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納音、五行
1.原造化之始 2.論五行生成 3.論五行生剋 4.論支干源流
5.論十干名字之義 6.論十二支名字之義
8.論納音取象 [1]
8.論納音取象 [2] 取象釋義
8.論納音取象 [3] 日家取象 [4] 結論: 三命: 祿命身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1]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2] -1.甲子旬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2] -2.甲戌旬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2] -3.甲申旬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2] -4.甲午旬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2] -5.甲辰旬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2] -6.甲寅旬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3] 雜論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4] 納音取用 1. 金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4] 納音取用 2. 火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4] 納音取用 3. 木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4] 納音取用 4. 土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4] 納音取用 5. 水
9.釋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4] 納音取用 6. 結論
10.論五行
10.論五行 [1] 金 10.論五行 [2] 木
10.論五行 [3] 水 10.論五行 [4] 火 10.論五行 [5] 土
10.論五行 [6] 徐大升《論五行生剋制化各有所喜所害例》
卷二:干支、起手式
1. 論河圖及洪範五行 2. 論天干陰陽生死 [1] 2. 論天干陰陽生死 [2]
3. 論地支 4. 十干分配天文 5. 十二支分配地理 6. 論地支屬相
11. 論太陽躔次太陰納甲及出入會合
12. 論五行旺相休囚死並寄生十二宮
17. 論大運 18. 論小運 19. 論太歲 20. 總論歲運
卷三:神煞
5. 論天乙貴人 6. 論三奇 7. 論天月德 8. 論太極貴
27. 寅申巳亥互換神煞
28. 子午卯酉互換神煞
29. 辰戌丑亥互換神煞
30. 戰鬥降伏刑衝破合
卷四:干支框架
1. 論十干坐支 兼得月時 及行運吉凶 -甲乙
1. 論十干坐支 兼得月時 及行運吉凶 -丙丁
1. 論十干坐支 兼得月時 及行運吉凶 -戊己
1. 論十干坐支 兼得月時 及行運吉凶 -庚辛
1. 論十干坐支 兼得月時 及行運吉凶 -壬癸
《三命通會》的月令取格系統↓
2. 論十二月支 得日干吉凶 -寅卯辰月
2. 論十二月支 得日干吉凶 -巳午未月
2. 論十二月支 得日干吉凶 -申酉戌月
2. 論十二月支 得日干吉凶 -亥子丑月
3. 論五行時地分野吉凶 -論木
3. 論五行時地分野吉凶 -論火
3. 論五行時地分野吉凶 -論土
3. 論五行時地分野吉凶 -論金
3. 論五行時地分野吉凶 -論水
4. 論十干生月吉凶 論甲乙
4. 論十干生月吉凶 論丙丁
4. 論十干生月吉凶 論戊己
4. 論十干生月吉凶 論庚辛
4. 論十干生月吉凶 論壬癸
卷五:食印財官傷祿刃
卷六:雜格各式
1~4 ◎{得一分三}十二格(一) 井欄斜叉、壬騎龍背、子遙巳祿、丑遙巳祿
5~8 ◎{得一分三}十二格(二) 刑合得祿、衝合祿馬、破官、飛財
9~12 ◎{得一分三}十二格(三) 破財、卯未遙巳、虎午奔巳、羊擊豬蛇
19~23 六壬趨艮‧六甲趨乾‧財官雙美‧二德扶身‧將星扶德
24~27 金神‧日貴‧日德‧魁罡 28~29 福德秀氣‧三奇真貴
30~35 天元暗祿‧祿元三會‧祿元互換‧六壬移換‧絕地財官‧子午雙包
41~46 胎元財官‧還魂借氣‧陰藉陽生‧生處聚生‧伏元貴煞‧八專祿旺
53~59
土局潤下‧金白水清‧木火交輝‧火金鑄印‧火土夾雜‧青赤時為父子‧水土敗於酉
60~65 夾庫‧墓煞‧四位純全‧一氣生成‧天干順食‧地支夾拱‧兩干不雜‧棣萼聯芳
66~78
極返格‧聞喜不喜‧當憂不憂‧源清流濁‧源濁流清‧
建祿不富‧背祿不貧‧背祿逐馬‧夏草遭霜‧冬逢熱火‧
吉會凶會‧四柱暗帶‧五行拘聚
80~87 神趣八法:返象‧照象‧鬼象‧伏象‧屬象‧類象‧從象‧化象
88~102
天地德合.君臣慶會.一氣為根.兩干不雜.
三合聚集.六位相乘.聚精會神.神藏煞沒.
祿馬交馳.趕祿欄馬.集福發福.干支雙連.天干連珠
103~122 庫墓正印, 及其他古文摘例
卷七:專題細論
1.子平說辯 2. 論性情相貌 3. 論疾病五臟六腑所屬干支
6. 論女命 (1) 女命八法 1~4
6. 論女命 (1) 女命八法 5~8
6. 論女命 (2) 女命八格
6. 論女命 (3) 古論 1~4 涇渭篇等
6. 論女命 (3) 古論 5~12 壺中子等
6. 論女命 (3) 古論 13~27
6. 論女命 (3) 古論 28.古歌 (1~44)
6. 論女命 (3) 古論 28~30 古歌(續), 總歌
卷八:60日720時 逐時斷(甲~戊)
1.六甲日(甲子~己巳)時斷 1.六甲日(庚午~乙亥)時斷
2.六乙日(丙子~辛巳)時斷 2.六乙日(壬午~丁亥)時斷
3.六丙日(戊子~癸巳)時斷 3.六丙日(甲午~己亥)時斷
4.六丁日(庚子~乙巳)時斷 4.六丁日(丙午~辛亥)時斷
5.六戊日(壬子~丁巳)時斷 5.六戊日(戊午~癸亥)時斷
卷九:60日720時 逐時斷(己~亥)
1.六己日(甲子~己巳)時斷 1.六己日(庚午~乙亥)時斷
2.六庚日(丙子~辛巳)時斷 2.六庚日(壬午~丁亥)時斷
3.六辛日(戊子~癸巳)時斷 3.六辛日(甲午~己亥)時斷
4.六壬日(庚子~乙巳)時斷 4.六壬日(丙午~辛亥)時斷
5.六癸日(壬子~丁巳)時斷 5.六癸日(戊午~癸亥)時斷
卷十:口訣古賦
1. 看命口訣 (1~9) 1. 看命口訣(10~17) 1. 看命口訣(18~20)
1. 看命口訣(21~23) 1. 看命口訣(24~28) 1. 看命口訣(29~34)
2.《巫咸撮要》(1,2) 2.《巫咸撮要》(3) 2.《巫咸撮要》(4,5,6)
3. 《玉井奧訣》(一) 3. 《玉井奧訣》(二) 3. 《玉井奧訣》(三)
3. 《玉井奧訣》(四) 3. 《玉井奧訣》(五) 3. 《玉井奧訣》(六)
3. 《玉井奧訣》(七)
卷十一:古賦
4. 珞琭子《消息賦》( 1~17) 4. 珞琭子《消息賦》(18~34)
4. 珞琭子《消息賦》(35~49) 4. 珞琭子《消息賦》(50~62)
4. 珞琭子《消息賦》(63~77)
《明通賦》徐子平本文
6.《明通賦》萬育吾 解(一)
6.《明通賦》萬育吾 解(二)
卷十二:古賦
5.《玄機賦》 6.《絡繹賦》 7.《金玉賦》 8.《心鏡五七賦》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