這希望乃是虛假。眼下要做的,就是告別這種路徑依賴,自我設置議題,讓耶穌真的臨在北京,羔羊才可能真的馴服大龍。

全站分類:創作 文學賞析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