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葯香裡的流年 / 張鳳仁
2025/05/12 22:26
瀏覽70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灶台上的藥罐咕嘟作響,蒸騰的熱氣在玻璃窗上凝成水霧,模糊了母親的身影。那股帶着苦澀的葯香,是我童年最深的記憶,也是歲月里最溫柔的疼痛。

 

母親的風濕病是在我很小的時候落下的。那時候,家裡的日子過得緊巴,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一個人扛起了家裡家外的活計。春播秋收,洗衣做飯,照顧老人孩子,她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機器,從早忙到晚。田間的露水,河邊的冷水,日復一日的操勞,終於讓她的膝蓋不堪重負。每當陰雨連綿的日子,她總是默默揉搓着膝蓋,眉頭緊鎖,卻從不在我們面前喊一聲疼。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看到母親正跪在地上擦地。她的動作很慢,每擦一下都要停下來,扶着膝蓋緩一緩。我跑過去,想幫她,她卻笑着說:“快寫作業去,這點活媽媽干就行。”那天晚上,我聽到她在房間里輕輕的呻吟聲,偷偷爬起來,看到她正用熱毛巾敷着膝蓋。昏暗的燈光下,她的臉顯得格外憔悴,額頭上沁着細密的汗珠。那一刻,我心裡酸酸的,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母親的辛苦和堅強。

 

母親看病買葯,總是挑最便宜的。她常說:“能省一點是一點,你們上學要用錢,家裡處處都要開銷。”每次去藥店,她都會仔細對比各種藥品的價格,反覆詢問店員藥效和副作用。有時為了省幾塊錢,她寧願多走幾條街,去那些偏遠的小藥店。買回來的葯,她也捨不得多吃,總是疼得實在受不了了,才吃上一片。

 

有一回,母親的風濕病犯得特別厲害,膝蓋腫得老高,連走路都困難。我哭着求她去醫院看看,她卻搖搖頭說:“去醫院又要花不少錢,吃點葯忍忍就過去了。”我翻出自己攢的零花錢,拉着她就往外走,她卻緊緊攥着我的手,說什麼也不肯去。最後,在我的堅持下,她才去了村裡的診所。醫生開了一些葯,還叮囑她要多休息,注意保暖。可母親回家后,葯吃了沒幾天,見疼痛稍有緩解,就又開始忙裡忙外,把醫生的話拋到了腦後。

 

母親的葯香,瀰漫在每一個清晨和黃昏。每天天還沒亮,她就起床熬藥。藥罐在柴火的烘烤下,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響,那股苦澀的味道,隨着炊煙飄散在院子里。等葯熬好了,她總是先晾一晾,等溫度合適了才喝下去。有時,葯太苦,她就着一口鹹菜,皺着眉頭把葯咽下去。看着她艱難的樣子,我心裡特別難受,卻又無能為力。

 

為了緩解母親的疼痛,我四處打聽治療風濕病的偏方。聽老人說,艾草泡腳可以祛濕散寒,我就趁着周末,去山上采艾草。漫山遍野地尋找,手指被草葉劃破了也顧不上。採回來的艾草,我仔細清洗乾淨,晾乾后裝在袋子里。每天晚上,我都會燒好熱水,把艾草放進去,給母親泡腳。母親總是笑着說:“我的乖孩子,真懂事。”可我知道,這點小小的孝心,遠遠抵不上她為我付出的萬分之一。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母親的苦心。她不是不怕疼,不是不想看病,只是把所有的愛和牽挂,都給了我們這個家。她用自己的身體,為我們遮風擋雨;她用自己的隱忍,詮釋着母愛的偉大。那些年,她吃的每一片葯,都承載着對我們深深的愛;她忍受的每一次疼痛,都化作了我們成長的養分。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和比較不錯的收入。每次回家,我都會給母親買最好的葯,帶她去最好的醫院。可她還是捨不得,總是說:“別亂花錢,這些葯太貴了,便宜的一樣能治病。”我知道,節儉已經成了她刻在骨子裡的習慣,她總是想着為我們省點錢,卻忘了自己的身體也需要呵護。

 

坐在窗前,看着窗外淅淅瀝瀝的雨,又想起了母親的風濕病。那些葯香氤氳的日子,那些母親隱忍疼痛的畫面,像電影一樣在我腦海中回放。歲月無情,它在母親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卻也讓我懂得了什麼是無私的愛,什麼是堅韌的力量。

 

母親的風濕病,是她一生辛勞的見證,也是我心中永遠的牽挂。我只希望時光能慢些走,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她,去回報她的愛。願那困擾她多年的病痛,能隨着歲月的流逝漸漸消散,願她的晚年,能少一些疼痛,多一些溫暖和幸福。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